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三尖瓣置换装置Lux-Valve与Lux-Valve Plus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孙艳丹 曹亮 +7 位作者 白炜 李昱茜 杨剑 蒋国盟 刘洋 金屏 刘丽文 孟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比较应用Lux-Valve与Lux-Valve Plus行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术后6个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11月因重度三尖瓣反流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TVR的28例患者的资料。按照置入瓣... 目的:比较应用Lux-Valve与Lux-Valve Plus行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术后6个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11月因重度三尖瓣反流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TVR的28例患者的资料。按照置入瓣膜类型将患者分为Lux-Valve组和Lux-Valve Plus组,各14例。所有患者于TTVR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患者TTVR术前与术后6个月以及Lux-Valve组与Lux-Valve Plus组各项指标。结果:与Lux-Valve组比较,Lux-Valve Plus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TTVR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少量以上三尖瓣瓣内反流;Lux-Valve Plus组有1例患者出现夹持件与三尖瓣前叶分离,其余患者均无中量及以上瓣周漏,Lux-Valve Plus组瓣周漏的发生率(14.29%,2/14)较Lux-Valve组(64.29%,9/14)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右心房容积、右心室中段横径均减小(均P<0.05),三尖瓣跨瓣峰值血流速度、三尖瓣最大跨瓣压差、三尖瓣跨瓣平均血流速度、三尖瓣平均跨瓣压差和三尖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均增加(均P<0.05),下腔静脉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术后6个月时Lux-Valve Plus组较Lux-Valv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Lux-Valve与Lux-Valve Plus行TTVR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的疗效相近,术后6个月时患者均发生右心逆重构。Lux-Valve Plus较Lux-Valve更微创,但在瓣膜的选择上应考虑器械的特点并遵循患者的个体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反流 经导管三尖瓣置换 Lux-Valve Lux-Valve Plus 超声心动图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手术77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强 汪雷 +2 位作者 徐志云 陆方林 林宝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分析接受三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围术期治疗情况及远期预后,探讨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77例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三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2例,女45例。根据病因学分... 目的:分析接受三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围术期治疗情况及远期预后,探讨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77例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三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2例,女45例。根据病因学分类将其分为风湿性病变组(34例)与非风湿病变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情况与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围术期病死率为13%,风湿与非风湿病变组患者间多项术前情况与治疗手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虽然风险较大,三尖瓣置换仍为目前严重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的最终治疗手段,应用时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与时机。风湿性三尖瓣置换手术组患者具有更多的术前危险因素,临床需更加重视。综合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尖瓣疾病 心脏瓣膜置换 三尖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杰 魏廷举 +5 位作者 刘东海 马宁 罗鸿 张伟华 乔晨晖 张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总结三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5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行三尖瓣置换术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63(39.84±16.27)岁。病因主要有三尖瓣下移畸形(E... 目的:总结三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5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行三尖瓣置换术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63(39.84±16.27)岁。病因主要有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1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退行性三尖瓣病变2例。结果: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术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2例出现于术后第5天, 2例出现于术后第9天,均置入永久起搏器;27例患者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15年,27例患者心脏超声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4例置入永久起搏器患者的起搏器功能良好。结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三尖瓣置换术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大多发生于术后早期,关键在于预防,术中要准确辨认三尖瓣与房室结、传导束的解剖关系,尽量避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 EBSTEIN畸形 度房室传导阻滞 感染性心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后三尖瓣置换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晓刚 胡盛寿 +1 位作者 宋云虎 董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后三尖瓣发生严重病变的原因及二次手术时三尖瓣置换的方法。  方法 :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 8例心内直视术后因严重三尖瓣病变所致三尖瓣置换术。对 7例术后存活者进行随访。  结果 :手术死亡 1例。 7例术...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后三尖瓣发生严重病变的原因及二次手术时三尖瓣置换的方法。  方法 :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 8例心内直视术后因严重三尖瓣病变所致三尖瓣置换术。对 7例术后存活者进行随访。  结果 :手术死亡 1例。 7例术后存活者随访中 (0 5~ 5年 )无死亡及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术后并发症 三尖瓣置换 尖瓣严重病变 心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右胸三尖瓣置换术治疗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反流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知朋 王志维 +4 位作者 张敏 邓宏平 李博文 黄吉桢 江万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71-3873,共3页
目的:介绍采用改良的经右胸三尖瓣置换术治疗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反流的经验。方法:在传统经右胸三尖瓣置换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带气囊气管导管作为上下腔静脉引流管,避免解剖右心房和心包之间的粘连,将此技术用于13例患者,... 目的:介绍采用改良的经右胸三尖瓣置换术治疗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反流的经验。方法:在传统经右胸三尖瓣置换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带气囊气管导管作为上下腔静脉引流管,避免解剖右心房和心包之间的粘连,将此技术用于13例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一般资料和术中、术后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换三尖瓣;平均住院时间(21.2±8.6)d,手术时间(4.3±1.4)h,体外循环时间(1.1±0.4)h,ICU滞留时间(4.1±2.7)d,呼吸机使用时间(69±58)h,术后24 h引流量(719±443)m L,输血(812±619)m L;二次开胸2例,肾替代治疗2例,人工肝1例;死亡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改良的二次三尖瓣置换术简单易行,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 尖瓣反流 二次心脏手术 技术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5
6
作者 涂岚 章慧 +2 位作者 张琳钰 沈美芳 张伟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57-58,74,共3页
三尖瓣病变是心脏瓣膜的常见病变,目前临床一般行三尖瓣成形处理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于病变严重、无法行三尖瓣成形术的病例只能采用三尖瓣置换术(tricuspidvalvereplacement,TVR),此类病例极为少见。TVR手术患者的右心功能差... 三尖瓣病变是心脏瓣膜的常见病变,目前临床一般行三尖瓣成形处理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于病变严重、无法行三尖瓣成形术的病例只能采用三尖瓣置换术(tricuspidvalvereplacement,TVR),此类病例极为少见。TVR手术患者的右心功能差,大多数为再次心脏手术,同期还需手术处理其他心脏病变,因此治疗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2年5月共完成三尖瓣置换术11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 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 尖瓣成形术 护理 再次心脏手术 常见病变 尖瓣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瓣膜术后继发性三尖瓣反流再次行三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伟 顾伟礼 +1 位作者 张卫 方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7-992,共6页
目的·分析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置换术的围术期及中期结果,探讨继发性三尖瓣反流发病机制以及手术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左心瓣膜术后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及中期随访结果。根据人工瓣膜种类分2组,其中... 目的·分析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置换术的围术期及中期结果,探讨继发性三尖瓣反流发病机制以及手术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左心瓣膜术后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及中期随访结果。根据人工瓣膜种类分2组,其中生物瓣组50例,机械瓣组35例;根据手术径路分2组,其中右前外侧切口组51例,正中切口组34例。结果·住院死亡7例(8.2%),其中住院早期死亡(术后30 d内)5例(5.9%),住院晚期死亡(术后30 d后)2例(2.4%),死亡原因均为术后严重右心功能衰竭及低心排血量。生物瓣组死亡率(4/50)与机械瓣组(3/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P=1.000);正中切口组死亡率(6/34)与右前外侧切口组(1/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2,P=0.015)。随访74例(94.9%),随访时间(31.5±23.1)个月;中期死亡4例(5.4%),均为机械瓣组患者,其中心源性死亡3例,肠癌晚期死亡1例。随访的70例存活患者中,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无发生抗凝意外及再次行三尖瓣置换手术者。结论·左心瓣膜术后继发性三尖瓣反流应密切随访,及时合理的三尖瓣置换术可以取得良好的围术期及中期临床疗效;孤立性三尖瓣置换术首选右前外侧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瓣膜手术 心脏瓣膜病 三尖瓣置换 生物瓣 机械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简劲峰 封加涛 +2 位作者 彭峰 苏艳玲 叶华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00-4201,共2页
目的:分析三尖瓣置换术的特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共施行三尖瓣置换术31例。其中风湿性病变2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外伤1例,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良1例。31例中植入双叶机械瓣24例,生物瓣7例。同期施行二尖瓣置换术(M... 目的:分析三尖瓣置换术的特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共施行三尖瓣置换术31例。其中风湿性病变2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外伤1例,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良1例。31例中植入双叶机械瓣24例,生物瓣7例。同期施行二尖瓣置换术(MVR)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例,MVR+AVR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肺动脉瓣切开术1例。1例合并预激综合症患者术前于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病死率9.68%(3/31)。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25例随访生存患者中,心功能(NYHA)Ⅰ级16例,Ⅱ级7例,Ⅲ级2例。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精细的手术技巧、避免传导束损伤、选择合适的瓣膜、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施行三尖瓣置换术是安全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三尖瓣置换 手术方法 生物瓣膜 机械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66例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彭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338-1339,共2页
目的 :总结 66例三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回顾我院自 199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 66例三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情况 ,包括灌注方法、心肌保护及辅助循环 ,并进行分析。结果 :心肺转流时间 5 1~3 5 1min ,平均 83min ;5 ... 目的 :总结 66例三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回顾我院自 199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 66例三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情况 ,包括灌注方法、心肌保护及辅助循环 ,并进行分析。结果 :心肺转流时间 5 1~3 5 1min ,平均 83min ;5 0例主动脉阻断时间 2 9~ 2 19min ,平均 69min ,16例未阻断主动脉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三尖瓣置换。手术死亡 5例 ,死亡率 7 6%。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4例 ,室性心律失常 1例。全部死者术前均存在严重的右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Ⅲ~Ⅳ级。本组无一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瓣周漏和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三尖瓣置换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中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体外循环时保证组织充分的血液灌注 ,加强各个时期的心肌保护措施 ,心脏复跳后作恰当有效的辅助循环等综合性的措施 ,是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 体外循环 管理 灌注方法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三尖瓣置换术瓣膜种类选择的思考
10
作者 孙海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65-65,共1页
目的:对14岁以下儿童二次手术行三尖瓣瓣膜置换的原因,近远期结果和瓣膜种类选择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8至2017-07在阜外医院接受三尖瓣置换手术的14岁以下患者,通过病历分析和门诊随诊,记录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共2... 目的:对14岁以下儿童二次手术行三尖瓣瓣膜置换的原因,近远期结果和瓣膜种类选择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8至2017-07在阜外医院接受三尖瓣置换手术的14岁以下患者,通过病历分析和门诊随诊,记录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共20例患儿,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9个月~14岁,平均(9.2±4.6)岁,体重7.9~65 kg,平均体重(34.5±19.1)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 生物瓣 机械瓣 种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瓣膜病治疗中的三尖瓣置换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诗宸 秦建伟 +3 位作者 黄陈军 邵永丰 张石江 吴延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三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临床结局。方法:对从2004年1月~2009年8月的37例因风湿性瓣膜病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观察。全组心功能Ⅲ~Ⅳ级29例(78.4%),18例(48.... 目的:探讨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三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临床结局。方法:对从2004年1月~2009年8月的37例因风湿性瓣膜病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观察。全组心功能Ⅲ~Ⅳ级29例(78.4%),18例(48.6%)行三瓣膜置换术,5例为再次手术。结果:院内死亡5例,早期病死率13.5%;危险因素包括心功能Ⅳ级(P=0.002)、腹水(P=0.008)、严重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70 mmHg)(P=0.002)、体外循环时间(P=0.002);术后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40.5%:低血压9例(24.3%),再次开胸止血2例(5.4%),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2.7%),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8.1%)。晚期死亡1例。Kaplan-meier曲线分析计算1、2.5年生存概率(包括早期死亡)分别为86.5%、83.0%。全部随访存活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至Ⅰ~Ⅱ级。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中,三尖瓣置换早期病死率仍偏高,与术前右心功能障碍表现、肺动脉高压等因素相关,但中期生存结果满意,心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 风湿性瓣膜病 心脏瓣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在Lux-Valve Plus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源 李伟 +12 位作者 潘翠珍 陈丹丹 陈莎莎 潘文志 李明飞 张晓春 张蕾 陈海燕 孔德红 郭克芳 舒先红 周达新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0-623,共4页
重度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死亡率高,指南推荐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现有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TTVR)器械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超声心... 重度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死亡率高,指南推荐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现有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TTVR)器械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筛查、术中影像支持、术后即刻评估及随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报道1例外科手术高危的极重度TR患者,行经颈静脉三尖瓣置换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并结合文献分析二维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 尖瓣反流(TR) 心脏瓣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广杰 徐志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1,共3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三尖瓣置换 病因 手术方法 术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三尖瓣置换装置LuX-Valve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星 孟红 +12 位作者 王建德 逄坤静 刘倩倩 胡文文 田月 施浩 王首正 胡晓鹏 潘湘斌 王建美 孔凡芬 吴金涛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评估新型经导管三尖瓣置换装置LuX-Valve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入选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NYHA心功能III~IV级外科高危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患者均经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使... 目的:评估新型经导管三尖瓣置换装置LuX-Valve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入选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NYHA心功能III~IV级外科高危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患者均经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使用LuX-Valve装置行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收集并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期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共纳入36例患者,均成功行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无术中或术后72 h内死亡;除4例因器械位置异常行体外循环手术外,余32例(88.9%)手术成功。无住院死亡,2例病重出院。随访350(196,386)d期间,3例(8.3%)死亡。至末次随访时,66.7%(22/33)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72.7%(24/33)三尖瓣反流量少量及以下,右心房、室容积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分别为(115.58±67.74)ml vs.(161.08±95.50)ml,(118.76±50.45)ml vs.(136.65±55.44)ml,P均<0.05],但右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是术后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HR=1.514,95%CI:1.009~2.273,P=0.045)。结论:应用LuX-Valve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可行且中期安全性较好,可有效减少反流,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右心腔扩大。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是影响手术结果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反流 超声心动图 三尖瓣置换 经导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三尖瓣置换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
15
作者 王嵘 郭斌 +1 位作者 张毓平 安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小切口 三尖瓣置换 治疗 尖瓣置换 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再次行三尖瓣置换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赵金龙 张卫 +1 位作者 石■ 叶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50-135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尖瓣置换术死亡危险因素,评价New Euro SCOREⅡ对三尖瓣置换术后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心脏术后再次行三尖瓣置换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入选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尖瓣置换术死亡危险因素,评价New Euro SCOREⅡ对三尖瓣置换术后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心脏术后再次行三尖瓣置换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入选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YHAⅣ级、右心衰、肺动脉压力、总胆红素、肌酐、尿素、尿酸,以及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心肌保护液量、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置换瓣膜大小与术后早期死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肌酐升高、无心房颤动是心脏术后再次行三尖瓣置换术早期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死亡组与非死亡组Euro SCORE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术后远期因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尖瓣置换术前要特别注意对肾功能异常患者的准备工作,New Euro SCOREⅡ可以作为预测此类手术风险的可靠评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置换 危险因素 NEW EuroSCORE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治疗Ebstein氏畸形的术后监护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4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尖瓣畸形 三尖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后早期与远期临床效果及影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喜亮 有远兵 张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8-712,共5页
目的:了解三尖瓣置换术后早期与远期效果,并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并总结我院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96例成人(≥18岁)患者三尖瓣置换术后临床资料,平均年龄(46.5±9.3)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 目的:了解三尖瓣置换术后早期与远期效果,并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并总结我院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96例成人(≥18岁)患者三尖瓣置换术后临床资料,平均年龄(46.5±9.3)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66例(68.8%)。分析患者三尖瓣置换术后早期(≤30天)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探索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48 h)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方法估算远期生存率。结果:96例三尖瓣置换患者术后早期死亡7例(7.3%),其中死于低心排综合征4例,肺部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心室颤动1例;29例(30.2%)患者发生围术期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术前存在腹水、二次手术、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是三尖瓣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相关危险因素(P均<0.05)。术后随访成功64例(71.9%),平均随访(45.3±27.1)个月期间,5例(7.8%)患者死亡,包括反复发生的心力衰竭3例,二次手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脑出血1例。Kaplan-Meier方法估算术后2年、4年及8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0.5±3.0)%、(87.4±3.7)%及(81.5±6.7)%。结论:三尖瓣置换术后早期死亡率为7.3%,相对满意。术前存在腹水、二次手术和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增加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 术后早期 死亡率 机械通气时间 远期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中的早期应用经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艳丹 孟欣 +7 位作者 白炜 李昱茜 曹亮 刘丽文 杜蒙蒙 杨剑 刘洋 金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7-922,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3D-TEE)在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中的早期应用经验。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因重度三尖瓣反流且外科手术高危而行TTVR的患者15例... 目的:探讨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3D-TEE)在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中的早期应用经验。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因重度三尖瓣反流且外科手术高危而行TTVR的患者15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0例。所有患者均在3D-TEE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在病变三尖瓣位置置入第一代LuX瓣膜。术后即刻应用3D-TEE评估手术效果,并与术前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5例患者均在3D-TEE引导下经右心房入路成功置入第一代LuX瓣膜。3D-TEE在术前可对三尖瓣结构、反流机制及反流程度行进一步评估。在手术过程中应用3D-TEE均能较好地观察三尖瓣环、输送系统位置、轴向及人工瓣膜运动。对于人工瓣膜前瓣夹持件的显示略显不足,9例可显示1枚夹持件,6例可显示2枚夹持件,15例患者室间隔锚定键均可显示。术后即刻3D-TEE显示:人工瓣膜位置良好,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明显减少(P<0.001);三尖瓣峰值血流速度、三尖瓣跨瓣最大压差、三尖瓣平均血流速度、三尖瓣跨瓣平均压差、三尖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与术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降低(P=0.021);无中量及以上瓣周漏发生。结论:在TTVR术中,3D-TEE可实时监测整个手术流程,并对于瓣叶夹持件的准确定位和室间隔锚定装置稳定性的评估有重要作用,可即刻评估术后疗效,是第一代LuX瓣膜介入术中不可或缺的影像学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三尖瓣置换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尖瓣反流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孔全胸腔镜技术在再次三尖瓣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翔翔 马路遥 +4 位作者 黄浩彬 秦建伟 王晓伟 吴炎虎 邵永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瓣膜术后再发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行全胸腔镜下三尖瓣置换的近期临床疗效,与经右胸小切口技术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0例左心瓣膜术后出现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目的:探讨左心瓣膜术后再发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行全胸腔镜下三尖瓣置换的近期临床疗效,与经右胸小切口技术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0例左心瓣膜术后出现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心脏不停跳技术,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行全胸腔镜组(24例)及经右胸小切口组(26例)。对比两组术中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手术时间、24 h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腔镜组和小切口组各1例住院30 d死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胸腔镜组CPB时间较小切口组稍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小切口组。术后随访1~36个月,全胸腔镜组术后三尖瓣无瓣周漏及传导阻滞,小切口组1例瓣周漏,术后心功能恢复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全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再次三尖瓣置换近期疗效满意,和小切口三尖瓣置换相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是左心瓣膜术后再次三尖瓣置换的重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右胸小切口 再次心脏手术 三尖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