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支论式的逻辑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小五
曾昭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93,共6页
汉传因明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三支论式。全部三支论式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论辩的内容。依文本内容总结三支论式的结构,由此出发,从尽可能贴近文本的立场做形式化研究。研究路线是从尽可能贴近到逐步抽象,从而概括出若干...
汉传因明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三支论式。全部三支论式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论辩的内容。依文本内容总结三支论式的结构,由此出发,从尽可能贴近文本的立场做形式化研究。研究路线是从尽可能贴近到逐步抽象,从而概括出若干个逻辑系统,包括三支论式的量化逻辑刻画、命题逻辑刻画和个体常元替换个体变元的逻辑刻画,以求在不同的层面上刻画三支论式,并说明这样做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论式
因明
现代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逻辑三段论与三支论式在因明学教学中的比较运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拉巴次旦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2-94,99,共4页
文章从藏传因明学中因类学的三支论式和逻辑学三段论角度探讨藏传因明学和普通逻辑学的比较关系在因明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对两种理论的异同分析得出结论。文章认为,这种(交叉式学科的)比较方法对于普通逻辑学与因明学之间的比较研究...
文章从藏传因明学中因类学的三支论式和逻辑学三段论角度探讨藏传因明学和普通逻辑学的比较关系在因明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对两种理论的异同分析得出结论。文章认为,这种(交叉式学科的)比较方法对于普通逻辑学与因明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这种比较研究方法可以推广到藏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明
逻辑
三支论式
三
段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图尔敏模型的因明三支论式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戎雪枫
王克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88,123,共4页
由法学论证上升为一般论证的图尔敏模型,也适用于对论辩的分析。在逻辑的"应用转向"背景下,跳出形式逻辑对因明分析的局限,通过对因明三支论式所进行的图尔敏模型分析,可以充分显示因明的论辩逻辑特性及其不同于其他论辩的某...
由法学论证上升为一般论证的图尔敏模型,也适用于对论辩的分析。在逻辑的"应用转向"背景下,跳出形式逻辑对因明分析的局限,通过对因明三支论式所进行的图尔敏模型分析,可以充分显示因明的论辩逻辑特性及其不同于其他论辩的某些特性。因明三支论式缺乏图尔敏模型的反驳构件,在正当理由和支援方面具有一定限度的扩张。这种分析还可揭示出因明三支论式中喻依与宗前陈之间所具有的类比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尔敏模型
论辩
因明
三支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传因明推论式与形式逻辑“三段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祁顺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7年第1期37-43,共7页
关键词
三
段论推理规则
藏传因明
因明
三支论式
形
式
逻辑
因
三
相
推理格
式
为他比量
性质判断
为自比量
推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三大逻辑学说证明理论的简单比较
被引量:
2
5
作者
吴志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27-31,共5页
古代东西方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产生了三大逻辑学说——中国的“墨辩”、印度的因明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它们都是适应当时科学发展和论辩的需要而产生的。证明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把三大逻辑学说的证明理论作一简单比较,这对于...
古代东西方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产生了三大逻辑学说——中国的“墨辩”、印度的因明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它们都是适应当时科学发展和论辩的需要而产生的。证明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把三大逻辑学说的证明理论作一简单比较,这对于我们继承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发展现代逻辑科学,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在证明理论方面,三大逻辑学说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概括出以下两方面: 第一,古代逻辑大师都十分重视证明,对证明的作用予以高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学说
简单比
证明理论
因明学
三支论式
推
论式
重要内容
古代逻辑
亚里士多德逻辑
墨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
被引量:
1
6
作者
周云之
《江淮论坛》
1988年第6期44-49,共6页
因明的三支论式是由宗、因、喻三支组成的。在这三支中,“宗”是“所立”,相当于论题,“因”和“喻”是“能立”,即是使“宗”得以成立的根据和前提,而其中“因”则认为是“宗”得以成立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支,有人称之谓“正能立”者...
因明的三支论式是由宗、因、喻三支组成的。在这三支中,“宗”是“所立”,相当于论题,“因”和“喻”是“能立”,即是使“宗”得以成立的根据和前提,而其中“因”则认为是“宗”得以成立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支,有人称之谓“正能立”者;“喻”则被称之谓“助能立”者;是助“因”以使“宗”成立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论式
三
相
第二相
喻依
逻辑规则
因
三
相
逻辑关系
第
三
相
有性
九句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物”是《墨辩》中论辩方法的范畴
7
作者
赵继伦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80-82,共3页
在中国古代第一部逻辑专著《墨辩》中,“故、理、类”统称为“三物”。目前,在《墨辩》逻辑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比较研究方面,对“三物”的解释很不一致。笔者认为,随意比附,会曲解《墨辩》逻辑的本意。关于“三物”的系统论述,见于《大...
在中国古代第一部逻辑专著《墨辩》中,“故、理、类”统称为“三物”。目前,在《墨辩》逻辑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比较研究方面,对“三物”的解释很不一致。笔者认为,随意比附,会曲解《墨辩》逻辑的本意。关于“三物”的系统论述,见于《大取》篇:“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诸立辞而不明于其故所生,妄也。今人非道无所行,虽有强股肱而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以类行也者,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三物必具然后辞足以生。”对此,我们可做如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辩
立辞
三
段论
三支论式
中国古代逻辑
所生
涵义
小前提
论证性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那因明给出了一套可靠的“成量”标准
8
作者
许春梅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M0005,共9页
古印度宗教宗派林立,彼此之间的各种学说和思想长期处于并行传播、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状态。各宗派皆标榜自己掌握了真理,但如何证明,真理标准为何一直困扰着因明师们。在陈那之前的几百年里,古因明学家们给出了一个衡量标准,但并不...
古印度宗教宗派林立,彼此之间的各种学说和思想长期处于并行传播、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状态。各宗派皆标榜自己掌握了真理,但如何证明,真理标准为何一直困扰着因明师们。在陈那之前的几百年里,古因明学家们给出了一个衡量标准,但并不可靠。直到陈那,这个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这也奠定了陈那在因明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那因明
“成量”标准
古因明
五
支论
式
三支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因明学论辩规则视域下的法律论证研究
9
作者
徐梦醒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5,共8页
因明学虽然属于佛教逻辑,但它所研究的论辩规则却具有普适性。因明论辩规则可以从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因明学研究在特定情境下,论者如何试图通过诉诸言说论辩等言语行为实现与对方的有效交际,这一点和逻辑语用理论是相...
因明学虽然属于佛教逻辑,但它所研究的论辩规则却具有普适性。因明论辩规则可以从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因明学研究在特定情境下,论者如何试图通过诉诸言说论辩等言语行为实现与对方的有效交际,这一点和逻辑语用理论是相通的。法律论证和因明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源于论辩,因循逻辑,依赖语境。可以说,因明学中的三支论式及其内含的论辩规则,对于法律论证规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明学
三支论式
论辩规则
法律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支论式的逻辑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小五
曾昭式
机构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哲学系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93,共6页
基金
“基于跨文化互动下的中国近现代汉传因明研究”(14BZX07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重大研究专项项目“唐代因明与佛学论证研究”(18VJX038)
文摘
汉传因明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三支论式。全部三支论式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论辩的内容。依文本内容总结三支论式的结构,由此出发,从尽可能贴近文本的立场做形式化研究。研究路线是从尽可能贴近到逐步抽象,从而概括出若干个逻辑系统,包括三支论式的量化逻辑刻画、命题逻辑刻画和个体常元替换个体变元的逻辑刻画,以求在不同的层面上刻画三支论式,并说明这样做的优劣。
关键词
三支论式
因明
现代逻辑
Keywords
Three-disciplinary Theory
Yin Ming
Modern Logic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逻辑三段论与三支论式在因明学教学中的比较运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拉巴次旦
机构
西藏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2-94,99,共4页
文摘
文章从藏传因明学中因类学的三支论式和逻辑学三段论角度探讨藏传因明学和普通逻辑学的比较关系在因明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对两种理论的异同分析得出结论。文章认为,这种(交叉式学科的)比较方法对于普通逻辑学与因明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这种比较研究方法可以推广到藏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
因明
逻辑
三支论式
三
段论
Keywords
Pramana
Logic
Tshulsum
Syllogism
分类号
B812.4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图尔敏模型的因明三支论式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戎雪枫
王克喜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88,123,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X08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3JJD7200018)
文摘
由法学论证上升为一般论证的图尔敏模型,也适用于对论辩的分析。在逻辑的"应用转向"背景下,跳出形式逻辑对因明分析的局限,通过对因明三支论式所进行的图尔敏模型分析,可以充分显示因明的论辩逻辑特性及其不同于其他论辩的某些特性。因明三支论式缺乏图尔敏模型的反驳构件,在正当理由和支援方面具有一定限度的扩张。这种分析还可揭示出因明三支论式中喻依与宗前陈之间所具有的类比性质。
关键词
图尔敏模型
论辩
因明
三支论式
Keywords
Toulmin Model
Argument
Hetuvidyā
Tri-avayava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传因明推论式与形式逻辑“三段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祁顺来
机构
青海民院少语系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7年第1期37-43,共7页
关键词
三
段论推理规则
藏传因明
因明
三支论式
形
式
逻辑
因
三
相
推理格
式
为他比量
性质判断
为自比量
推理方法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三大逻辑学说证明理论的简单比较
被引量:
2
5
作者
吴志雄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27-31,共5页
文摘
古代东西方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产生了三大逻辑学说——中国的“墨辩”、印度的因明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它们都是适应当时科学发展和论辩的需要而产生的。证明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把三大逻辑学说的证明理论作一简单比较,这对于我们继承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发展现代逻辑科学,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在证明理论方面,三大逻辑学说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概括出以下两方面: 第一,古代逻辑大师都十分重视证明,对证明的作用予以高度的评价;
关键词
逻辑学说
简单比
证明理论
因明学
三支论式
推
论式
重要内容
古代逻辑
亚里士多德逻辑
墨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
被引量:
1
6
作者
周云之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江淮论坛》
1988年第6期44-49,共6页
文摘
因明的三支论式是由宗、因、喻三支组成的。在这三支中,“宗”是“所立”,相当于论题,“因”和“喻”是“能立”,即是使“宗”得以成立的根据和前提,而其中“因”则认为是“宗”得以成立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支,有人称之谓“正能立”者;“喻”则被称之谓“助能立”者;是助“因”以使“宗”成立的根据。
关键词
三支论式
三
相
第二相
喻依
逻辑规则
因
三
相
逻辑关系
第
三
相
有性
九句因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物”是《墨辩》中论辩方法的范畴
7
作者
赵继伦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80-82,共3页
文摘
在中国古代第一部逻辑专著《墨辩》中,“故、理、类”统称为“三物”。目前,在《墨辩》逻辑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比较研究方面,对“三物”的解释很不一致。笔者认为,随意比附,会曲解《墨辩》逻辑的本意。关于“三物”的系统论述,见于《大取》篇:“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诸立辞而不明于其故所生,妄也。今人非道无所行,虽有强股肱而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以类行也者,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三物必具然后辞足以生。”对此,我们可做如下分析。
关键词
墨辩
立辞
三
段论
三支论式
中国古代逻辑
所生
涵义
小前提
论证性
合理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那因明给出了一套可靠的“成量”标准
8
作者
许春梅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M0005,共9页
文摘
古印度宗教宗派林立,彼此之间的各种学说和思想长期处于并行传播、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状态。各宗派皆标榜自己掌握了真理,但如何证明,真理标准为何一直困扰着因明师们。在陈那之前的几百年里,古因明学家们给出了一个衡量标准,但并不可靠。直到陈那,这个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这也奠定了陈那在因明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关键词
陈那因明
“成量”标准
古因明
五
支论
式
三支论式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明学论辩规则视域下的法律论证研究
9
作者
徐梦醒
机构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5AZX019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130
文摘
因明学虽然属于佛教逻辑,但它所研究的论辩规则却具有普适性。因明论辩规则可以从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因明学研究在特定情境下,论者如何试图通过诉诸言说论辩等言语行为实现与对方的有效交际,这一点和逻辑语用理论是相通的。法律论证和因明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源于论辩,因循逻辑,依赖语境。可以说,因明学中的三支论式及其内含的论辩规则,对于法律论证规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因明学
三支论式
论辩规则
法律论证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支论式的逻辑研究
李小五
曾昭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析逻辑三段论与三支论式在因明学教学中的比较运用
拉巴次旦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图尔敏模型的因明三支论式分析
戎雪枫
王克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藏传因明推论式与形式逻辑“三段论”
祁顺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古代三大逻辑学说证明理论的简单比较
吴志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
周云之
《江淮论坛》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物”是《墨辩》中论辩方法的范畴
赵继伦
《齐鲁学刊》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陈那因明给出了一套可靠的“成量”标准
许春梅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因明学论辩规则视域下的法律论证研究
徐梦醒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