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三卤甲烷生成潜能的测定
1
作者 杨秀虹 李适宇 +2 位作者 仇荣亮 王鹏 李世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通过模拟由土壤进入水源中的有机物质在自来水净化系统消毒条件下所发生的卤化反应,探讨了测定土壤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的方法,并对各种实验条件(如水土体积质量比、振荡时间、加氯量等)的设定进行讨论,确定了各实验条... 通过模拟由土壤进入水源中的有机物质在自来水净化系统消毒条件下所发生的卤化反应,探讨了测定土壤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的方法,并对各种实验条件(如水土体积质量比、振荡时间、加氯量等)的设定进行讨论,确定了各实验条件分别为:过 60目筛土样,振荡 4 h,水样 pH为 7.0± 0.1,反应温度20℃,投加的氯的质量浓度为8mg/L,反应时间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振荡浸出方法 测定 氯化反应 加氯量 水土体积质量比 振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砂滤池反冲洗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平波 李伟英 +1 位作者 李开伟 杨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88,92,共5页
针对净水厂砂滤池反冲洗水(FBWW)的水质特点,通过混凝-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对砂滤池反冲洗水进行处理,以期达到反冲洗水安全回及节水节能之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PFS)和粉末活性炭(PAC)投加量分别为8和15 mg/L时,混凝-粉末活性... 针对净水厂砂滤池反冲洗水(FBWW)的水质特点,通过混凝-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对砂滤池反冲洗水进行处理,以期达到反冲洗水安全回及节水节能之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PFS)和粉末活性炭(PAC)投加量分别为8和15 mg/L时,混凝-粉末活性炭-超滤膜组合工艺对FBWW中浊度、D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8%、40.54%和51.39%;该组合工艺对疏水性有机物去除率大于对亲水性有机物去除率;与FBWW原水相比,组合工艺出水中三卤甲烷生成潜能降低了78.75%。因此,混凝-粉末活性炭-超滤膜组合工艺用于FBWW的处理并安全回用是切实可行的,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滤池反冲洗水 混凝 超滤 粉末活性炭 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管网余氯衰减和THMs动力学模型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聪 郭诗文 +3 位作者 张土乔 虞介泽 毛欣炜 张可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160-5164,共5页
为研究大型环状管网中余氯衰减和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模型,在占地570 m2的大型中试环状管网中进行。研究温度、初始余氯浓度和总有机碳(TOC)变化条件下对余氯衰减和三卤甲烷生成的影响。根据接近实际管网的中试实验数据,发现温度对余... 为研究大型环状管网中余氯衰减和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模型,在占地570 m2的大型中试环状管网中进行。研究温度、初始余氯浓度和总有机碳(TOC)变化条件下对余氯衰减和三卤甲烷生成的影响。根据接近实际管网的中试实验数据,发现温度对余氯衰减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水中的总有机碳,影响最小的是初始余氯浓度。比较主体水余氯衰减和管壁余氯衰减在不同温度影响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管壁余氯衰减系数基本不变,而主体水中的余氯衰减系数逐渐增加。此外,确定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s formation potential,THMFP)与较易检测指标总有机碳(TOC)浓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优化的余氯衰减模型,建立能较好拟合实验数据的三卤甲烷生成模型。由于模型是基于大型环状管网的实验数据并考虑实际温度、TOC浓度和初始余氯浓度变化的影响,使优化的余氯衰减模型和三卤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水余氯衰减 管壁余氯衰减 温度 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地学
4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7,共2页
关键词 环境地学 结合态腐殖酸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易污染性 浓度变化 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吸附动力学 湿地土壤 环境科学研究 环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