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猕猴桃三子叶突变体的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周玲艳
潘伟明
伍宇雁
莫燕坤
梅树海
梁红
-
机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7-551,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151022501000010)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20304007)
基础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放基金(IP2010002)
-
文摘
以"和平一号"美味猕猴桃辐射诱变过程所获得的三子叶突变体植株为材料,对猕猴桃三子叶植株的形态特征如单叶长、单叶宽以及叶片气孔分布和表面毛状体等进行观察分析,以获得其与双子叶猕猴桃植株的形态差异信息。结果表明:三子叶植株的单叶长、宽大于正常的双子叶猕猴桃植株单叶长、宽;三子叶植株的气孔数目与双子叶猕猴桃植株的差异不大;三子叶植株叶表面的毛状体比双子叶猕猴桃植株更加浓密,为三子叶猕猴桃育种利用打下基础。
-
关键词
猕猴桃
三子叶植株
形态特性
-
Keywords
kiwifruit
tricotyledon plan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甘蓝型油菜的三子叶突变(初报)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安彩泰
李学才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
出处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7-30,共4页
-
文摘
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自交不亲和系中发生的三子叶突变的形态发生、发育和遗传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该突变性状虽受核基因控制但其遗传性是不稳定的。其基因控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关键词
油菜
甘蓝型
三子叶
-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Self-incompatibility
Tricotyledon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茄及红茄三子叶现象研究初报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应华
-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技术学院
-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6-380,共5页
-
基金
国家基金
-
文摘
首次报道茄及红茄三子叶现象, 通过自交、杂交, 未发现三子叶性状具有遗传性; 在生长势、植物学特征、离体器官形成、开花结果习性等方面, 三子叶和二子叶植株均无明显差异.
-
关键词
红茄
茄
三子叶
组织培养
杂交
-
Keywords
Scarlet eggplant
Eggplant
Tricotyledon
-
分类号
S641.103.5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无棱丝瓜三子叶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 4
-
-
作者
刘振昌
王莉青
-
机构
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12期8-9,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无棱丝瓜苗期出现的三子叶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亲本纯化过程中携带隐性变异基因、亲本杂交组合基因重组时发生变异、环境因素影响等。避免出现该现象的措施有选育优良亲本材料、杂交制种前清除杂弱植株、加强田间管理、妥善处理和储存种子等。
-
关键词
无棱丝瓜
三子叶现象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
Keywords
Wild luffa
Tricotyledon phenomenon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
分类号
S33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双子叶和三子叶无棱丝瓜比较试验
- 5
-
-
作者
刘振昌
-
机构
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52-53,共2页
-
文摘
[目的]鉴定无棱丝瓜出现三子叶现象是否会对其生育期、形态特征、产量和田间抗性产生影响。[方法]将新组合的双子叶和三子叶无棱丝瓜分开栽培,对其生育期、形态特征、产量和田间抗性进行分析。[结果]无棱丝瓜新组合出现三子叶现象对品种生育期、形态特征和田间抗性影响不明显,但对产量的影响很大。[结论]同一新组合正常双子叶无棱丝瓜的综合表现比三子叶无棱丝瓜好得多。
-
关键词
无棱丝瓜
双子叶
三子叶
比较试验
-
Keywords
Edges loofah
Dicotyledon
Tricotyledon
Comparative test
-
分类号
S642.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诱导葡萄胚产生三子叶的研究
被引量:7
- 6
-
-
作者
张远记
魏小萍
-
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
西北植物研究所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8-231,共4页
-
文摘
胚的子叶数目是植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据研究,多子叶及单子叶均是从双子叶演变而成。双子叶植物的胚具两片子叶,但某些种偶尔也产生三子叶或更多子叶胚。子叶发育的启动受什么因素控制、子叶数目的变异及进化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人工诱导双子叶植物产生多子叶将有助于说明上述问题。不仅如此,诱导多子叶的研究在遗传育种上也有一定价值。米丘林认为,双子叶木本果树自然发生的三子叶胚萌发的植株,有较优良的性状,可以作为杂种选择的指标。如果人工诱导的三子叶胚所长成的植株也具有较好的栽培性状的话,便可以将育种选择提早到萌发之前的胚,这样将极大地提高育种效率,尤其对难以用大群体选择的植物如多年生果树植物的育种意义更大。为此,本试验设计了几种人工诱导方法,从双子叶植物葡萄中诱导出了三子叶胚。
-
关键词
葡萄
三子叶胚
诱导
-
Keywords
Vitis vinifera L.
Tricotyledon embryos
Induction
-
分类号
S663.10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秃杉在贵州省自然生长与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12
- 7
-
-
作者
王孜昌
-
机构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贵州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8-13,共6页
-
文摘
通过对秃杉在贵州省的自然分布、生境、群落构成区系、生长习性;人工引种后种子发育、苗木生长、造林方法、幼林生长习性;扩大栽培后秃杉在各种立地下的生长反映,与杉木在生长量的比较等方面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同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秃杉在自然选择条件下不仅有双子叶后代,而且还有三子叶后代的存在。
-
关键词
秃杉
引种
三子叶
生长量
贵州
-
分类号
S791.28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1.280.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