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聚糖硫酸酯化修饰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韦罗璐 农承涛 +2 位作者 周玉盼 邱海娟 李坚斌 《广西糖业》 2022年第5期26-29,共4页
文章综述了氯磺酸法、浓硫酸法、氨基磺酸法和三氧化硫法等4种木聚糖硫酸酯化修饰方法及其特点。指出硫酸酯化修饰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当多糖在强酸环境中进行长时间反应时多糖容易随机降解成小分子,产物的分子量和取代度不稳定,会失去... 文章综述了氯磺酸法、浓硫酸法、氨基磺酸法和三氧化硫法等4种木聚糖硫酸酯化修饰方法及其特点。指出硫酸酯化修饰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当多糖在强酸环境中进行长时间反应时多糖容易随机降解成小分子,产物的分子量和取代度不稳定,会失去其原始的生物活性;多糖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较低,反应在非均相体系进行,导致硫酸基团的取代度较低,生物活性低。提出在硫酸酯化修饰时适当添加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多糖降解;或通过添加无机盐/有机溶剂体系和离子液体以提高多糖溶解性,构成均相体系,利于反应进行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 氨基磺酸 氯磺酸 三氧化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酯化裂褶多糖的制备及其抗凝血活性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必胜 伍磊 +1 位作者 周林 裴运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8,共10页
文中主要探究裂褶多糖硫酸酯化的制备工艺及其抗凝血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响应面法优化三氧化硫-吡啶法制备硫酸酯化裂褶多糖(S-SPG)的工艺,并通过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经典凝血实验探究其... 文中主要探究裂褶多糖硫酸酯化的制备工艺及其抗凝血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响应面法优化三氧化硫-吡啶法制备硫酸酯化裂褶多糖(S-SPG)的工艺,并通过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经典凝血实验探究其抗凝血功能。结果表明:当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与裂褶多糖的质量比为4、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 h时,S-SPG的取代度最高,为1.85。红外光谱和^(13)C核磁数据表明裂褶多糖成功引入了硫酸基团。抗凝血实验表明,裂褶多糖经硫酸酯化后具有较强的抗凝血活性,对APTT、TT具有延长作用,对PT无影响,且其抗凝活性与浓度、取代度呈正相关。取代度最高的S-SPG3具有最强的抗凝血活性,当质量浓度为0.2 g/L时,其APTT为184.35 s,是同质量浓度下S-SPG2的1.86倍、S-SPG1的2.49倍,其TT超过9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酯化裂褶多糖 抗凝血活性 氧化-吡啶 经典凝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酸液中回收氟化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志军 桂祥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8期136-137,共2页
针对辽宁省阜新市是含氟芳香族化合物的重要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氟化氢,过去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污染了环境。文中介绍了从废酸液中回收氟化氢的几种方法,并且对这几种方法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完成了小试和中试的生产过程... 针对辽宁省阜新市是含氟芳香族化合物的重要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氟化氢,过去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污染了环境。文中介绍了从废酸液中回收氟化氢的几种方法,并且对这几种方法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完成了小试和中试的生产过程,找到了最佳的工业化大生产条件s,目前,该路线已被广泛应用到大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液处理 废酸液 氟化氢 回收方 含氟芳香族化合物 蒸馏 氧化解析 氟化钠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