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市公司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元驹
黄冰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2-67,共6页
为解决上市公司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所带来的报告期财务指标分析难以进行的问题,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分析导致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的原因,得出理论层面的原因是中期报告独立观和整体观在三季报报告期确定上发生了冲突,制度层面的原...
为解决上市公司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所带来的报告期财务指标分析难以进行的问题,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分析导致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的原因,得出理论层面的原因是中期报告独立观和整体观在三季报报告期确定上发生了冲突,制度层面的原因是季报披露编报规则与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均对三季报的报告期存在不一致的规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根据会计分期的基本思想、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质量要求以及季报编报规则的基本精神,提出上市公司三季报的报告期应当为第三季度(7月初~9月末)的基本主张。上市公司三季报报告期的明确对丰富和充实会计分期理论研究,统一对三季报报告期的认识,从而提高三季报信息披露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季报
报告期
季报
编报规则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市公司三季报双重报告期的现象、成因与对策--基于招商蛇口的案例研究
2
作者
黄冰冰
马元驹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33,共5页
上市公司三季报双重报告期是指三季报中部分信息以7月初-9月末为报告期口径,另一部分信息以1月初-9月末为报告期口径的现象。三季报的双重报告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信息使用者,降低了三季报的有用性。本文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连续17年(...
上市公司三季报双重报告期是指三季报中部分信息以7月初-9月末为报告期口径,另一部分信息以1月初-9月末为报告期口径的现象。三季报的双重报告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信息使用者,降低了三季报的有用性。本文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连续17年(2003-2019年)评级为“A”的招商蛇口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三季报双重报告期的现象、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主张三季报的报告期为7月初-9月末,应当重点披露7月初-9月末的报告期信息,同时适当兼顾使用者对1月初-9月末的信息需求,辅助披露1月初-9月末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三季报
双重报告期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盈余管理、非年报效应与大股东减持
被引量:
17
3
作者
林川
曹国华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12期18-35,共18页
本文利用2007-2010年间沪深A股532家上市公司的2191个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非年报效应与大股东减持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大股东减持力度越高;而且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非年报效应,选择在中...
本文利用2007-2010年间沪深A股532家上市公司的2191个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非年报效应与大股东减持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大股东减持力度越高;而且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非年报效应,选择在中期报告或季度报告期间减持的大股东的减持力度更大;而考虑盈余管理对非年报效应的依赖性后,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而且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被明显放大了。而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大股东减持存在明显的"三季报效应",大股东会主动通过第三季度的盈余管理行为达到减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减持
盈余管理
非年报效应
三季报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市公司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元驹
黄冰冰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2-6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风险导向式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7157211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术新人计划项目。
文摘
为解决上市公司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所带来的报告期财务指标分析难以进行的问题,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分析导致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的原因,得出理论层面的原因是中期报告独立观和整体观在三季报报告期确定上发生了冲突,制度层面的原因是季报披露编报规则与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均对三季报的报告期存在不一致的规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根据会计分期的基本思想、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质量要求以及季报编报规则的基本精神,提出上市公司三季报的报告期应当为第三季度(7月初~9月末)的基本主张。上市公司三季报报告期的明确对丰富和充实会计分期理论研究,统一对三季报报告期的认识,从而提高三季报信息披露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三季报
报告期
季报
编报规则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
分类号
F231.5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市公司三季报双重报告期的现象、成因与对策--基于招商蛇口的案例研究
2
作者
黄冰冰
马元驹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风险导向式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71572118)。
文摘
上市公司三季报双重报告期是指三季报中部分信息以7月初-9月末为报告期口径,另一部分信息以1月初-9月末为报告期口径的现象。三季报的双重报告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信息使用者,降低了三季报的有用性。本文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连续17年(2003-2019年)评级为“A”的招商蛇口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三季报双重报告期的现象、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主张三季报的报告期为7月初-9月末,应当重点披露7月初-9月末的报告期信息,同时适当兼顾使用者对1月初-9月末的信息需求,辅助披露1月初-9月末的信息。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三季报
双重报告期
信息披露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盈余管理、非年报效应与大股东减持
被引量:
17
3
作者
林川
曹国华
机构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12期18-35,共18页
基金
中央高校自主研究项目"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CDJXS12020008)
中央高校重大自主项目"基于期权博弈视觉的大小非减持研究"(CDJSK1001)的资助
文摘
本文利用2007-2010年间沪深A股532家上市公司的2191个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非年报效应与大股东减持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大股东减持力度越高;而且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非年报效应,选择在中期报告或季度报告期间减持的大股东的减持力度更大;而考虑盈余管理对非年报效应的依赖性后,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而且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被明显放大了。而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大股东减持存在明显的"三季报效应",大股东会主动通过第三季度的盈余管理行为达到减持目的。
关键词
大股东减持
盈余管理
非年报效应
三季报
效应
Keywords
Reduction of Large Non -tradable Share
Earnings Management
Non -annual Report Effect
3rd Quarter Effect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市公司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马元驹
黄冰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上市公司三季报双重报告期的现象、成因与对策--基于招商蛇口的案例研究
黄冰冰
马元驹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盈余管理、非年报效应与大股东减持
林川
曹国华
《南方经济》
CSSCI
201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