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冲式冲洗器运用于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堵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田甜 王培静 刘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9期160-161,共2页
目的观察预冲式冲洗器运用于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堵管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科(肿瘤科)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300名经PICC导管输液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0名患者,选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稀释液封管,观察组150名患者选用... 目的观察预冲式冲洗器运用于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堵管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科(肿瘤科)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300名经PICC导管输液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0名患者,选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稀释液封管,观察组150名患者选用10 ml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冲封管,观察堵管发生率。结果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稀释液封管发生堵管5例,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冲封管堵管发生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封管时间对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充式冲洗器改变了传统封管液配制流程,一次性使用的操作步骤也减少了工作量,减少了医疗资源消耗,且堵管率与传统肝素封管液无明显差异,更适用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 预冲冲洗器 堵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穆容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仁怀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静脉留置针,... 目的:探讨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仁怀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长、首次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理想,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静脉输液 改良型向瓣膜中长导管 常规静脉留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在置入中出现送管困难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夏爱萍 朱凤林 +1 位作者 居燕 郭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Power PICC SOLO)出现置管困难的6例肿瘤患者的置管护理过程。分析Power PICC SOLO置管时出现送管困难的原因,改进Power PICC SOLO导管的修剪方法,摸索患者个性化的置管体位,优化PICC导管... 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Power PICC SOLO)出现置管困难的6例肿瘤患者的置管护理过程。分析Power PICC SOLO置管时出现送管困难的原因,改进Power PICC SOLO导管的修剪方法,摸索患者个性化的置管体位,优化PICC导管推送手法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应急策略。在Power PICC SOLO置管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及其静脉血管;完善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应急预案;备齐所需物品;静脉治疗核心成员及操作护士应做好充足的自身准备,便于当出现Power PICC SOLO导管送管困难时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瓣膜高压注射型picc 送管困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在癌症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2
4
作者 宋林萍 刘志英 郝秋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为癌症化疗患者探求安全、有效、快捷的静脉通路。方法 自 2 0 0 1年开始时 47名癌症化疗患者采用了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Groshong 4Fr三向瓣膜式PICC。结果  45例患者 1次穿刺成功 ,2例 2次穿刺成功。 3例患者输液时出现手臂肿... 目的 为癌症化疗患者探求安全、有效、快捷的静脉通路。方法 自 2 0 0 1年开始时 47名癌症化疗患者采用了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Groshong 4Fr三向瓣膜式PICC。结果  45例患者 1次穿刺成功 ,2例 2次穿刺成功。 3例患者输液时出现手臂肿胀 ,停止输液 ,肿胀消退。 1例患者入厕后发生导管堵塞 ,经溶栓后再通。 1例患者在连接器根部发生漏液 ,经严格无菌操作更换连接器后继续使用。所有拔管患者顶端送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现有 4例患者继续使用导管。置管时间从 3 7~ 3 0 7d ,平均 14 2d。结论 三向瓣膜式PICC应用于癌症化疗患者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 ,导管在体内置留时间可长达 1年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瓣膜中心静脉导管 癌症 化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PICC固定方法改良效果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海霞 付艳枝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6期551-552,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穿刺下三向瓣膜式PICC的固定方法。方法将586例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型改良固定法,对照组采用"?"型常规固定法,观察带管过程中导管破损、断裂情况。结果实验组... 目的探讨传统穿刺下三向瓣膜式PICC的固定方法。方法将586例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型改良固定法,对照组采用"?"型常规固定法,观察带管过程中导管破损、断裂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导管破损、断裂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固定法对于预防传统穿刺下三向瓣膜式PICC发生导管破损、断裂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 固定方法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雪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的 保护化疗肿瘤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对60例肿瘤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从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至上腔静脉或锁骨上静脉内。结果 应用PICC导... 目的 保护化疗肿瘤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对60例肿瘤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从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至上腔静脉或锁骨上静脉内。结果 应用PICC导管60例,留置时间15~350d,平均147.9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导管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穿刺技术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瓣膜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 应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PICC管在儿童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
7
作者 梁云 郭霞 王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三向瓣膜式PICC管自身的产品特点,探讨其应用于儿童胸腔闭式引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三向瓣膜式PICC管应用于23例胸腔积液患者,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引流效果满意,未发生引流液返流回胸腔现象。结论:三向瓣膜式... 目的:通过分析三向瓣膜式PICC管自身的产品特点,探讨其应用于儿童胸腔闭式引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三向瓣膜式PICC管应用于23例胸腔积液患者,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引流效果满意,未发生引流液返流回胸腔现象。结论:三向瓣膜式PICC管应用于儿童胸腔闭式引流,切实可行,临床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瓣膜picc 儿童 胸腔积液 胸腔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技术在引导三向瓣膜式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泽群 罗昭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9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心腔内电图技术引导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80例需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心腔内电图技术引导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80例需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定位技术进行PICC置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进行PICC置入。比较两组置管效果。结果:观察组尖端精准定位率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腔内电图技术在引导三向瓣膜式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尖端精准定位率,降低心律失常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腔内电图技术 向瓣膜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PICC管配合便携式化疗泵输注艾恒联合5-FU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9
作者 李世群 刘亚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5期29-30,共2页
目的:通过对艾恒、5-FU长时间泵入化疗方案观察三向瓣膜式PICC管配合便携式化疗泵输液途径的效果,探索长时间输注强刺激化疗药物的最佳输注途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配合便携式化疗泵组30例(对照组)和三向瓣膜式P... 目的:通过对艾恒、5-FU长时间泵入化疗方案观察三向瓣膜式PICC管配合便携式化疗泵输液途径的效果,探索长时间输注强刺激化疗药物的最佳输注途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配合便携式化疗泵组30例(对照组)和三向瓣膜式PICC管配合便携式化疗泵组30例(观察组),观察化疗期间两组患者穿刺处局部药物刺激、完成全程化疗及两种输液途径影响患者因素。结果:与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比较,三向瓣膜式PICC管输液组(观察组)无局部刺激反应。结论:肿瘤化疗患者留置三向瓣膜式PICC管配合便携式化疗泵安全,临床应用效果好,可避免化疗药物外渗,降低长时间输注化疗药物外渗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 向瓣膜picc 便携化疗泵 输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感染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倪翠兰 朱寒贫 +1 位作者 杨桂兰 王晓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11月于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并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59)。在静脉... 目的探讨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11月于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并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59)。在静脉输液治疗时,对照组患者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应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静脉炎、渗出、堵塞和导管滑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3.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结论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能有效提升首次穿刺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提升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向瓣膜中长导管 安全型留置针 静脉输液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儿童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郝彩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8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肿瘤患儿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血液肿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肿瘤患儿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血液肿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PICC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业务水平和护理态度评分分别为(82.60±6.42)、(81.55±6.51)、(80.94±5.97)、(85.44±6.1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0±5.10)、(64.50±5.78)、(63.95±5.44)、(64.08±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期间,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儿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儿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向瓣膜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肿瘤 化疗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形结合“C”形改良的固定方法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月华 许俊芳 殷荣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5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Ω"形结合"C"形改良的固定方法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形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Ω"结合"C&qu... 目的探讨"Ω"形结合"C"形改良的固定方法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形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Ω"结合"C"形改良的固定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带管期间导管打折、破损、肢体弯曲导管影响输液速度、皮肤受压破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导管打折、破损、肢体弯曲导管影响输液速度和皮肤受压破损发生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进出穿刺点的发生机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Ω"形结合"C"形改良的固定方法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的打折、破损、皮肤破损和导管出入穿刺点的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 固定方法 “Ω形导管维护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步式叙事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周燕萍 沈洁 +1 位作者 范蓉 范丽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五步式叙事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参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五步式叙事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参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五步式叙事护理。比较2组的免疫球蛋白、神经因子、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2周及1个月后,2组的血清多巴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球蛋白M及免疫球蛋白G水平均高于干预前,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神经因子、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组间比较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五步式叙事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行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改良向瓣膜 中长导管 五步叙事护理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粉手套置管减少PICC术后静脉炎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乔凤 陈苑莉 岑敏琼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7期74-74,共1页
肝衰竭患者需要长期静脉输入高浓度、刺激性的药物治疗。PICC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输液途径,但其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笔者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无粉手套在降低肝衰竭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炎... 肝衰竭患者需要长期静脉输入高浓度、刺激性的药物治疗。PICC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输液途径,但其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笔者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无粉手套在降低肝衰竭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炎发生中的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picc 向瓣膜 无粉手套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拔管时断入体内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秀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1期56-56,共1页
病例:患者,男,27岁。2011年12月,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12年1月在左前臂肘下约2cm处,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术(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型号4Fr),置入长度51cm,置管后x线摄片示导管末端位于右侧... 病例:患者,男,27岁。2011年12月,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12年1月在左前臂肘下约2cm处,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术(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型号4Fr),置入长度51cm,置管后x线摄片示导管末端位于右侧胸后肋第7~8肋间,带管期间患者共行12次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picc置管术 体内 拔管 picc导管 向瓣膜 贵要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