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同学原理的“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内在机理研究
1
作者 李皓月 伍琳 +3 位作者 王诗嘉 张敏 王振涛 陈永法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9,共6页
目前“三医联动”改革已向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转变,急需明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内在机理,为实践探索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协同学理论探讨协同学指导“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可操作性,剖析“三医”协同系统的自组织特征... 目前“三医联动”改革已向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转变,急需明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内在机理,为实践探索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协同学理论探讨协同学指导“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可操作性,剖析“三医”协同系统的自组织特征,掌握其运行的基本规律;深入挖掘“三医”协同演化的序参量,通过对“三医”各领域的主要职能部门进行问卷调研以验证研究遴选出的序参量的合理性,确定“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序参量为以健康为核心的价值标准、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利益契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医药产业的创新力和严厉周密的问责制度;系统阐述“三医”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以揭示“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内在机理。基于以上研究,从建立健全多元化协同机制、创新监测和预警机制、正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内在机理 自组织 序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智治视角的浙江省“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实现路径研究
2
作者 顾亚明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共5页
目的:探索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实现路径。方法:以整体智治为理论依据,基于“理念-结构-制度-机制-技术”的逻辑路径,创新构建“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分析框架,并从多元协同治理、制度创新、数字化改革等方面分析浙江... 目的:探索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实现路径。方法:以整体智治为理论依据,基于“理念-结构-制度-机制-技术”的逻辑路径,创新构建“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分析框架,并从多元协同治理、制度创新、数字化改革等方面分析浙江省改革实践。结果:浙江省“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实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引导、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引领、多方主体参与和多种机制协同的组织推动、医保支付等制度创新,依托省域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强化数字化改革的技术赋权和技术赋能作用,促进了病人流向结构、医疗费用收支结构、医疗保障和患者满意度等改善。结论:“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实现路径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各地应坚持系统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突出制度创新和数字化改革双轮驱动,因地制宜探索“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智治 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ICE模型的东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实践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大平 刘志 甘戈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2,共3页
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是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剖析总结了江苏省东台市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改革在战略设计(导航仪)、组织领导(引擎机)、资源统合(燃料箱)、协同工具(润滑剂)... 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是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剖析总结了江苏省东台市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改革在战略设计(导航仪)、组织领导(引擎机)、资源统合(燃料箱)、协同工具(润滑剂)和评估反馈(晴雨表)全闭环方面的经验举措,提炼为“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SLICE模型,并提出在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活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跨部门议事协调机制,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治理并强化协同治理措施的系统性,以确保“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改革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展和治理 SLICE模型 药卫生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协同:仿制药替代的政策分析和治理重构
4
作者 胡颖廉 陈晔 《学术研究》 2025年第8期58-65,177,共9页
仿制药替代是健康中国和质量强国两大战略的结合点,关乎人民生活品质。尽管受到超大规模医药市场激励以及最严格监管约束,我国依然长期面临仿制药质量风险。为此,需要客观评估仿制药替代政策效果,科学分析问题成因。我国仿制药替代政策... 仿制药替代是健康中国和质量强国两大战略的结合点,关乎人民生活品质。尽管受到超大规模医药市场激励以及最严格监管约束,我国依然长期面临仿制药质量风险。为此,需要客观评估仿制药替代政策效果,科学分析问题成因。我国仿制药替代政策形成了“强监管—强激励”格局,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产品安全有效、费用可负担、产业发展等政策目标;同时,仿制药替代政策特征与治理模式底层逻辑存在矛盾,体现在医药卫生体系上下游、监管体制和监管能力、供给侧和需求侧等方面,减弱甚至扭曲了激励和约束的作用。脱离治理谈政策并不符合中国具体实际。可基于整体治理理论,结合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原则,构建仿制药替代的“整体协同”治理模式。建议以药品带量集采政策优化医药产业结构,出台药品一致性评价和上市后监管政策组合以及完善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网络,持续优化仿制药替代的政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制药替代 政策分析 整体治理理论 协同发展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