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的分子链旋转势能计算
1
作者 徐敬 李杰 《声学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文章计算了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共聚物分子链旋转时势能曲线。结果表明势能曲线不存在“六阱势”理论所预言假设的准六度对称性。由此推论“六阱势”理论不是描述这种有机铁电共聚物极化反转的合适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六阱势” 极化反转 聚偏乙烯 三氟乙烯共聚物 有机铁电材料 分子链旋转 势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共聚物薄膜微畴的直接观测
2
作者 朱国栋 徐敬 李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5-369,共5页
采用原子力显然镜的力调制技术 ,首次成功获得了偏二氟与三氟乙烯铁电共聚物 (P(VDF/TrFE) )薄膜样品高弹性畴和低弹性畴的图像 ,发现高、低弹性畴难以用表面形貌测定来加以区分 .推测高弹性畴对应于P(VDF/TrFE)的晶畴 .借助Sneddon理... 采用原子力显然镜的力调制技术 ,首次成功获得了偏二氟与三氟乙烯铁电共聚物 (P(VDF/TrFE) )薄膜样品高弹性畴和低弹性畴的图像 ,发现高、低弹性畴难以用表面形貌测定来加以区分 .推测高弹性畴对应于P(VDF/TrFE)的晶畴 .借助Sneddon理论 ,由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三氟乙烯共聚物 原子力显微镜 力调制技术 高弹性畴 低弹性畴 Sneddon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驻极体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夏钟福 王丽 李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8-50,共3页
综述了几种电活性聚合物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状况.其中之一是空间电荷型聚合物压电膜,例如聚丙烯蜂窝膜(PP cellular)和聚四氟乙烯多孔膜(porous PTFE),它们呈现出高达200~600pC/N的压电d_(33)系数。另一类是经缺陷结构修正的弛豫铁电聚... 综述了几种电活性聚合物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状况.其中之一是空间电荷型聚合物压电膜,例如聚丙烯蜂窝膜(PP cellular)和聚四氟乙烯多孔膜(porous PTFE),它们呈现出高达200~600pC/N的压电d_(33)系数。另一类是经缺陷结构修正的弛豫铁电聚合物偏氟-三氟乙烯共聚物,它们在150MV/m的电场作用下可能诱导出约5%的高应变量和1J/cm^3的高弹性能密度。而全有机复合材料则呈现出十分高的介电系数(>900),和在13MV/m的较低电场下形成的2%的高应变量及接近1GPa的高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合物 驻极体材料 三氟乙烯共聚物 复合材料 空间电荷型聚合物压电膜 铁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P(VDF-TrFE)共混体系的介电储能性能
4
作者 苗贝 张亚楠 +1 位作者 谭少博 张志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9-743,共5页
采用溶液流延法成膜制备了不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含量的PMMA/偏氟乙烯与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 FE))共混试样。采用FTIR,XRD,DSC等方法对共混试样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PMMA含量对共混试样的结晶、介电、储能性能的影响。表征结... 采用溶液流延法成膜制备了不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含量的PMMA/偏氟乙烯与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 FE))共混试样。采用FTIR,XRD,DSC等方法对共混试样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PMMA含量对共混试样的结晶、介电、储能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不同热处理方式及PMMA的引入不会改变P(VDF-Tr FE)的β晶型;随PMMA含量的增加,共混试样的结晶度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加入PMMA后导致共混试样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能量损耗降低,改善了材料的介电储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偏氯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共混 结晶 介电性能 储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活性界面层有机铁电纳米薄膜的疲劳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修丽 侯莹 +2 位作者 吕昭月 徐国强 徐海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0-264,共5页
采用3种类型的电活性界面层材料,如高介电常数材料酞菁铜(CuPc)、电子导体原位合成的聚(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H)以及离子导体聚乙烯基磷酸(PVPA)和商业的PEDOT-PSSH(BaytronP),研究了界面层对铁电共聚物薄膜的疲劳... 采用3种类型的电活性界面层材料,如高介电常数材料酞菁铜(CuPc)、电子导体原位合成的聚(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H)以及离子导体聚乙烯基磷酸(PVPA)和商业的PEDOT-PSSH(BaytronP),研究了界面层对铁电共聚物薄膜的疲劳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电活性界面层材料,包括电子、离子导体和含偶极子的高介电常数材料都能为铁电薄膜提供补偿电荷从而提高器件的铁电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乙烯-乙烯)共聚物 铁电体 纳米薄膜 电活性界面层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