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含磷、硫配体的二核和三核钌羰基簇合衍生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3
1
作者 韩瑞敏 吴秉芳 +1 位作者 胡襄 刘树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用 Ru3( CO) 1 2 与杂环二硫代次膦酸盐 SP( C6 H4 OR) ( S) N( C6 H5) NC( Me) ( R=Me,Et)反应 ,得到两类 4个含磷、硫配体的二核和三核钌羰基簇合衍生物 Ru3( CO) 8( μ3-S) 2 [P( C6 H4 OR) N( C6 H5) NC( Me) S]( 1 :R=Me;3 :R=Et)... 用 Ru3( CO) 1 2 与杂环二硫代次膦酸盐 SP( C6 H4 OR) ( S) N( C6 H5) NC( Me) ( R=Me,Et)反应 ,得到两类 4个含磷、硫配体的二核和三核钌羰基簇合衍生物 Ru3( CO) 8( μ3-S) 2 [P( C6 H4 OR) N( C6 H5) NC( Me) S]( 1 :R=Me;3 :R=Et)和 Ru2 ( CO) 6 [μ-η2 -SC( Me) NN( C6 H5) P( C6 H4 OR) ]( 2 :R=Me;4:R=Et) .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 1 H NMR和 MS谱学表征 ,并用 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 1和 2的晶体结构 .晶体 1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 .0 75 5 ( 2 ) nm,b=1 .5 760 ( 2 ) nm,c=0 .90 78( 1 ) nm,α=98.1 2 ( 7)°,β=96.64( 4 )°,γ=79.67( 5 )°,V=1 .492 1 ( 4 ) nm3,Z=2 ,R( w R) =0 .0 3 0 3 ( 0 .0 61 5 ) ;该簇合物分子为开口三核钌簇 ,其簇骨架 Ru3( μ3-S) 2 为畸变四方锥构型 ;五元杂环上的 P原子取代在 Ru1原子的轴向配位位置上 .晶体2属单斜晶系 ,P2 ( 1 ) /n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 .1 2 43 ( 4 ) nm,b=1 .41 0 5 ( 5 ) nm,c=1 .62 945 ( 7) nm,β=1 0 7.0 6( 5 )°,V=2 .470 2 ( 2 ) nm3,Z=4,R( w R) =0 .0 2 48( 0 .0 441 ) ;两核簇合物分子中含有 2个六元螯环Ru1 SCNNP和 Ru2 SCN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衍生物 三核钌羰基簇合衍生物 含硫配体 含磷配体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CO)_(12)与P(NEt_2)_2Cl的反应——两核和三核铁羰基簇合衍生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2
作者 王丁泽 吴秉芳 +1 位作者 刘树堂 宫培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90-1094,共5页
Fe_3(CO)_(12)与配位基前体P(NEt_2)_2Cl反应,给出4个新的两核和三核铁羰基簇合衍生物:Fe_2(CO)_6(μ-Cl)[μ-P(NEt_2)_2](Ⅰ),Fe_2(CO)_6[μ-P(NEt_2)_2]_2(Ⅱ),Fe_3(CO)_9(μ-CO)(μ_3-PNEt_2)(Ⅲ)和Fe_3(CO)_9(μ_3-PNEt_2)[P(NEt_2)... Fe_3(CO)_(12)与配位基前体P(NEt_2)_2Cl反应,给出4个新的两核和三核铁羰基簇合衍生物:Fe_2(CO)_6(μ-Cl)[μ-P(NEt_2)_2](Ⅰ),Fe_2(CO)_6[μ-P(NEt_2)_2]_2(Ⅱ),Fe_3(CO)_9(μ-CO)(μ_3-PNEt_2)(Ⅲ)和Fe_3(CO)_9(μ_3-PNEt_2)[P(NEt_2)_3](Ⅳ)。在反应期间,配前体分子中的P-Cl和P-N键劈开,形成的分子片Cl、PNEt_2、P(NEt_2)_2和P(NEt_2)_3作为配体与铁羰合物重新组建成上述簇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Ⅰ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745(6)nm,b=0.9601(7)nm,c=1.3996(10)nm,α=74.131(11)°,β=79.480(12)°,γ=69.727(12)°,V=1.0553(13)nm^3,D_c=1.543g·cm^(-3),Z=2,R=0.0443,wR=0.0831。Ⅱ属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晶胞参数a=1.0153(3)nm,b=1.7543(5)nm,c=1.6860(5)nm,V=3.0031(15)nm^3,D_c=1.394g·cm^(-3),Z=4,R=0.0519,wR=0.1035。Ⅲ属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0280(5)nm,b=1.2113(5)nm,c=1.9192(7)nm,β=93.560(7)°,V=2.1366(16)nm^3,D_c=1.712g·cm^(-3),Z=4。Ⅳ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875(7)nm,b=1.0359(5)nm,C=2.1919(9)nm,β=101.266(8)°,V=3.535(3)nm^3,Dc=1.443g·cm^(-3),Z=4。Ⅰ和Ⅱ为两核铁簇,其簇骨架Fe_2PCl和Fe_2P_2呈蝶状。Ⅲ和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CO)12 P(NEt2)2Cl 化学反应 羰基衍生物 羰基衍生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偶磷氮烷配体的三核钌羰基簇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宫培军 吴秉芳 +1 位作者 刘树堂 王丁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用Ru 3 (CO) 12 与顺-2,4二(叔丁基胺基)-1,3,-二(叔丁基)-1,3,2,4-环偶磷氮烷cis-[P(NHBu t )NBu t ] 2 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含偶磷氮环的三核钌羰基簇合物:Ru 3 (CO) 11 [{P(NHBu t )NBu t } 2 ]Ⅰ和Ru 3 (CO) 11 [P(NHBu t )(NBu t ) 2... 用Ru 3 (CO) 12 与顺-2,4二(叔丁基胺基)-1,3,-二(叔丁基)-1,3,2,4-环偶磷氮烷cis-[P(NHBu t )NBu t ] 2 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含偶磷氮环的三核钌羰基簇合物:Ru 3 (CO) 11 [{P(NHBu t )NBu t } 2 ]Ⅰ和Ru 3 (CO) 11 [P(NHBu t )(NBu t ) 2 P(O)H]Ⅱ。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和 1 H NMR谱表征,并用X-ray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Ⅰ: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a= 2.7574(9)nm,b=0.8981(3)nm,c=1.5272(5)nm,V=3.782(2)nm 3 ,D c =1.686g·cm -3 ,Z=4;Ⅱ: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6384(19)nm,b=1.1705(2)nm,c=1.5589(3)nm,α=101 .72(3)°,β=91.54(3)°,γ=108.20(3)°,V=1.6282(6)nm 3 ,D c =1.845g·cm -3 ,Z=2;两个簇合物均为Ru 3 (CO) 12 的单取代衍生物,配位基环偶磷氮烷以单齿P原子配位在一个Ru原子的赤道位置上。Ⅱ中 ,偶磷氮环上未配位P被氧化成具有膦酰基结构(=P(O)H)的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偶磷氮烷配体 羰基 晶体结构 X射线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