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
1
作者
徐加明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45-46,共2页
试论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徐加明认定三次产业,建立以三次产业为核算范围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前苏联经济统计分类方式,认为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是...
试论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徐加明认定三次产业,建立以三次产业为核算范围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前苏联经济统计分类方式,认为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三要素论。这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划分
理论基础
第
三
产业
统计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社会公共需要
生产劳动
劳动创造价值
第
三
产业
生产
服务部门
服务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对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批判——以休闲农业和美学农业为例
2
作者
罗凯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0-52,共3页
以休闲农业和美学农业为例,对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进行了批判。三次产业划分理论以"生产者距离消费者的远近程度"、"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否可以分离"、"异质性"和"剩余部门...
以休闲农业和美学农业为例,对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进行了批判。三次产业划分理论以"生产者距离消费者的远近程度"、"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否可以分离"、"异质性"和"剩余部门"来划分产业是不科学的。农业就是农业,工业就是工业,建筑业就是建筑业,服务业就是服务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划分
理论
休闲农业
美学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科学性
3
作者
张锡学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0-41,76,共3页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是由资产阶级学者提出来的,也是资产阶级最早应用到实践中去的。但是,对资产阶级的东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借鉴吸收其中的科学因素,批判、剔除其中的非科学因素,这对于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是由资产阶级学者提出来的,也是资产阶级最早应用到实践中去的。但是,对资产阶级的东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借鉴吸收其中的科学因素,批判、剔除其中的非科学因素,这对于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益而无害的。对于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科学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符合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顺序第一、二、三次产业是以三次产业形成的先后为序划分的,这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的观点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有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的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划分
科学因素
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类社会
马克思主义
经济发展
社会生产力发展
经济部门
人类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次产业的划分、比较、基准
4
作者
郑小蓉
张胜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0-17,共8页
在产业分类中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现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三次产业之间的构成比率作为表示一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性指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政策的目标。但是,三次产业的划分因各发达国家而异,发展中国家以发...
在产业分类中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现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三次产业之间的构成比率作为表示一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性指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政策的目标。但是,三次产业的划分因各发达国家而异,发展中国家以发达国家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时,要充分考虑各发达国家产业划分的差异性和理论基准,否则就难以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本文分别从马克思学派和西方经济学派这两条线索来考察三次产业划分的差异性和比较。然后,进一步探讨三次产业划分的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划分
发达国家
产业
分类
西方经济学派
国际比较
发展中国家经济
经济增长
工业化水平
差异性
理论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统计局重新划分三次产业
5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3年第7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
《
三次产业划分
规定》
农林牧渔业
三
次
产业
范围
邮政业
第一
产业
软件业
计算机
信息传输
划分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
6
作者
辛仁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17,共5页
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制度既定的条件下,解决和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措施,是要在调整人口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而国内外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对于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
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制度既定的条件下,解决和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措施,是要在调整人口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而国内外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对于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十分显著。那么,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的矛盾有哪些作用呢?笔者在此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生产
发展第
三
产业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劳动人口
生产资料生产
消费资料生产
人口生产
第二
产业
三次产业划分
法
非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国第三产业理论讨论会综述
7
作者
陈学功
李崇坚
《南方经济》
1987年第1期90-95,38,共7页
1986年11月10日至14日,中国经团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科所等十几个单位,在广州联合召开“全国第三产业理论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安徽、江苏、福建、广东等省市约150名专家、学者和实际...
1986年11月10日至14日,中国经团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科所等十几个单位,在广州联合召开“全国第三产业理论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安徽、江苏、福建、广东等省市约150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出席了会议。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给大会写了贺信,大会共收到论文近80篇。现将这次讨论会涉及的理论观点综述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
三
产业
内部结构
观点综述
发展第
三
产业
三次产业划分
国民经济
社会科学院
发展情况
四个层
次
服务业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认识 全面快速地发展第三产业
8
作者
李探黎
《商业时代》
CSSCI
1993年第3期56-58,共3页
全面、快速地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赶不上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
发展第
三
产业
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水平
现代化建设
三
次
产业
分类法
产业
结构演变
克拉克定理
经济发达程度
三次产业划分
邮电通讯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育产业”辨析
被引量:
3
9
作者
析日昕
《体育文化导刊》
1996年第6期3-5,共3页
“体育产业”辨析析日昕从1987年5月首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与国家体委共同召开“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之后,“体育产业”这个组合型名词就频频在体育界使用。但是,它的内涵在学者们的论证中时大时小,常常引起争议,歧见四起...
“体育产业”辨析析日昕从1987年5月首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与国家体委共同召开“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之后,“体育产业”这个组合型名词就频频在体育界使用。但是,它的内涵在学者们的论证中时大时小,常常引起争议,歧见四起:有人说它包含整个社会的体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产业
体育部门
第
三
产业
统计
体育事业
三次产业划分
自我发展机制
企业化经营
公益型
体育经济
体育
产业
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式
10
作者
谢伟良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8年第2期20-24,共5页
按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最为复杂,且调整的频率最高,从而研究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式,对更大范围的产业结构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 本文使用的“内部结构”包含着第二产业内部的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为特定的研究目的服...
按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最为复杂,且调整的频率最高,从而研究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式,对更大范围的产业结构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 本文使用的“内部结构”包含着第二产业内部的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为特定的研究目的服务,部门结构与产品结构是可以加以明确定义、区分的。本文讨论时则不加区分地用“内部结构”的概念把二者统一起来。统一的依据是二者动态的强相关性。一般而言,部门结构的变化直接决定着产品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结构
第二
产业
部门结构
产品结构
三次产业划分
法
产业
结构
产业
内部结构
相关性
产业
结构调整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11
作者
王慎之
《求是学刊》
1983年第5期8-14,22,共8页
关键词
产业
结构
两大部类
三次产业划分
法
划分
方法
产品结构
农轻重
变化趋势
重工业
产业
分类
知识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性
12
作者
陶祁
刘帮成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7-11,共5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人才流
经济增长
羊群行为
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数量
地域结构
开发地区
三次产业划分
中国经济年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务品供求度量、平衡分析
13
作者
胡健颖
王立彦
《统计研究》
1988年第6期66-71,共6页
一、关于劳务品供求平衡关系的理解(一)劳务品的基本涵义及特性劳务品根本特点在于不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而是以无形的形式存在。劳务品既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也在社会生活中被直接消费。讨论劳务品显然无法回避它与物质产品(以...
一、关于劳务品供求平衡关系的理解(一)劳务品的基本涵义及特性劳务品根本特点在于不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而是以无形的形式存在。劳务品既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也在社会生活中被直接消费。讨论劳务品显然无法回避它与物质产品(以下简称物品)的关系,按照现行三次产业划分和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领域划分,对劳务品可以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的理解,整个第三产业的劳动成果都属于劳务品;狭义的理解,只有第三产业的第二至第四层次的劳动成果才属于劳务品(因为第一层次流通部门是划归物质生产领域的)即: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分析
劳务
第
三
产业
供求平衡
三次产业划分
金融保险业
非物质生产领域
直接消费
生产活动
生活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
1
作者
徐加明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45-46,共2页
文摘
试论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徐加明认定三次产业,建立以三次产业为核算范围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前苏联经济统计分类方式,认为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三要素论。这就...
关键词
三次产业划分
理论基础
第
三
产业
统计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社会公共需要
生产劳动
劳动创造价值
第
三
产业
生产
服务部门
服务产品
分类号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对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批判——以休闲农业和美学农业为例
2
作者
罗凯
机构
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
出处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0-52,共3页
文摘
以休闲农业和美学农业为例,对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进行了批判。三次产业划分理论以"生产者距离消费者的远近程度"、"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否可以分离"、"异质性"和"剩余部门"来划分产业是不科学的。农业就是农业,工业就是工业,建筑业就是建筑业,服务业就是服务业。
关键词
三次产业划分
理论
休闲农业
美学农业
分类号
F13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科学性
3
作者
张锡学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0-41,76,共3页
文摘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是由资产阶级学者提出来的,也是资产阶级最早应用到实践中去的。但是,对资产阶级的东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借鉴吸收其中的科学因素,批判、剔除其中的非科学因素,这对于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益而无害的。对于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科学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符合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顺序第一、二、三次产业是以三次产业形成的先后为序划分的,这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的观点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有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的分工。
关键词
三次产业划分
科学因素
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类社会
马克思主义
经济发展
社会生产力发展
经济部门
人类历史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次产业的划分、比较、基准
4
作者
郑小蓉
张胜荣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0-17,共8页
文摘
在产业分类中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现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三次产业之间的构成比率作为表示一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性指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政策的目标。但是,三次产业的划分因各发达国家而异,发展中国家以发达国家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时,要充分考虑各发达国家产业划分的差异性和理论基准,否则就难以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本文分别从马克思学派和西方经济学派这两条线索来考察三次产业划分的差异性和比较。然后,进一步探讨三次产业划分的基准。
关键词
三次产业划分
发达国家
产业
分类
西方经济学派
国际比较
发展中国家经济
经济增长
工业化水平
差异性
理论基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统计局重新划分三次产业
5
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3年第7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
《
三次产业划分
规定》
农林牧渔业
三
次
产业
范围
邮政业
第一
产业
软件业
计算机
信息传输
划分
方法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
6
作者
辛仁周
机构
国家计委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
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17,共5页
文摘
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制度既定的条件下,解决和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措施,是要在调整人口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而国内外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对于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十分显著。那么,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的矛盾有哪些作用呢?笔者在此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
两种生产
发展第
三
产业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劳动人口
生产资料生产
消费资料生产
人口生产
第二
产业
三次产业划分
法
非物质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国第三产业理论讨论会综述
7
作者
陈学功
李崇坚
出处
《南方经济》
1987年第1期90-95,38,共7页
文摘
1986年11月10日至14日,中国经团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科所等十几个单位,在广州联合召开“全国第三产业理论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安徽、江苏、福建、广东等省市约150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出席了会议。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给大会写了贺信,大会共收到论文近80篇。现将这次讨论会涉及的理论观点综述如下。一。
关键词
第
三
产业
内部结构
观点综述
发展第
三
产业
三次产业划分
国民经济
社会科学院
发展情况
四个层
次
服务业
广东省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认识 全面快速地发展第三产业
8
作者
李探黎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商业学校
出处
《商业时代》
CSSCI
1993年第3期56-58,共3页
文摘
全面、快速地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赶不上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
发展第
三
产业
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水平
现代化建设
三
次
产业
分类法
产业
结构演变
克拉克定理
经济发达程度
三次产业划分
邮电通讯业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育产业”辨析
被引量:
3
9
作者
析日昕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96年第6期3-5,共3页
文摘
“体育产业”辨析析日昕从1987年5月首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与国家体委共同召开“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之后,“体育产业”这个组合型名词就频频在体育界使用。但是,它的内涵在学者们的论证中时大时小,常常引起争议,歧见四起:有人说它包含整个社会的体育服务、...
关键词
体育
产业
体育部门
第
三
产业
统计
体育事业
三次产业划分
自我发展机制
企业化经营
公益型
体育经济
体育
产业
化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式
10
作者
谢伟良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8年第2期20-24,共5页
文摘
按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最为复杂,且调整的频率最高,从而研究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式,对更大范围的产业结构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 本文使用的“内部结构”包含着第二产业内部的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为特定的研究目的服务,部门结构与产品结构是可以加以明确定义、区分的。本文讨论时则不加区分地用“内部结构”的概念把二者统一起来。统一的依据是二者动态的强相关性。一般而言,部门结构的变化直接决定着产品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内部结构
第二
产业
部门结构
产品结构
三次产业划分
法
产业
结构
产业
内部结构
相关性
产业
结构调整
频率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11
作者
王慎之
出处
《求是学刊》
1983年第5期8-14,22,共8页
关键词
产业
结构
两大部类
三次产业划分
法
划分
方法
产品结构
农轻重
变化趋势
重工业
产业
分类
知识
产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性
12
作者
陶祁
刘帮成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
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7-11,共5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人才流
经济增长
羊群行为
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数量
地域结构
开发地区
三次产业划分
中国经济年鉴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务品供求度量、平衡分析
13
作者
胡健颖
王立彦
机构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统计研究》
1988年第6期66-71,共6页
文摘
一、关于劳务品供求平衡关系的理解(一)劳务品的基本涵义及特性劳务品根本特点在于不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而是以无形的形式存在。劳务品既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也在社会生活中被直接消费。讨论劳务品显然无法回避它与物质产品(以下简称物品)的关系,按照现行三次产业划分和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领域划分,对劳务品可以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的理解,整个第三产业的劳动成果都属于劳务品;狭义的理解,只有第三产业的第二至第四层次的劳动成果才属于劳务品(因为第一层次流通部门是划归物质生产领域的)即: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
关键词
平衡分析
劳务
第
三
产业
供求平衡
三次产业划分
金融保险业
非物质生产领域
直接消费
生产活动
生活服务
分类号
C8 [社会学—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
徐加明
《理论学刊》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对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批判——以休闲农业和美学农业为例
罗凯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科学性
张锡学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次产业的划分、比较、基准
郑小蓉
张胜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国家统计局重新划分三次产业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
辛仁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全国第三产业理论讨论会综述
陈学功
李崇坚
《南方经济》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提高认识 全面快速地发展第三产业
李探黎
《商业时代》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体育产业”辨析
析日昕
《体育文化导刊》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式
谢伟良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王慎之
《求是学刊》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性
陶祁
刘帮成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劳务品供求度量、平衡分析
胡健颖
王立彦
《统计研究》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