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天丸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c-fos、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慧 白方会 +2 位作者 伍志勇 吴艳华 陈宝田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7期85-87,109,共4页
目的:观察正天丸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c-fos、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根据体表换算预防性给予正天丸灌胃,模型组和空... 目的:观察正天丸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c-fos、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根据体表换算预防性给予正天丸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 d。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皮下注射NTG致大鼠偏头痛模型,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观察各组大鼠耳红时间、持续挠头时间和爬笼次数,采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中c-fos、ERK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耳红持续时间、持续挠头时间和爬笼次数均明显减少。c-fos和ERK在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大鼠的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有较高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中ER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大鼠ERK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正天丸可通过抑制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中c-fos、ERK的表达发挥降低偏头痛疼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天丸 偏头痛 大鼠 三叉神经复合 C-FOS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硫辛酸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何秋 肖明明 +1 位作者 罗文娟 任占秀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8,64,共5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alpha-lipoid acid,α-LA)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实验性偏头痛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α-LA组、溶剂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GTN)法制作偏... 目的探讨α-硫辛酸(alpha-lipoid acid,α-LA)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实验性偏头痛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α-LA组、溶剂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GTN)法制作偏头痛大鼠模型。α-LA组在造模后30 min腹腔给予α-LA(60 mg·kg-1),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颈复合体、硬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p-ERK1/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α-LA组大鼠行为症状明显改善,p-ERK1/2蛋白表达下降,模型组与α-LA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LA可减弱偏头痛大鼠模型中p-ERK1/2的表达,α-LA可能有防治偏头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2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2 偏头痛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颈复合体 硬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腹腔注射治疗大鼠偏头痛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白方会 李慧 +3 位作者 伍志勇 高媛 聂玲辉 陈宝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腹腔注射治疗大鼠偏头痛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各10只,A组大鼠制模前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B、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 d。 A、B组末次给药30 min后左肩部皮下注射硝酸... 目的:观察川芎嗪腹腔注射治疗大鼠偏头痛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各10只,A组大鼠制模前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B、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 d。 A、B组末次给药30 min后左肩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剂以制备偏头痛模型,C组同期左肩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5 mL。观察各组造模后各时间段爬笼、挠头次数,采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TCC)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RPV1 mRNA。结果与B组比较,A、C组制模后各时段大鼠爬笼次数、挠头次数均减少(除A、B组制模后0~30 min大鼠挠头次数比较外,P均<0.05)。各组大鼠TCC内均有TRPV1不同程度阳性表达,B组表达亮度较A、C组明显。与B组比较,A、C组的TRPV1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1)。结论川芎嗪腹腔注射对偏头痛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CC中TRPV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偏头痛 瞬时受电位香草酸亚型1 三叉神经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