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述评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善中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0-76,共7页
一 1951年,抗美援朝运动进入高潮,军费激增,致使政府财政收支失去平衡。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经济。当时党和政府采取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 一 1951年,抗美援朝运动进入高潮,军费激增,致使政府财政收支失去平衡。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经济。当时党和政府采取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方针。特别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着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发展经济,政府不能不扶植私人工商业,而对于私人资本经济不可克服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简称为“五毒”)的行为,采取了尽量容忍并不过于限制、打击的态度。从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材料来看,直至1951年底,党中央和毛泽东并没有发动一场运动来打击私人工商业的任何意向,这说明政府是从经济发展的大局上去权衡这一问题的,再则对“五毒”的界定,因时因地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相比来说,党中央更为重视自身的清廉,当时贪污、浪费、官僚仁义(时称“三害”)现象在一些党政军部门中已有所抬头。中共中央决定从1951年2月起开始整党,10月,又决定在整党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建国初期 三反五反运动 工商业 民族资产阶级 国民经济 党中央 增产节约运动 发展经济 资本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反”运动中的张顺有事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常利兵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100,共6页
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是继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之后发起的又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其运动目标是党政机关与人民团体中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现象。本文中的张顺有事件即是发生在"三反"运动期... 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是继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之后发起的又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其运动目标是党政机关与人民团体中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现象。本文中的张顺有事件即是发生在"三反"运动期间的典型个案,这集中体现在它所揭露出的官僚主义问题上。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剖析,文章探讨了一位普通农民是如何将自己的利益诉求与国家的治理策略关联在一起的,同时,它也彰显了执政者的统治技术在失衡与调适中不断前行的实践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反运动 反官僚主义 张顺有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历史上的四次“三反”运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文鸾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6-77,共2页
纪念建党90周年读史系列之一提起"三反"运动,大家都不陌生,但若问起党史上究竟有多少个"三反"运动,恐怕不少人都知之不详。其实,以"三反"命名的运动共有四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的50、60和70年代。正是这... 纪念建党90周年读史系列之一提起"三反"运动,大家都不陌生,但若问起党史上究竟有多少个"三反"运动,恐怕不少人都知之不详。其实,以"三反"命名的运动共有四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的50、60和70年代。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三反"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反运动 中共历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20世纪 70年代 反腐倡廉 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反”运动中的整党建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德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9,共5页
目前,学界对"三反"和整党建党两个事件的研究都较为深入,但二者关系的研究则相对缺乏。1951-1954年,中共开展了整党建党运动,在此期间,党又在干部队伍中发动了"三反"运动。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从开始的互不相干,到后... 目前,学界对"三反"和整党建党两个事件的研究都较为深入,但二者关系的研究则相对缺乏。1951-1954年,中共开展了整党建党运动,在此期间,党又在干部队伍中发动了"三反"运动。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从开始的互不相干,到后来密切联系。从时间、对象和内容来说,二者的都有重叠之处;从结果而言,"三反"运动实质上起到了整党建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反运动 整党建党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看成岭侧成峰:论“三反五反”运动的积极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德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3,共4页
有关"三反五反"运动的影响,学界的认识还未能统一。总体而言,"三反五反"运动显示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也通过运动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了解... 有关"三反五反"运动的影响,学界的认识还未能统一。总体而言,"三反五反"运动显示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也通过运动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了解、清理和整顿,这种清理和整顿有助于干部队伍的纯洁和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而且,经过运动,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由"利用与限制"转向改造与消灭;同时,"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瓦解了机关生产,对新中国经济的正规化运作起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反五反”运动 中国共产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反”运动历史回眸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建东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3,共3页
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 ,开创了 2 0世纪 50年代的廉政风气和淳朴的社会风气。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于建立了一套极富权威效率的反腐领导机制和当时进行的一系列法制建设 ,可资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借鉴。
关键词 反腐倡廉 法制建设 "三反"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与现实:江苏农村“三反”运动研究
7
作者 刘德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6,共4页
随着城市"三反"运动的展开,农村也进行了这一运动。不过目前学界对农村"三反"运动的研究较为薄弱。与城市"三反"运动相比较,农村地区的"三反"运动具有时断时续、不尽完整的特点,而这主要是由... 随着城市"三反"运动的展开,农村也进行了这一运动。不过目前学界对农村"三反"运动的研究较为薄弱。与城市"三反"运动相比较,农村地区的"三反"运动具有时断时续、不尽完整的特点,而这主要是由农时和农业的重要性所决定。厘清农村地区"三反"运动的进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农村与城市"三反"运动的区别,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三反"运动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农村 三反运动 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三反”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永恒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38,共4页
195 1年 12月至 195 2年 6月 ,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为防止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本文总结了党在这次运动中积累的经验 ... 195 1年 12月至 195 2年 6月 ,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为防止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本文总结了党在这次运动中积累的经验 ,对搞好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得到四点启示 :要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 ;惩治腐败要敢于查处大案要案 ;要走出几个观念上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三反运动 经验及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反”运动的意义及其对我国现阶段反腐败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悦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三反运动 反腐败工作 反腐败斗争 我国现阶段 毛泽东 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建设 启示 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腐朽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反”运动看新中国建立初期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特点和深远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大方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4-29,共6页
1951年12月到1952年6月进行的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之初,在阶级存在、阶级斗争错综复杂、旧社会残余势力还相当强大的困难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腐败斗争。“三反”运动具有非常突出... 1951年12月到1952年6月进行的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之初,在阶级存在、阶级斗争错综复杂、旧社会残余势力还相当强大的困难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腐败斗争。“三反”运动具有非常突出的历史特点,对党和国家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我国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反腐败还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各项工作的进退成败和每个人的切身利害。在波澜起伏的斗争进程中,人们不断地从往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经验教训,是十分自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反运动 反腐败斗争 新中国建立初期 资产阶级 历史特点 毛泽东 三反”斗争 阶级斗争 官僚主义 政治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中央领导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维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74,共14页
“三反”“五反”运动中,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决策、组织与动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常规治理模式、能够有效应对政治运动不确定性的领导机制。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借助中共中央书记处,以及运动中专门... “三反”“五反”运动中,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决策、组织与动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常规治理模式、能够有效应对政治运动不确定性的领导机制。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借助中共中央书记处,以及运动中专门设立的中央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中央一级机关总党委等组织机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有人负责作出政治决断、掌握运动节奏、提出总体策略、处理例外情况,有人负责组建领导机构、形成基本政策、关注经济影响、保证理性可控。薄一波、彭真、罗瑞卿等运动前线指挥官则直接向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及时汇报情况、提出建议、落实政策、取得指示、协调各方,确保运动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反运动 “五反”运动 中央领导集体 领导机制 分工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反”运动研究的一部新作
12
作者 忻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三反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 反腐败斗争 新中国成立 中国史研究 中共党史 研究成果 媒体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运动中的表情与会意——范长江离开新闻事业的原因探析
13
作者 樊亚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91,共9页
离开新闻事业是范长江人生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对范长江离开新闻事业的原因的解读,现有专门研究成果较少,仅有的数篇文章多聚焦于其离开《人民日报》的具体事由的介绍和探讨。而离开《人民日报》和离开新闻事业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故... 离开新闻事业是范长江人生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对范长江离开新闻事业的原因的解读,现有专门研究成果较少,仅有的数篇文章多聚焦于其离开《人民日报》的具体事由的介绍和探讨。而离开《人民日报》和离开新闻事业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故其原因也应有所不同。导致范长江被调离《人民日报》的原因有人际积怨、自身性格、工作方法等,但他所秉持的新闻观、党报观以及党的新闻政策的变化等才是导致其离开新闻事业的核心乃至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新闻界 《人民日报》 新闻观 三反运动 报刊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反”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北根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127,共1页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国家机关、军队内部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三反”运动)。总起来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开展“三反”运动的决策是正确的。而“三反”政策的执行是贯彻“三反”政策过程的关键环...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国家机关、军队内部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三反”运动)。总起来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开展“三反”运动的决策是正确的。而“三反”政策的执行是贯彻“三反”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反”政策执行的结果就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主要体现在机械执行、野蛮执行和扩大范围执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反运动 政策执行 阻碍因素 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共产党 反官僚主义 50年代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光旦与闻一多遗骨保存之谜
15
作者 韦庆媛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72,共3页
1952年1月2日,根据教育部指示,清华大学校务工作会议决定成立“节约检查委员会”。1月15日,教育部指示本学期期末停止举行考试,不放寒假,全体师生留校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三反运动”是主要在行... 1952年1月2日,根据教育部指示,清华大学校务工作会议决定成立“节约检查委员会”。1月15日,教育部指示本学期期末停止举行考试,不放寒假,全体师生留校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三反运动”是主要在行政人员中进行清查贪污分子的专案斗争,在教师中进行思想改造的运动。1月31日,当时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图书馆馆长潘光旦先生向全校师生做了第一次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光旦 闻一多 保存 遗骨 反对官僚主义 三反运动 清华大学 检查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略语的划界和规范问题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耀民 《语文建设》 1988年第3期35-39,共5页
缩略语是指人们出于求省求便的心理、习性和目的所造成的一种词语的简缩形式。因此,它应是较长较复杂的词语的经济化了的再现。就是说,作为语言符号是简短了,但它所传递的信息该是多少还是多少,不能变。这点,可表述为:缩略语必须是可逆... 缩略语是指人们出于求省求便的心理、习性和目的所造成的一种词语的简缩形式。因此,它应是较长较复杂的词语的经济化了的再现。就是说,作为语言符号是简短了,但它所传递的信息该是多少还是多少,不能变。这点,可表述为:缩略语必须是可逆的、守恒的。有略语必有原语(原词语),有简称必得有全称,如有必要,一见到略语、简称就能准确的推知、复现原语、全称。缩略语的造成,虽有归纳、合并和省略等多种多样的手段,但必须是原词语的简化和缩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缩略形式 双音节词 五羊城 动词性词组 赵元任先生 美术工作者 三反运动 偏正型 贝可勒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若干反腐倡廉运动的逻辑关系
17
作者 高新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5-31,共7页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反腐倡廉运动 一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 反腐败斗争 反腐败理论 三反运动 腐败现象 人民公社 阶级斗争扩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在建国初期的反腐败斗争
18
作者 金怡顺 《安徽史学》 1997年第3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毛泽东 三反运动 建国初期 反腐败斗争 三反”斗争 反官僚主义 腐败现象 党中央 不法资本家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记忆中的马衡院长
19
作者 朱家 《中国博物馆》 1984年第1期75-78,共4页
故宫博物院前任马衡院长,字叔平,浙江宁波人,著名的金石学家。来故宫工作以前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国学门研究所的导师。故宫博物院成立。
关键词 马衡 马先生 金石学家 绘画馆 传心殿 三反运动 秋郊饮马图 解放前夕 武英殿修书处 吴相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东北一党员信"的来龙去脉 被引量:3
20
作者 萧一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83,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我多年在华北敌后解放区工作,1943年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日本投降后奉命去东北地区工作。全国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党校成立,我曾任教育处长职务,1951年夏季到中央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前身)学习。1952年1... 抗日战争时期,我多年在华北敌后解放区工作,1943年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日本投降后奉命去东北地区工作。全国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党校成立,我曾任教育处长职务,1951年夏季到中央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前身)学习。1952年1月,我曾与同班同学、原鞍山市委书记杨春茂,以“东北一党员”的署名,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揭露高岗和东北地区少数高级领导干部贪污腐化、铺张浪费等方面的问题。这封信,引起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曾进行反复核实、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一党员信” 中国共产党 历史考证 三反运动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