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敏混凝土三向受压时的应变电阻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立霞 李卓球 +1 位作者 宋显辉 张小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7,共5页
机敏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应变电阻敏感性,可将其制成传感器,用于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当其埋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时,往往处于三向受力状态。研究了机敏混凝土试样在三向受压情况下的应变电阻效应,并与单向受压时的结果进行比较。结... 机敏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应变电阻敏感性,可将其制成传感器,用于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当其埋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时,往往处于三向受力状态。研究了机敏混凝土试样在三向受压情况下的应变电阻效应,并与单向受压时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轴向电阻随着轴压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轴向应变是引起试样轴向电阻变化的直接和根本原因,不管其它量如何变化,只要影响轴向应变,轴向电阻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同单向受压时相比,试样三向受压时电阻的变化也有3个阶段:可逆感应阶段、平衡阶段和剧增阶段,但可逆感应阶段和平衡阶段相对较长,且三向受压时试样应变电阻灵敏系数有所降低,但线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敏混凝土 三向受压 应变电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C三向受压状态下力学及电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献 回乔 +1 位作者 王丽娜 杨昆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9-815,共7页
目的针对三向受压状态下CFRC(碳纤维混凝土)力学量与电学量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为将碳纤维混凝土应用于道路测重提供参考.方法在变化的竖向荷载作用下,对三向受压碳纤维混凝土试块作单次加载至破坏以及循环加载试验.试验时,将碳纤维混... 目的针对三向受压状态下CFRC(碳纤维混凝土)力学量与电学量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为将碳纤维混凝土应用于道路测重提供参考.方法在变化的竖向荷载作用下,对三向受压碳纤维混凝土试块作单次加载至破坏以及循环加载试验.试验时,将碳纤维混凝土试块与一个电阻串联接入直流回路,记录试块所受荷载与试块两端的电压值,并利用电学中的分压公式,得出随着荷载变化而变化的试块电阻值,进而得到试块所受竖向荷载与其电阻变化率ΔR/R0之间的关系.结果处于弹性阶段及弹塑性阶段的碳纤维混凝土试块,在单次加载及循环加载过程中,荷载不断升高时,ΔR/R0不断减小,而荷载不断减小时,ΔR/R0不断增大,试块所受竖向荷载与其电阻变化率ΔR/R0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性,说明ΔR/R0的变化可以反映荷载的变化.结论处于三向受压状态的碳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压敏性,应用于道路测重系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混凝土 三向受压 单次加载 循环加载 压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潇 钱永久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为了研究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1根未加固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和3根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在不同加固钢套管厚度下的轴心受压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考虑混凝土三向受压Richard公式与蔡绍... 为了研究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1根未加固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和3根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在不同加固钢套管厚度下的轴心受压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考虑混凝土三向受压Richard公式与蔡绍怀公式,根据叠加法与极限平衡法建立了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国内外规程,利用叠加法且考虑蔡绍怀公式计算出的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圆形钢套管 三向受压 叠加法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潇 钱永久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6期96-98,共3页
为了研究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进行了1根未加固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和3根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在不同加固钢套管厚度下的轴心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固试件的强度和延性由于钢套管的约束均得到成倍的... 为了研究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进行了1根未加固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和3根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在不同加固钢套管厚度下的轴心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固试件的强度和延性由于钢套管的约束均得到成倍的提高,并且随着圆形钢套管管壁的增厚,试件的承载力增大,延性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圆形钢套管 三向受压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缠绕加固砖砌体短柱受压性能的讨论
5
作者 吴善能 张建波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钢丝绳约束加固砖砌体柱的原理与纤维复合材料约束砌体柱相同,与纤维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柱相似。本文通过这三者的比较,得出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钢丝绳的约束效果与纤维复合材料的约束效果完全相同。并且指出与约束混凝土柱相比,约束砌... 钢丝绳约束加固砖砌体柱的原理与纤维复合材料约束砌体柱相同,与纤维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柱相似。本文通过这三者的比较,得出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钢丝绳的约束效果与纤维复合材料的约束效果完全相同。并且指出与约束混凝土柱相比,约束砌体柱的一些特殊性,得出钢丝绳约束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砖砌体柱的稳定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砌体柱 围束加固 三向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管涌机理的新认识 被引量:52
6
作者 罗玉龙 速宝玉 +1 位作者 盛金昌 詹美礼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95-1902,共8页
基于原状土的实际受力特点,提出新的管涌机理:管涌是涉及孔隙水渗流、可动细颗粒侵蚀运移、多孔介质变形等众多复杂力学行为的多相多场耦合现象。在详细归纳评述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总体思路:首先利用三向受压状态下... 基于原状土的实际受力特点,提出新的管涌机理:管涌是涉及孔隙水渗流、可动细颗粒侵蚀运移、多孔介质变形等众多复杂力学行为的多相多场耦合现象。在详细归纳评述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总体思路:首先利用三向受压状态下土体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管涌试验,建立耦合管涌本构方程,揭示三向受压状态下土体管涌发展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机理;然后基于溶质运移的思想,建立预报原状地基土体管涌发展过程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数学模型。同时指出渗流–侵蚀–应力耦合试验的可重复性及三相三场全耦合纯对流管涌模型的高效求解策略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的新的管涌机理为客观认识管涌问题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今后的研究成果将对堤坝管涌险情的科学预报和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三向受压 可动细颗粒 渗流–侵蚀–应力耦合机理 溶质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范围内碳纤维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压敏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献 王丽娜 +1 位作者 杨昆 郎东莹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下的碳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压敏性,并对比单向受压状态及三向受压状态下试件的压敏性,为试件实际应用到道路测重系统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处于单向受压状态及三向受压状态下的同一试件施加弹性范围内的循环荷... 目的研究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下的碳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压敏性,并对比单向受压状态及三向受压状态下试件的压敏性,为试件实际应用到道路测重系统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处于单向受压状态及三向受压状态下的同一试件施加弹性范围内的循环荷载,观察电阻变化,由此来衡量两种状态下试件的压敏性变化.结果处于三向受压状态的碳纤维混凝土试件随着荷载的增加,电阻减小,当对试件由加载转化成卸载时,电阻由减小阶段转为增大阶段.结论碳纤维混凝土试件的电阻变化能正确地反映所施加荷载的变化情况,应用在道路测重系统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混凝土 三向受压:单向受压 压敏性 循环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承嵌岩桩桩端阻力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德华 宋靖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5-38,共4页
现行嵌岩桩设计规范与理论只考虑桩端岩石的单向受力状态,而实际上桩端岩石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压缩变形受到周边岩石横向约束的作用而处于三维受压状态,其三轴应力强度远高于单轴强度.因此目前设计计算理论不能客观反映桩端岩石应力... 现行嵌岩桩设计规范与理论只考虑桩端岩石的单向受力状态,而实际上桩端岩石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压缩变形受到周边岩石横向约束的作用而处于三维受压状态,其三轴应力强度远高于单轴强度.因此目前设计计算理论不能客观反映桩端岩石应力状态,明显偏于保守.嵌岩桩静载荷试验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此,应用材料力学强度理论对嵌岩桩的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嵌岩桩承载力的合理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无侧限抗压强度 三向受压应力状态 桩端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概述
9
作者 王静思 《交通世界》 2012年第7期252-253,共2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填入薄壁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借助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约束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使核心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更强的塑性变形能力。钢管混凝土除具有强度高...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填入薄壁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借助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约束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使核心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更强的塑性变形能力。钢管混凝土除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延性好、耐疲劳、耐冲击等优越的力学性能外,还具有省工省科、架设轻便、施工快速等优越的施工性能。钢管混凝土结构问世之后,除了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和苏联曾将这种抗压性能优越的结构运用到拱式体系桥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钢管混凝土结构 核心混凝土 塑性变形能力 组合结构 抗压强度 施工性能 三向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科技信息
10
《福建建设科技》 1994年第4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混凝土碳化深度 钢管混凝土 装饰玻璃 科技信息 升板结构 成桩质量 回弹法检测 三向受压状态 非破损检测 钢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