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防治水“三区”划分方法及其水害防治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曾一凡 于超 +7 位作者 武强 赵菱尔 尹尚先 张博成 刘泽洋 崔雅帅 阚雪冬 黄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05-3618,共14页
为系统性认识矿井各类水害问题,规范化管理矿井防治水工作,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于2022年6月将针对老空水防治的“三区”管理工作推广到顶板水害、底板水害以及构造水害等更多水害类型中。然而各地煤矿在防治水“三区”划分过程中暴露出... 为系统性认识矿井各类水害问题,规范化管理矿井防治水工作,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于2022年6月将针对老空水防治的“三区”管理工作推广到顶板水害、底板水害以及构造水害等更多水害类型中。然而各地煤矿在防治水“三区”划分过程中暴露出水害致灾因素和水害治理情况等与划分标准结合不紧密,并且技术上未针对不同煤层和采区进行区别划分,同时划分区域范围和划分结果的规范性和时效性存在不统一。据此,结合防治水“三区”划分的目的,对比了新“三区”划分与老空水“三区”划分的异同,明确了以水文地质条件勘查程度、水害隐患分析、水害治理情况为要素的划分原则,理清了“三区”划分的技术路径;结合我国常见的5种煤矿水害类型特征,提出了不同类型水害的划分方法,即:地表水害应根据井田内地表水体的分布发育特征以及大气降水、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开采的影响程度等进行划分。顶板水害应根据导水裂隙带范围内是否存在富水性强或者富水性中等静储量丰富含水层、松散含水层等对开采造成威胁进行划分。底板水害应根据煤层带压开采区域底板隔水层厚度与矿压破坏带深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底板突水系数大小进行划分。老空水害应根据矿井及周边矿井老空积水分布范围、积水量情况进行划分,构造水害应根据井田内断层、陷落柱、溶洞等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的富水性、含水性、与水源导通情况进行划分;总结了划分工作的要点和难点,即:明晰划分时空范围、综合分析划分标准、明确“三区”管理职责、动态转换划分结果等;在此基础上,选择水害类型多样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典型煤矿井,遵循划分原则,根据划分标准,分煤层、分采区划分了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并加以详细的解释说明;阐明了开展“三区”划分工作具有提升综合探测水平、强化预测预报能力、找准水害治理方向的水害防治意义,以期指导和规范我国煤矿防治水“三区”划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防治 划分 水文地质条件 水害致灾因素 水害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引的泉州市“三区”划分
2
作者 曾月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6期210-212,215,共4页
以泉州市为例,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泉州市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划分,进而以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为底图,叠加地形图等相关图件,考虑泉州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规划,探讨了主体功... 以泉州市为例,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泉州市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划分,进而以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为底图,叠加地形图等相关图件,考虑泉州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规划,探讨了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引下的城镇发展、农业生产以及生态保护空间划分。结果表明:泉州市优化开发区为鲤城区、丰泽区;重点开发区包括了石狮市、晋江市、洛江区、泉港区、南安市、惠安县以及永春县、安溪县、德化县等的部分乡镇;其余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发展空间主要集中在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业生产空间为部分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空间主要布局在重点生态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 三区划分 泉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省水土保持“三区”划分谈几点看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吕联合 《福建水土保持》 2002年第1期9-10,共2页
针对已划定的福建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我市部分县 (市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现状 ,参照部颁参考标准及有关“三区”划分的资料 ,结合我市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情况 ,就“三区”划分方法谈谈看法 ,目的是促使我省“三区”划分更... 针对已划定的福建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我市部分县 (市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现状 ,参照部颁参考标准及有关“三区”划分的资料 ,结合我市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情况 ,就“三区”划分方法谈谈看法 ,目的是促使我省“三区”划分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划分福建 水土流失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下”开采规范》中安全煤(岩)柱留设问题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吕玉广 孙国 +1 位作者 吴宝峰 李硕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145,共7页
针对《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中安全煤(岩)柱设计以及水压对顶板突水控制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规范的附表4-3表头文字,指出保护层厚度的有关规定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含地表水体),至于基岩含... 针对《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中安全煤(岩)柱设计以及水压对顶板突水控制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规范的附表4-3表头文字,指出保护层厚度的有关规定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含地表水体),至于基岩含水层下采煤应如何确定保护层厚度则未明确;进而以泥岩与黏性土层均具有阻水功能为桥梁,推导出基岩含水层下采煤可参照“松散层下黏性土层累计厚度大于采厚”条件执行,遵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基岩含水层下保护层厚度统一取采厚的4倍为宜;既然规范适用条件为单层采厚不大于3.0 m,则附表4-3中“松散层厚度小于采厚”的规定难以理解,建议删除。其次,基于“保护”一词的科学内涵对“保护层”重新定义,即导水裂缝带顶界面到含水层底界面之间的隔水岩层均具有“保护”功能,应统称为保护层H_(b);进而提出了保护系数B_(s)概念,即保护层厚度与单层采厚的比值;松散含水层下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_(i)=2、3、4、5、6、7),基岩含层下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_(i)=4,据此对顶板水害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突水区(B_(s)≤0)、危险区(0<B_(s)<B_(i))、安全区(B_(s)≥B_(i))。此外,借鉴底板突水系数概念,将单位厚度保护层承受的水头压力称为保护层承压系数(T=P/H_(b)),通过对3种煤水结构条件下承压系数的分析,得出第4系松散含水层、非煤系基岩含水层下采煤可以不考虑水压,煤系基岩含水层下采煤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水压随之增大而带来突(涌)水风险。最后,分析了底板含水层顶部存在被泥质物充填隔水带时,《“三下”开采规范》给出的底板防水安全煤(岩)柱表达式(h_(a)≥h_(1)+h_(2)+h_(4))与附图相矛盾,正确的表达式应为h_(a)≥h_(1)+h_(2)-h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 保护系数 阈值 划分 承压系数 安全煤(岩)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山地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以重庆松藻矿区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晶晶 张坤 +2 位作者 魏朝富 胡斐南 钟茫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4-174,共11页
煤矿的井工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本文以重庆松藻矿区3个典型区域的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为例,采用三区划分法对采煤沉陷区进行预测,探讨了采煤沉陷区预测及土地整治关键技术问题,以期为喀... 煤矿的井工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本文以重庆松藻矿区3个典型区域的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为例,采用三区划分法对采煤沉陷区进行预测,探讨了采煤沉陷区预测及土地整治关键技术问题,以期为喀斯特山地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1)赶水沉陷区涉及稳定、非稳定和未来影响三类,安稳沉陷区涉及非稳定和未来影响两类,打通沉陷区涉及稳定和非稳定两类;(2)水源破坏是松藻矿区较突出的问题之一,而相应的水利工程技术成为松藻矿区沉陷区整治的重点,同时也是沉陷区整治是否有效的重要评定标准之一;(3)沉陷区土地整治工程规划关键技术为:土地平整工程主要规划布局在未来影响区内;水利工程的规划布局要尽量避开易于发生拉裂和垮塌的断层附近.沉陷区土地整治工程设计关键技术在于:在土地平整技术上,土地平整设计更强调耕作田块的稳定性,防止田面沉降;在水利工程技术上,非稳定区和未来影响区的工程设计C20砼浇筑厚度应大于稳定区;对于道路工程设计,非稳定区和未来影响区生产路主要采取预制钢筋砼板方式,而稳定区内生产路路面采用C20砼浇筑.科学地分析预测采煤沉陷区对合理制定土地整治技术及土地整治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 喀斯特地 土地整治 工程技术 三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顶板水害风险保护系数法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吕玉广 乔伟 +2 位作者 胡发仑 刘梦楠 吕波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8,共9页
关于近水体下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取采高倍数问题,《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以下简称《“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下采煤,至于基岩... 关于近水体下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取采高倍数问题,《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以下简称《“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下采煤,至于基岩含水层下采煤以及老空水体下采煤如何确定保护层厚度并未涉及;常用的顶板水害风险评价技术方法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富水性评价、导通性评价、充水强度评价,在含水层富水性已知的情况下,评价方法可以进一步简化,仅评价“导通性”即可。基于以上2点,从《“三下”开采规范》出发,试图构建类似于底板突水系数那样简单的判据用于评价顶板水害风险。首先,基于“保护”一词的科学内涵,提出导水裂隙带顶界面至上覆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岩层均具有保护功能,应统称为保护层(Hb);基于《“三下”开采规范》中保护层厚度选取采高(A)一定倍数的做法,提出了保护系数(Bs)概念,即保护层厚度与采高的比值(Bs=Hb/A)。其次,基于《“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关于防隔水煤(岩)柱保护层厚度取值的规定,提出松散含水层下采煤的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i=(0,2、3、4、5、6、7);煤系地层一般为砂、泥岩互层型沉积建造,其中泥岩具有阻水功能(相当于松散层下的黏性土层),且泥岩总厚度一般大于累计采厚,故基岩含水层下保护层厚度可参照《“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松散层底部黏性土层厚度大于累计采厚”的条件并按最大值选取,即4A,遂提出评价基岩含层的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i=(0,4)。根据保护系数和分区阈值,可将评价区划分为突水区(Bs≤0)、危险区(0<Bs<Bi)、安全区(Bs≥Bi)。当煤层上方有多层含水层时,应分别进行评价。最后,举例说明应用保护系数评价顶板水害风险的过程和方法,指出当含水层富水性为中等及以上时,“突水区”“危险区”的内涵侧重于安全性,通常作为防水安全煤柱留设;当含水层富水性弱或疏放经济时,“突水区”“危险区”主要用于指导疏干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风险评价 保护系数 阈值 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煤尘爆炸毒害气体传播伤害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景国勋 程磊 杨书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8,共4页
为减少煤矿煤尘爆炸后毒气对人的危害,为煤矿防爆、抑爆和安全评价,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煤尘爆炸后毒气的传播伤害规律。基于质量守恒定律与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煤尘爆炸后风流作用下的毒害气体在受限空间内的数学传... 为减少煤矿煤尘爆炸后毒气对人的危害,为煤矿防爆、抑爆和安全评价,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煤尘爆炸后毒气的传播伤害规律。基于质量守恒定律与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煤尘爆炸后风流作用下的毒害气体在受限空间内的数学传播模型,得到巷道内毒气传播的弥散系数,计算出沿爆炸传播方向毒气浓度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划分伤害三区并推导出相应的伤害范围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毒气传播的峰值点随风流方向移动,其峰值点浓度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爆炸 毒害气体 传播 伤害 三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中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措施探讨——以北安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之恒 李丹雄 +3 位作者 周连兄 武亚南 赛硕 胡雪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3期25-29,共5页
为探索在森林公园区域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技术体系,以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为例,根据森林公园的特殊需求制定和调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各分区内所对应的技术措施及其布局,尽量采用近自然、生态型的措施与技术... 为探索在森林公园区域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技术体系,以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为例,根据森林公园的特殊需求制定和调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各分区内所对应的技术措施及其布局,尽量采用近自然、生态型的措施与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在保障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的基础上,突出森林公园的景观效果,弥补了在森林公园内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森林公园 三区划分 技术措施 景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瓦斯煤尘爆炸的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贾齐林 吴蒸 +1 位作者 沈虎 刘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7-792,共6页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布置矿井紧急避险系统,以瓦斯煤尘爆炸为例,引用炸药爆炸规律将瓦斯煤尘爆炸的伤害划分为非常严重区、严重区和轻微区;运用爆炸超压值衰减理论、热辐射伤害准则和毒物-浓度伤害准则,建立了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三区伤害范...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布置矿井紧急避险系统,以瓦斯煤尘爆炸为例,引用炸药爆炸规律将瓦斯煤尘爆炸的伤害划分为非常严重区、严重区和轻微区;运用爆炸超压值衰减理论、热辐射伤害准则和毒物-浓度伤害准则,建立了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三区伤害范围划分准则;结合瓦斯煤尘爆炸的特点及不同紧急避险设施的优缺点,对井下避险设施的合理位置和类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非常严重区和严重区以冲击波伤害为主,轻微区以有毒有害气体伤害为主;在非常严重区设置避难设施对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无效;在严重区中部应设置抗爆性较高的可移动救生舱;在轻微区内宜设置密闭性较强的避难硐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避险系统 瓦斯煤尘爆炸 伤害划分准则 临时避难硐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