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地区大气降水的D和^(18)O同位素的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涂林玲 王华 冯玉梅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研究了桂林地区近16年(1983-1998年)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了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8.42,δ18O+16.28,并与全国及全球降水线进行比较,揭示了该降水线方程的特征。研究表明,桂林地区全年降水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为海洋性气团,夏... 研究了桂林地区近16年(1983-1998年)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了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8.42,δ18O+16.28,并与全国及全球降水线进行比较,揭示了该降水线方程的特征。研究表明,桂林地区全年降水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为海洋性气团,夏季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夏季风或夏季台风的影响,降水δ值与平均降水、气温均呈负相关关系;降水中δD与δ18O的降水量效应明显,且该影响远远掩盖了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Δ^18o 同位素 降水量效应 年降水 夏季风 同位素组成 方程 水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_3法线外同时测试新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余婷婷 甘义群 +5 位作者 刘存富 李小倩 刘运德 蔡鹤生 周爱国 周建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5,共5页
三氧同位素(16O、17O、18O)组成特征可有效示踪天然水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3法同时测试新技术的建立,可为三氧同位素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特别是能够捕捉到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过程中发生的同位素... 三氧同位素(16O、17O、18O)组成特征可有效示踪天然水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3法同时测试新技术的建立,可为三氧同位素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特别是能够捕捉到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过程中发生的同位素分馏现象。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3法线外同时测试新技术,样品量仅需2μL,整个制样时间约40min。采用在质谱测试前对待测样品在100℃下预热10 min,待O2完全解吸后再进行质谱测试的方法,避免了制样和测试过程中的记忆效应及分馏效应,δ(17O)和δ(18O)的分析精度分别达到±0.07‰和±0.14‰。该法使用固体试剂CoF3替代了剧毒的气态氟化物BrF5,使得制样流程更加安全可靠且样品量少,适用性强,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水 同位素(16o、17o、18o) CoF3法 非质量相关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17O和^18O同时测试新技术:CO2-激光氟化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甘义群 周爱国 刘存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48-50,共3页
目前的发现指出,硫酸盐的δ^17O和δ^18O值,特别是△^17O值(=δ^17O-0.52δ^18O)能够提供关于大气圈中和地表环境中硫酸盐的起源、混合和迁移的独特的信息,仅仅使用δ^18O的测量结果不能圆满地解决相关问题。现有的分析硫酸盐的δ... 目前的发现指出,硫酸盐的δ^17O和δ^18O值,特别是△^17O值(=δ^17O-0.52δ^18O)能够提供关于大气圈中和地表环境中硫酸盐的起源、混合和迁移的独特的信息,仅仅使用δ^18O的测量结果不能圆满地解决相关问题。现有的分析硫酸盐的δ^17O和δ^18O的方法极其辛苦,而且要求高纯的BrF5。文中报道了从重晶石(BaSO4)中直接产生O2供同位素比值质谱计(IRMS)同时分析δ^17O和δ^18O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了CO2-激光氟化系统,该系统也可用于从硅酸盐和氧化物中定量的产生O2。对于样品大于4mg来说,可以获得部分的但是一致的来自BaSO4的氧的产量。每个工作日用该系统可以处理12个以上的样品。△^17O的分析误差为±0.05%,δ^18O的分析误差为±0.8‰。该方法可有效和准确地研究硫酸盐的△^17O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氟化法 硫酸盐 ^^^δ^17o和δ^18o△^17o 氟化法 激光 ^^^δ^18o 技术 测试 分析误差 同位素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18)O碱性花岗岩成因讨论——以内蒙巴尔哲碱性花岗岩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袁忠信 张敏 万德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巴尔哲花岗岩是一个罕见的亏损18O的碱性花岗岩体 ,其中的石英、长石、钠闪石、锆石以及全岩的氧同位素含量都是国内碱性花岗岩中最低的。根据其氧同位素资料 ,结合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讨论了该岩体以及我国东部低18O碱性花岗岩的成... 巴尔哲花岗岩是一个罕见的亏损18O的碱性花岗岩体 ,其中的石英、长石、钠闪石、锆石以及全岩的氧同位素含量都是国内碱性花岗岩中最低的。根据其氧同位素资料 ,结合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讨论了该岩体以及我国东部低18O碱性花岗岩的成因 ,认为用岩石与大气降水间同位素交换和开放体系下的岩浆去气作用解释该类岩石成因较为合理 ,但也有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低^18o碱性花岗岩 岩石成因 巴尔哲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三氧同位素测试制样新技术——Ag_2SO_4热解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爱国 刘存富 +4 位作者 蔡鹤生 甘义群 李小倩 余婷婷 刘运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3-676,共4页
氧同位素能有效地示踪硫酸盐起源及其形成环境,随着硫酸盐中氧同位素质量不相关分馏现象的陆续发现,三氧同位素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与前沿。笔者研究了硫酸盐三氧同位素(16O、17O、18O)测试制样的最新技术——Ag2SO4热解法。基本原理是:Ag2... 氧同位素能有效地示踪硫酸盐起源及其形成环境,随着硫酸盐中氧同位素质量不相关分馏现象的陆续发现,三氧同位素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与前沿。笔者研究了硫酸盐三氧同位素(16O、17O、18O)测试制样的最新技术——Ag2SO4热解法。基本原理是:Ag2SO4在1050℃下热解为O2和SO2,其中O2产额可达(45±7)%,SO2产额接近100%,收集两种气体送作质谱分析可测得δ17O、δ18O和δ34S值。本方法的特殊要求是所有硫酸盐样品都必须转化为Ag2SO4,笔者详细介绍了水样、土样、石膏样品、BaSO4样品的处理方法与步骤。Ag2SO4热解法不再使用传统方法中的氟化试剂,安全可靠、价廉,顺应了环保意识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技术先进、适用性强,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16o、^17o、^18o) Ag2So4热解法 非质量相关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全新世十~百年降水波动的江苏宜兴石笋δ^(18)O记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昌海 姜修洋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73-276,共4页
据江苏宜兴茗岭洞穴ML石笋的Th230测年结果、年层计数以及与树轮14C残差曲线的对比,建立了该石笋记录的中全新世持续561年的氧同位素时间序列(5.13~5.69kaB.P.)。分辨率达3~4年的氧同位素曲线与相应时段树轮14C残差呈显著的正相关(r=0... 据江苏宜兴茗岭洞穴ML石笋的Th230测年结果、年层计数以及与树轮14C残差曲线的对比,建立了该石笋记录的中全新世持续561年的氧同位素时间序列(5.13~5.69kaB.P.)。分辨率达3~4年的氧同位素曲线与相应时段树轮14C残差呈显著的正相关(r=0.54),揭示了中全新世东亚季风降水百年尺度上受太阳辐射驱动。从石笋δ18O功率谱中识别出类似树轮14C的28~25a、10a等周期成分,表明该地区十年尺度季风降水也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树轮 ^^^Δ^18o 中全新世 年降水 同位素 东亚季风 类似 水波 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δ^(18)O和烯烃记录恢复海水表面温度和盐度
7
作者 陈宗团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6期15-17,共3页
利用δ ̄(18)O和烯烃记录恢复海水表面温度和盐度F.Roster等深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的氧同位素成分(δ ̄(18)O)被广泛用做古气候变化标志,但是这种δ ̄(18)O的变化是由海水表面温度、全球冰体体积和区域盐度... 利用δ ̄(18)O和烯烃记录恢复海水表面温度和盐度F.Roster等深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的氧同位素成分(δ ̄(18)O)被广泛用做古气候变化标志,但是这种δ ̄(18)O的变化是由海水表面温度、全球冰体体积和区域盐度相互作用造成的,这三者的影响难以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8o 海水表面温度 同位素 古气候变化 孟加拉湾 盐度 古温度 不饱和 比值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中三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甘义群 周爱国 +3 位作者 刘存富 周建伟 李小倩 武金博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6,共5页
氧同位素组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示踪硫酸盐的起源和形成环境的工具。过去主要针对硫酸盐中的氧同位素δ(18O)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硫酸盐中氧同位素质量不相关分馏现象的陆续发现,其δ(17O)的研究成为热点与前沿。在综述了硫酸盐三氧同位... 氧同位素组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示踪硫酸盐的起源和形成环境的工具。过去主要针对硫酸盐中的氧同位素δ(18O)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硫酸盐中氧同位素质量不相关分馏现象的陆续发现,其δ(17O)的研究成为热点与前沿。在综述了硫酸盐三氧同位素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后,重点介绍了从硫酸盐中直接提取O2供质谱计同时测定δ(17O)与δ(18O)值的CO2-激光氟化法;同时介绍了硫酸盐中氧同位素异常[Δ(17O)]的研究历程,探讨了硫酸盐中氧同位素质量不相关分馏的机理及三氧同位素的应用前景,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同位素 质量不相关分馏 ^^^同位素异常[△(^17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游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的古水温及古盐度意义——以东北印度洋260ka以来沉积记录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萍 方念乔 胡超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以东北印度洋的两支岩心为研究对象,由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获得浮游有孔虫壳体Globigerinoidesruber的δ18O。研究表明,利用壳体δ18O计算表层海水温度必须充分考虑盐度效应的影响,在近岸的边缘海,盐度影响甚至大于温度的影响。通过分析SST... 以东北印度洋的两支岩心为研究对象,由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获得浮游有孔虫壳体Globigerinoidesruber的δ18O。研究表明,利用壳体δ18O计算表层海水温度必须充分考虑盐度效应的影响,在近岸的边缘海,盐度影响甚至大于温度的影响。通过分析SSTMg/Ca与SSTδ18O的关系以及海水背景值δ18OW与盐度的关系,计算出了东北印度洋260ka以来各时期较准确的海水盐度值。结果表明,冰期盐度高而间冰期盐度低,且冰期时南北盐度梯度明显小于间冰期是该区显著的盐度分布和变化特征,这是特定的地理位置受南亚季风带来的蒸发—降水—淡水输入等诸多因素控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壳体 北印度洋 沉积记录 同位素 古盐度 古水温 同位素质谱仪 表层海水温度 ^^^Δ^18o ^^^Δ^18o 盐度效应 海水盐度 变化特征 盐度分布 盐度梯度 地理位置 间冰期 边缘海 背景值 SST 多因素 计算 近岸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及其地学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熊志方 胡超涌 +2 位作者 黄俊华 谢树成 甘义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8,共8页
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mass-independe nitsotop feractionation)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在介绍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基础上,评述了氧同位素异常[Δ(17O)]的表示方法以及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产生机制,重点综述了氧的非质量同位... 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mass-independe nitsotop feractionation)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在介绍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基础上,评述了氧同位素异常[Δ(17O)]的表示方法以及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产生机制,重点综述了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基于Δ(17O)评估的生物圈生产力是全球总的生物生产力,打破了以往只能孤立地评估陆地或海洋生物生产力的瓶颈,奠定了在更广时空尺度上评估生物生产力的基础;Δ(17O)能量化形成气溶胶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气相与液相氧化反应路径的相对比例,为研究气溶胶和气候的互馈作用提供了新途径;冰芯中S同位素和Δ(17O)的联合运用,不仅解决了冰芯中硫酸盐、硝酸盐的来源和运移问题,而且还为其形成的氧化过程提供了细节信息;而干旱区硫酸盐、硝酸盐矿物中Δ(17O)的发现在解决一些长期有争议的沉积物成因和来源问题中起关键作用。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还将在(古)大气臭氧活性、火山喷发柱化学和O、S、N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质量同位素分馏 ^^^向位素异常[△(^17o)] 全球变化 硫酸盐和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成岩作用对有孔虫氧同位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房殿勇 赵泉鸿 +2 位作者 成鑫荣 关平 李洋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3-66,共4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184航次1148站井深477m之下深海相渐新世浮游有孔虫Globoquadrina baromoenensis压扁壳、次生方解石和充填壳的氧同位素对比,定量分析了钙质成岩作用对壳体氧同位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受成岩作用影响,1148站浮游有孔虫...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184航次1148站井深477m之下深海相渐新世浮游有孔虫Globoquadrina baromoenensis压扁壳、次生方解石和充填壳的氧同位素对比,定量分析了钙质成岩作用对壳体氧同位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受成岩作用影响,1148站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显著变轻,这种变化趋势与低纬度开放性大洋明显不同。其原因可能与南海海盆扩张早期,大量陆源物质从较窄陆架可以直接沉积到海底,由于陆源物质氧同位素相对偏负,当与海洋沉积物混合后,引起本区沉积物孔隙水氧离子浓度变轻。而扩张初始,高的沉积速率可能使钙质壳体被快速封存在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中,造成孔隙水离子成为影响壳体氧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当氧同位素相对较18重的有孔虫壳体溶解和重结晶并与孔隙水离子发生交换时,引起壳体δ18O负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成岩作用 钙质 浮游有孔虫 陆源物质 次生方解石 海洋沉积物 有孔虫壳体 ^^^Δ^18o 孔隙水 南海北部 定量分析 变化趋势 南海海盆 离子浓度 沉积速率 渐新世 深海相 开放性 低纬度 重结晶 扩张 航次 大洋 海底 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强陨石中不透明矿物集合体的氧同位素和成因研究
12
作者 王英 徐伟彪 +1 位作者 华欣 管云彬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6-9,共4页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球粒和基质中出现大量圆形的不透明矿物集合体。其中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富镍金属和硫化物,另有少量磷酸盐、硅酸盐及微量的铂族金属。离子探针测定显示:①磁铁矿的氧同位素组成服从质量分馏[斜率为0.51±0...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球粒和基质中出现大量圆形的不透明矿物集合体。其中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富镍金属和硫化物,另有少量磷酸盐、硅酸盐及微量的铂族金属。离子探针测定显示:①磁铁矿的氧同位素组成服从质量分馏[斜率为0.51±0.04,△^17O为(-2.8±0.4)‰],δ^18O值在-15.3‰~-1.6‰的较大范围内变化;②球粒中的橄榄石(△^17O为-5.0‰)与不透明矿物集合体处于氧同位素不平衡状态。不透明矿物集合体是由小行星母体中的蚀变反应产生的,金属铁被氧化为磁铁矿,同时使剩余的金属富集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明矿物集合体 同位素 离子探针微区分析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 碳质球粒陨石 同位素组成 矿物集合体 不透明 成因研究 ^^^δ^18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甘义群 李小倩 +2 位作者 周爱国 刘存富 武金博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90,共6页
利用δ(18O)和δ(D)资料对黑河流域的冰雪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氘过量参数(d值)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源区祁连山区冰雪融水的d值特别偏正,为16.0‰~24.8‰;②张掖盆地细土平原浅层地下水的d值(9.0‰~12.0‰)与深层地下水的d... 利用δ(18O)和δ(D)资料对黑河流域的冰雪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氘过量参数(d值)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源区祁连山区冰雪融水的d值特别偏正,为16.0‰~24.8‰;②张掖盆地细土平原浅层地下水的d值(9.0‰~12.0‰)与深层地下水的d值(16.6‰~21.8‰)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指示着不同的补给来源,浅层地下水主要由大气补给,深层地下水反映出冰雪融水补给的特点;酒泉盆地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的d值接近(介于15.8‰~19.6‰间),主要以山区冰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为主;③额济纳盆地大部分浅层地下水的d值介于2.6‰~8.8‰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这是干旱地区地下水的特殊特征;④古日乃地区地下水的d值特别偏负,达-30‰左右,这种现象在全球极为罕见;⑤东居延海地区附近的深层承压水的d值(-2.4‰^-1.0‰)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表明该区地下水是在较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⑥东居延海地表水和天鹅湖湖水的δ(18O)和δ(D)均为正,远大于了海水的氧氘值,而且d值异常偏负,达-55.2‰^-35.8‰,这可能是极度干旱的环境下地表水过度蒸发的结果。研究揭示了流域水循环转化过程中和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过量参数(d值) 黑河流域 冰雪融水 地下水 ^^^同位素δ(^18o) 同位素δ(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晁念英 王佩仪 +1 位作者 刘存富 万军伟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5-338,共4页
氘过量参数是由Dansgaard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被定义为:d=δD-8δ18O。河北平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有三个特征:(1)地下热水的氢和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出热交换的态势,d值随地下水年龄增大而减少。(2)在同一地区,d值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增大... 氘过量参数是由Dansgaard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被定义为:d=δD-8δ18O。河北平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有三个特征:(1)地下热水的氢和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出热交换的态势,d值随地下水年龄增大而减少。(2)在同一地区,d值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增大。(3)在同一含水层内,沿着地下水的路径,从补给区到承压区,d值随着地下水年龄增大而增大。我们认为,d值虽然是地下水年龄的函数,但最好和3H、3H-3He、14C、36Cl和4He测年结果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地下水年龄 ^^^Δ^18o 测年 同位素 地下热水 补给 原地 特征 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