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5-2016年三岔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田仁伟 赵翠薇 +1 位作者 贺中华 徐志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8,共7页
[目的]分析1995—2016年间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源区——三岔河上游流域降雨、径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通过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为预测未来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和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的调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 [目的]分析1995—2016年间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源区——三岔河上游流域降雨、径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通过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为预测未来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和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的调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线性回归和结果模拟来分析降雨和径流的关系,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指标和转移矩阵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20a来三岔河上游降雨和径流总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其演变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1995—2010年(第一阶段)降雨和径流呈持续下降趋势,2010—2016年(第二阶段)降雨和径流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径流下降幅度较大。1995年以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比较明显。草地和林地面积增加5.33%和3.63%,耕地减少了6.92%,耕地向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转换构成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过程。除降雨影响外,土地利用变化是造成径流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2010—2016年,草地和林地分别增加了19.93%和5.25%,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分别减少13.93%和87.97%,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是造成径流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平寨水库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对径流减少具有重要作用。[结论]三岔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的变化联系紧密,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果使径流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岔河上游 土地利用变化 径流变化 水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和人类活动对三岔河上游径流量变化的贡献 被引量:4
2
作者 田仁伟 赵翠薇 +2 位作者 贺中华 徐志荣 李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6期123-129,共7页
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区——三岔河上游为研究对象,采用累积距平法分析了该流域1990-2016年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揭示了降水量变化过程中存在2001和2013年两个突变点,而径流量变化过程中只存在2001年1个突变点。运用累积量斜率... 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区——三岔河上游为研究对象,采用累积距平法分析了该流域1990-2016年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揭示了降水量变化过程中存在2001和2013年两个突变点,而径流量变化过程中只存在2001年1个突变点。运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估算不同时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三岔河上游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以1990-2001年作为基准期,2002-2013年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分别为59.37%和40.63%;2014-2016年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分别为50.82%和49.18%。表明降水是三岔河上游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降水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贡献率 三岔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岔河上游景观格局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杰 赵翠薇 +2 位作者 贺中华 田仁伟 徐志荣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5-342,共8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探究2000—2015年景观格局变化对三岔河上游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化趋势上,1990—2015年间的年降水量与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但是年径流量的...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探究2000—2015年景观格局变化对三岔河上游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化趋势上,1990—2015年间的年降水量与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但是年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大于年降水量的;在景观水平上,径流量变化与最大斑块面积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呈正相关,而与景观破碎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呈负相关;在类型水平上,径流量变化与林地、草地的散布及并列指数呈负相关,而与建设用地、耕地的最大斑块面积指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文 径流量变化特征 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 景观格局指数法 三岔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