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峰系统”结构陆相致密碎屑岩储层泥质含量评价
- 1
-
-
作者
杨文娜
熊伟
叶礼友
高树生
尹帅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8-35,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37)资助
-
文摘
"双峰系统"结构碎屑岩中随着泥质含量(V_(sh))从0到100%的变化过程中,岩石的孔隙度先降低,后增加。在V_(sh)较低及较高时,岩石的孔隙度会出现两个高峰,但岩石渗透率却随V_(sh)的增加而一直降低。因此出现的两个孔隙度高峰分别对应高孔高渗砂岩及高孔低渗泥页岩。该现象可以由砂-泥质颗粒充填模型进行合理解释。通过对川西三叠系须家河组须五段地层的致密砂岩及泥页岩进行物性、声学测试、大量薄片观察统计及测井分析,认为该地层碎屑岩具有明显的"双峰系统"结构特征,在V_(sh)约为35%时,岩石物性最差。所研究泥页岩中微裂缝较为发育,这是造成其物性相对较好的重要原因。由于所研究碎屑岩地层砂泥岩频繁互层,岩性变化较快,常规自然伽马方法并不能准确评价地层岩石V_(sh),采用三孔隙度模型对地层V_(sh)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平均绝对误差为6%。该研究对陆相致密碎屑岩储层评价、岩石力学研究及工程施工设计等方面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
关键词
“双峰系统”
陆相致密碎屑岩
泥质含量
实验分析
三孔隙度模型
-
Keywords
“Bimodal system”
continental tight clastic rock
shale content
experimental analysis
three porosity model
-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