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现状
1
作者 刘炜 张敏 +3 位作者 朱照琪 王毅 梁卫东 孙寒雪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1-353,共13页
二氧化钛(TiO_(2))是典型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其较宽的能量带隙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黑色TiO_(2)(B-TiO_(2))纳米材料通过在TiO_(2)表面构筑结构缺陷降低带隙宽度,能够有效提高其可见光响应性能和量子效率... 二氧化钛(TiO_(2))是典型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其较宽的能量带隙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黑色TiO_(2)(B-TiO_(2))纳米材料通过在TiO_(2)表面构筑结构缺陷降低带隙宽度,能够有效提高其可见光响应性能和量子效率。本文总结了B-TiO_(2)的基本特性,包括光学性质、晶型、缺陷与微观结构性质,并对近年来B-TiO_(2)的制备与缺陷构筑方法(如气氛焙烧法、溶胶-凝胶法、化学还原法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本文梳理了黑色TiO_(2)性能提升策略及其在水体净化、有机物降解、能源转换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B-TiO_(2)研究领域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为:结合理论和实验深入探讨其结构-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是合理设计B-TiO_(2)表面缺陷、开发高效合成方法的基础,先进的表征和分析手段有待加强;在保持高活性的同时,开发结构更加稳定的B-TiO_(2)是将其推向实际应用的重要前提;此外,交叉学科的发展应推动B-TiO_(2)的应用范围向更多领域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二氧化钛 光催化 降解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9
2
作者 董元彩 孟卫 +3 位作者 魏欣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38,共2页
以纳米TiO2 为填料制备了环氧树脂/ 二氧化钛(EP/TiO2) 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TiO2 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 经表面处理后,可对环氧树脂实现增强、增韧,当填充质量分数为3 % 时,材料... 以纳米TiO2 为填料制备了环氧树脂/ 二氧化钛(EP/TiO2) 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TiO2 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 经表面处理后,可对环氧树脂实现增强、增韧,当填充质量分数为3 % 时,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较EP提高370 % ,拉伸强度提高44 % ,冲击强度提高878 % ,其他性能也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鞠剑峰 李澄俊 +1 位作者 徐铭 叶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1-643,681,共4页
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金属离子掺杂、复合半导体等方法制备不同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研究复合后对其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TiO2 SiO2和V2O5/TiO2 SiO2两种材料不需紫外光照射即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应用其制备的陶瓷对... 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金属离子掺杂、复合半导体等方法制备不同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研究复合后对其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TiO2 SiO2和V2O5/TiO2 SiO2两种材料不需紫外光照射即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应用其制备的陶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杀抑率均在99%以上。对其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性能 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青 张宝华 +3 位作者 毛志平 徐红 潜飞 杭建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采用自制超分散剂对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超分散剂用量及纳米二氧化钛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分散剂处理纳米二氧化钛的最佳用量为2%(... 采用自制超分散剂对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超分散剂用量及纳米二氧化钛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分散剂处理纳米二氧化钛的最佳用量为2%(质量分数);纳米二氧化钛填充PP的最佳用量为1.5%(质量分数);超分散剂对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明显的均匀分散效果;并且显著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熔融黏度,改善加工性能;超分散剂处理的纳米二氧化钛填充PP具有明显的增强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散剂 纳米二氧化钛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江聪 贺国文 +2 位作者 陈俊 文杰斌 李衡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为单体,以正硅酸乙酯和钛酸丁酯为SiO2和TiO2的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原位生成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为单体,以正硅酸乙酯和钛酸丁酯为SiO2和TiO2的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原位生成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的热亚胺化反应完全;纳米SiO2、TiO2均匀分散于PI基体中;复合膜透明性好,对紫外光吸收较好。热重分析(TG)和介电性能测试表明,得到了一种热稳定性好、介电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能够满足其在微电子器件领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纳米二氧化 纳米二氧化钛 介电常数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与碳化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 被引量:6
6
作者 胡仙超 陈丹 +1 位作者 施斌斌 李国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63-2871,共9页
以市售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载体,六氯化钨为钨源,将浸渍法与原位还原碳化技术相结合制备了核壳结构碳化钨(WC)/TiO2纳米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扫描透射成像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等手段对样品晶相、形貌、微... 以市售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载体,六氯化钨为钨源,将浸渍法与原位还原碳化技术相结合制备了核壳结构碳化钨(WC)/TiO2纳米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扫描透射成像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等手段对样品晶相、形貌、微结构和化学组成等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晶相由金红石型TiO2、Ti4O7、WC、W2C和WxC构成,钨碳化物负载于钛氧化物外表面,构成比较典型的核壳结构.采用三电极体系和循环伏安法测试了样品在碱性溶液中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相比于纯碳化钨和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样品电催化活性的提升与前驱体钨钛摩尔比、还原碳化时间、核壳结构壳层的完整性和晶相组成以及核壳结构中二氧化钛和碳化钨之间的协同效应有关.这说明金红石是能够提升碳化钨电催化氧化活性的载体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二氧化钛 纳米复合材料 核壳结构 电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磷灰石纳米抗菌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黎霞 魏杰 李玉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为减少生物材料为中心的细菌感染,采用溶胶 凝胶法原位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磷灰石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形貌和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用复合材料进行了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钛与磷灰石在纳米水平上形成了复合材料,其抗菌效果明显...  为减少生物材料为中心的细菌感染,采用溶胶 凝胶法原位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磷灰石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形貌和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用复合材料进行了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钛与磷灰石在纳米水平上形成了复合材料,其抗菌效果明显。此类具有抗菌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多种新型抗菌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二氧化钛 磷灰石 纳米复合材料 抗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庞洪涛 张志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315,共3页
无机材料纳米二氧化钛和生物材料壳聚糖在抗菌方面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二者的抑菌机理有所差别,各自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缺点和局限性。为改善性能,扩展应用,提出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一维复合的概念,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一维... 无机材料纳米二氧化钛和生物材料壳聚糖在抗菌方面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二者的抑菌机理有所差别,各自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缺点和局限性。为改善性能,扩展应用,提出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一维复合的概念,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IR、XRD、SEM对其基本结构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壳聚糖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天中 徐志永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82,共4页
以提纯硅藻土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硅藻土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RD、SEM、FT-IR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表征,以罗丹明B为降解对象检测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均匀负载于硅藻土表面,... 以提纯硅藻土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硅藻土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RD、SEM、FT-IR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表征,以罗丹明B为降解对象检测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均匀负载于硅藻土表面,其晶型为锐钛矿,晶粒尺寸为11.5 nm。二氧化钛负载量为25.5%、煅烧温度为500℃、pH=3时,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的罗丹明B溶液降解率为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明 唐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4,共5页
利用纳米TiO2表面丰富的羟基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 I)中的异氰酸根反应,制备了以纳米TiO2为交联点的原位聚合聚氨酯/纳米TiO2复合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分别研究了未经表面处理纳米TiO2和酸处理... 利用纳米TiO2表面丰富的羟基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 I)中的异氰酸根反应,制备了以纳米TiO2为交联点的原位聚合聚氨酯/纳米TiO2复合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分别研究了未经表面处理纳米TiO2和酸处理纳米TiO2表面羟基含量的差异及其在聚氨酯中的分散状况,比较了它们作为无机交联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合成法制备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钛杂化复合材料及其荧光性能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珊 黄怡 杨亚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1-414,共4页
采用无毒、无害的绿色方法合成聚氨酯,通过原位复合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钛杂化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方法(DSC)分别对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钛杂化前后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 采用无毒、无害的绿色方法合成聚氨酯,通过原位复合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钛杂化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方法(DSC)分别对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钛杂化前后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检测表明此杂化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及可逆性。采用荧光技术对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钛杂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纳米二氧化钛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00:7,超声时间为5 min时,得到的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钛杂化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复合材料 聚氨酯 纳米二氧化钛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卢松 黄争鸣 薛聪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
对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透光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分别加在同轴共纺复合纳米纤维的壳/芯结构中,分析了相同含量二氧化钛粒子在不同结构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对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 对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透光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分别加在同轴共纺复合纳米纤维的壳/芯结构中,分析了相同含量二氧化钛粒子在不同结构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对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透光性和紫外光吸收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芯层中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对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的透光性能影响较小,且能在200-400nm^-1的紫外光区域产生明显的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粒子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透光复合材料 同轴共纺 紫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3D打印技术的ABS/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明安 徐雪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129,共6页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基体及自制的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为改性剂,利用加热混制法制备ABS/nano-TiO2复合材料,混炼时以不同质量分数的nano-TiO2进行混炼。针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和静态力学...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基体及自制的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为改性剂,利用加热混制法制备ABS/nano-TiO2复合材料,混炼时以不同质量分数的nano-TiO2进行混炼。针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和静态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硬度),对混制挤压成型的线材及3D打印的试样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可知,二氧化钛粉末为纳米级,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分析表明,元素含量和种类与设计一致。结果显示,通过添加nano-TiO2,可以提高ABS的拉伸强度、硬度、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且随着温度增加,ABS/nano-TiO2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降低,而损耗模量增加。研究结果可知,添加nano-TiO2可以提升ABS/nano-T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经3D打印成型试样的各项性能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钛盐对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利剑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86,共3页
以四氯化钛、硫酸钛和硫酸氧钛3种钛盐为前驱体,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材料。利用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来表征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以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同时对比不同钛盐制备复合材... 以四氯化钛、硫酸钛和硫酸氧钛3种钛盐为前驱体,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材料。利用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来表征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以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同时对比不同钛盐制备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佳制备条件:水解温度为30℃,溶液p H为5,煅烧温度为650℃;以四氯化钛为前驱体制备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盐 纳米二氧化钛 硅藻土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竹材复合材料制备初探——基于空气介质阻挡放电冷等离子体技术
15
作者 王洪艳 李琴 +4 位作者 袁少飞 张建 徐康 杜官本 王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97,共8页
[目的]基于空气介质阻挡放电(DBD)冷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钛(TiO2)/竹材复合材料,为扩大竹材的使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BD冷等离子体处理竹皮表面,并浸泡在带有负电荷的不同含量(0.5%和1%,质量分数,下同)纳米TiO2溶液中,沉... [目的]基于空气介质阻挡放电(DBD)冷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钛(TiO2)/竹材复合材料,为扩大竹材的使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BD冷等离子体处理竹皮表面,并浸泡在带有负电荷的不同含量(0.5%和1%,质量分数,下同)纳米TiO2溶液中,沉积一定时间(5,10 min)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掉表面游离的TiO2,然后在103℃干燥箱中烘干至与空气含水率平衡,将烘干后的竹皮再次经DBD冷等离子体处理,并浸泡TiO2溶液,再次干燥,如此循环,分别制备沉积1,3,5次样品,研究TiO2溶液含量、沉积次数、沉积时间对纳米TiO2/竹材复合材料表面TiO2负载量的影响.[结果]竹皮表面沉积TiO2纳米材料的负载量与TiO2溶液含量、沉积次数、沉积时间有关.采用空气DBD冷等离子体处理竹皮表面后,在1% TiO2溶液中沉积5次,每次5 min,效果较好,TiO2纳米材料负载量可达4.11 g/m2.[结论]成功制备了纳米TiO2/竹材复合材料,竹皮表面可以负载较多的TiO2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冷等离子体 竹材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安洋 杨柳 +1 位作者 彭邦华 刘志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583-588,共6页
为了提高二氧化钛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溶剂热法制备不同负载量的碳纳米管—二氧化钛(CNTs-Ti 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2、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对该复合材料形貌和晶型的结构... 为了提高二氧化钛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溶剂热法制备不同负载量的碳纳米管—二氧化钛(CNTs-Ti 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2、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对该复合材料形貌和晶型的结构进行表征;对比CNTs-Ti O2和市售Ti O(P25)UV-vis2图谱,结果显示P25只能吸收单一的紫外光,而CNTs-Ti O2则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均有良好的光吸收性,并且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CNTs-Ti O2对光的吸收性能越好;采用降解亚甲基蓝(MB)溶液研究CNTs-Ti O2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NTs-Ti O2在可见光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上述结果表明可以将CNTs-Ti O2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降解工业废水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溶剂热法 纳米管 二氧化钛 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矿物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樊雪敏 张汉超 +3 位作者 李光辉 白春华 徐志勇 范雯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76,共4页
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白炭黑、硅藻土和蛋白土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通过SEM和XRD等手段对复合材料分别进行了表征,并用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脱色率来评价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表面负载了大量的二氧化钛且主... 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白炭黑、硅藻土和蛋白土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通过SEM和XRD等手段对复合材料分别进行了表征,并用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脱色率来评价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表面负载了大量的二氧化钛且主要以锐钛型为主,白炭黑、硅藻土、蛋白土复合材料表面负载的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4.6、25.7、22.9 nm。二氧化钛/白炭黑、二氧化钛/硅藻土、二氧化钛/蛋白土3种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分别为:700℃煅烧2 h,二氧化钛负载量为30%;700℃煅烧2 h,二氧化钛负载量为20%;600℃煅烧2 h,二氧化钛负载量为20%。3种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溶液15 min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8.6%、97.4%和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光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LA/聚氧乙烯/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制备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刚 高群 +2 位作者 谢云婷 欧阳春发 郭昀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共4页
以左旋聚乳酸(PLLA)、聚氧乙烯(PEO)、改性纳米TiO2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热压成型法制备了PLLA/PEO/改性纳米TiO2复合材料,分别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电子拉力试验机,广角X射线衍射仪等对改性纳米TiO2的结构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以左旋聚乳酸(PLLA)、聚氧乙烯(PEO)、改性纳米TiO2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热压成型法制备了PLLA/PEO/改性纳米TiO2复合材料,分别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电子拉力试验机,广角X射线衍射仪等对改性纳米TiO2的结构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在NaOH溶液中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向PLLA/PEO共混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改性纳米TiO2能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并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在NaOH介质中的降解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随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纳米TiO2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聚乳酸 聚氧乙烯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和三氧化二铁复合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43
19
作者 王艳芹 程虎民 马季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研究了以不同方式相互修饰的Fe2 O3和TiO2 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 (包括离子的相互掺杂 ) .在不同的入射光波长下 ,瞬态光电流谱显示Ti4+掺杂的Fe2 O3电极呈现n型半导体的特性(阳极光电流 ) ;以不同方式经Fe2 O3包覆的TiO2 电极由于... 研究了以不同方式相互修饰的Fe2 O3和TiO2 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 (包括离子的相互掺杂 ) .在不同的入射光波长下 ,瞬态光电流谱显示Ti4+掺杂的Fe2 O3电极呈现n型半导体的特性(阳极光电流 ) ;以不同方式经Fe2 O3包覆的TiO2 电极由于能级的不匹配 ,在整个的波长测量范围内没有光响应 ;而对Fe3+离子掺杂的TiO2 电极和经TiO2 修饰 (包覆或偶联 )的Fe2 O3纳米晶电极则呈现出p n共存特性 ,甚至个别的电极表现出纯粹的p型半导体的特性 .这些现象可以从p型微区的形成得到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太阳能电池 电极 二氧化钛 三氧化二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侃 杨倩 聂晶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19-1722,共4页
通过在水溶液中将由磷酸氢氨和硝酸钙制得的“盐溶液”与由钛酸正丁酯和冰醋酸制得的“酯溶液”反应,并将产物在800℃下活化4h,获得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的纳米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复合物的组成和... 通过在水溶液中将由磷酸氢氨和硝酸钙制得的“盐溶液”与由钛酸正丁酯和冰醋酸制得的“酯溶液”反应,并将产物在800℃下活化4h,获得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的纳米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显示了TiO2和PP3^4-的两个特征峰,证实了纳米复合物由二氧化钛和羟基磷灰石组成.透射电镜表明,羟基磷灰石包覆在二氧化钛微晶颗粒的表面,形成颗粒尺寸约为100nm的二氧化钛/羟基磷灰石复合物.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所得的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物在20—30°~35°处出现3个新的衍射峰,说明纳米复合物的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界面上可能生成了分子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羟基磷灰石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