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厚壁圆筒自增强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曹雪叶
赵均海
张常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1,共7页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考虑材料应变强化效应、包辛格效应、拉压异性及中间主应力的影响,采用双线性强化材料模型对厚壁圆筒进行自增强分析,得到了厚壁圆筒加载应力、残余应力和工作应力的解析解,提出了最佳自增强压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考虑材料应变强化效应、包辛格效应、拉压异性及中间主应力的影响,采用双线性强化材料模型对厚壁圆筒进行自增强分析,得到了厚壁圆筒加载应力、残余应力和工作应力的解析解,提出了最佳自增强压力的计算方法,探讨了拉压比、强度准则变化参数的影响,比较了自增强处理和非自增强处理及双线性强化模型和理想弹塑性模型厚壁圆筒的应力分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厚壁圆筒的最佳自增强压力随半径比和强度准则参数的增大而增大;工作时的最大等效应力随半径比和强度理论参数的增大而减小,随拉压比的增大而增大;自增强等效应力的最大值在弹塑性分界面处,且应力沿壁厚的分布较均匀;与理想弹塑性模型相比,双线性强化模型所对应的弹塑性分界面半径和残余应力较小,且随着自增强压力的增大,两种模型的差值越来越大;等效应力随半径比的变化规律可为厚壁圆筒选择合理的壁厚提供一定的参考;自增强技术可改善厚壁圆筒工作时的实际应力分布,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圆筒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自增强分析
双线性强化模型
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三剪统一解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艳
赵均海
张常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28-3134,共7页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和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抗剪强度,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材料拉压不等特性和强度准则差异的影响,建立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三剪统一解,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可行性...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和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抗剪强度,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材料拉压不等特性和强度准则差异的影响,建立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三剪统一解,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可行性分析及算例论证,验证了所推公式的正确性,探讨了中间主应力效应、强度准则、基质吸力、有效内摩擦角和有效黏聚力等参数对非饱和土条形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效应和强度准则对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具有显著影响,中间主应力效应越显著,极限承载力越高,说明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可以更加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潜能,也说明强度准则差异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具有双重影响:在低基质吸力范围内,极限承载力随基质吸力的增大线性提高;当基质吸力增大到进气值时,极限承载力达到峰值;在高基质吸力范围内,极限承载力随基质吸力的增大逐渐降低,最终趋于稳定。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随有效内摩擦角和有效黏聚力的增大显著提高。非饱和土太沙基极限承载力三剪统一解包含了多种屈服准则下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条形基础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中间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隧道围岩弹-脆-塑性应力的三剪统一解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常光
赵均海
孙珊珊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0-534,627,共5页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采用更符合脆性岩石峰后强度特性的弹-脆-塑性模型,推导了考虑第二主应力和脆性软化共同影响的隧道围岩应力解,并与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解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主应力、围岩材料模型、脆性软化均对围...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采用更符合脆性岩石峰后强度特性的弹-脆-塑性模型,推导了考虑第二主应力和脆性软化共同影响的隧道围岩应力解,并与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解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主应力、围岩材料模型、脆性软化均对围岩应力大小及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准则参数b=0时的应力解析解与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应力解的峰值和分布规律均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了本文应力解的合理性;当岩体强度具有明显的第二主应力效应时,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已不再适用,但本文准则参数b>0时的应力解则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同时,理想弹-塑性模型低估了围岩塑性区范围,在准则参数b分别为0、0.05、0.1的情况下,弹-脆-塑性模型的围岩塑性区半径R相比理想弹-塑性模型平均可以增大45.5%;考虑第二主应力效应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岩石材料的强度潜能,随着准则参数b的增大,即第二主应力σ2效应的增大,围岩塑性区半径R和临界支护力py均不断减小,相比准则参数b=0时最大值分别减小了18.9%和10.8%。峰后粘聚力cr对围岩应力的影响也很显著,随着峰后粘聚力cr的增加,塑性区半径R不断减小,cr=0.11 MPa时的塑性区厚度比cr=0.055 MPa时减小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第二主应力
弹-脆-塑性模型
三
剪
强度
准则
参数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压作用下弯管爆破压力的三剪统一解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艳
赵均海
+1 位作者
曹雪叶
令昀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0-536,700,共7页
为了研究受内压作用下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极限承载能力,采用三剪统一强度准则,考虑中间主应力、材料拉压比、应变硬化的影响,推导了这两种弯管爆破压力的计算公式,并得到了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壁厚影响系数。通过参数退化和算...
为了研究受内压作用下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极限承载能力,采用三剪统一强度准则,考虑中间主应力、材料拉压比、应变硬化的影响,推导了这两种弯管爆破压力的计算公式,并得到了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壁厚影响系数。通过参数退化和算例分析,对本文所推公式进行了正确性验证分析;研究了中间主应力效应、材料拉压强度不等特性(SD效应)、应变硬化指数、弯管曲率等参数分别对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爆破压力及壁厚影响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爆破压力随三剪统一强度准则参数b的增大近似呈线性提高,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可以更加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潜能,也说明了强度准则的选用对弯管爆破压力的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爆破压力随材料拉压比的增大而提高,随应变硬化指数和弯管曲率系数的增大而降低;材料的SD效应、应变硬化现象、中间主应力、强度准则对壁厚影响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而弯管曲率对壁厚影响系数具有显著影响,且壁厚影响系数随弯管曲率系数的增大呈指数增大趋势。本文方法适用于考虑材料SD效应和应变硬化现象的管道爆破压力的预测以及多种屈服准则下弯管的爆破压力解的计算,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可为管线运输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与完整性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弯管
爆破压力
壁厚影响系数
SD效应
中间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饱和砂土的三剪弹塑性边界面模型研究(一)——模型理论
被引量:
8
5
作者
胡小荣
汪日堂
董肖龙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0-588,I0008,共10页
基于边界面模型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实度和含泥量的饱和砂土在静、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其中,初始边界面方程是通过改进修正剑桥模型椭圆形屈服方程得到的,后继边界面方程则是在前次边界面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点映射法获得。针...
基于边界面模型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实度和含泥量的饱和砂土在静、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其中,初始边界面方程是通过改进修正剑桥模型椭圆形屈服方程得到的,后继边界面方程则是在前次边界面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点映射法获得。针对原模型破坏应力比为定值,不能反映全应力状态和黏聚力在土体受力过程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通过等量代换法、坐标平移法对破坏应力比、相变应力比进行了修正,使修正后的椭圆形边界面适用于不同密实度和含泥量的饱和砂土。在此基础上应用边界面理论,研究了饱和砂土的三剪弹塑性边界面本构模型及有限元算式。该模型能够描述密实砂土在受力时表现的剪胀特性,同时可以反映中间主应力效应、应力区间效应、拉压差效应和黏聚力对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弹塑性边界面模型
边界面方程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固结饱和黏性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及三轴试验模拟
被引量:
9
6
作者
胡小荣
董肖龙
+1 位作者
陈晓宇
胡勃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5,共8页
针对饱和超固结黏性土现有的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破坏应力比为定值,不能反映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强度特性存在差异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反映应力状态变化对破坏应力比的影响,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确定超固结土的破坏应力比。在此基础...
针对饱和超固结黏性土现有的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破坏应力比为定值,不能反映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强度特性存在差异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反映应力状态变化对破坏应力比的影响,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确定超固结土的破坏应力比。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超固结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能够描述土体受力时的中间主应力效应、应力区间效应、拉压差影响。基于该本构模型作了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超固结饱和黏性土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不同超固结比下土的变形、剪胀、孔隙水压力变化特性和规律。利用该本构模型模拟了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的真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应变特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饱和黏性土
弹塑性本构模型
破坏应力比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三
轴试验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厚壁圆筒自增强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曹雪叶
赵均海
张常光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2191)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15SF272)
长安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310828150018)
文摘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考虑材料应变强化效应、包辛格效应、拉压异性及中间主应力的影响,采用双线性强化材料模型对厚壁圆筒进行自增强分析,得到了厚壁圆筒加载应力、残余应力和工作应力的解析解,提出了最佳自增强压力的计算方法,探讨了拉压比、强度准则变化参数的影响,比较了自增强处理和非自增强处理及双线性强化模型和理想弹塑性模型厚壁圆筒的应力分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厚壁圆筒的最佳自增强压力随半径比和强度准则参数的增大而增大;工作时的最大等效应力随半径比和强度理论参数的增大而减小,随拉压比的增大而增大;自增强等效应力的最大值在弹塑性分界面处,且应力沿壁厚的分布较均匀;与理想弹塑性模型相比,双线性强化模型所对应的弹塑性分界面半径和残余应力较小,且随着自增强压力的增大,两种模型的差值越来越大;等效应力随半径比的变化规律可为厚壁圆筒选择合理的壁厚提供一定的参考;自增强技术可改善厚壁圆筒工作时的实际应力分布,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
关键词
厚壁圆筒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自增强分析
双线性强化模型
等效应力
Keywords
thick-walled cylinder
triple-shear unified strength criterion
autofrettage analysis
bilinear hardening mode
equivalent stress
分类号
TB125 [理学—工程力学]
TQ051.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三剪统一解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艳
赵均海
张常光
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28-313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02191)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No.2015SF272)
+1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4JQ7290)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No.2014G5280010)~~
文摘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和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抗剪强度,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材料拉压不等特性和强度准则差异的影响,建立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三剪统一解,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可行性分析及算例论证,验证了所推公式的正确性,探讨了中间主应力效应、强度准则、基质吸力、有效内摩擦角和有效黏聚力等参数对非饱和土条形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效应和强度准则对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具有显著影响,中间主应力效应越显著,极限承载力越高,说明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可以更加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潜能,也说明强度准则差异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具有双重影响:在低基质吸力范围内,极限承载力随基质吸力的增大线性提高;当基质吸力增大到进气值时,极限承载力达到峰值;在高基质吸力范围内,极限承载力随基质吸力的增大逐渐降低,最终趋于稳定。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随有效内摩擦角和有效黏聚力的增大显著提高。非饱和土太沙基极限承载力三剪统一解包含了多种屈服准则下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饱和土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条形基础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中间主应力
Keywords
unsaturated soil
triple-shear unified strength criterion
strip toundation
Terzaghi's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分类号
TU43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隧道围岩弹-脆-塑性应力的三剪统一解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常光
赵均海
孙珊珊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0-534,627,共5页
基金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研究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M700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1202191)
文摘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采用更符合脆性岩石峰后强度特性的弹-脆-塑性模型,推导了考虑第二主应力和脆性软化共同影响的隧道围岩应力解,并与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解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主应力、围岩材料模型、脆性软化均对围岩应力大小及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准则参数b=0时的应力解析解与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应力解的峰值和分布规律均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了本文应力解的合理性;当岩体强度具有明显的第二主应力效应时,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已不再适用,但本文准则参数b>0时的应力解则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同时,理想弹-塑性模型低估了围岩塑性区范围,在准则参数b分别为0、0.05、0.1的情况下,弹-脆-塑性模型的围岩塑性区半径R相比理想弹-塑性模型平均可以增大45.5%;考虑第二主应力效应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岩石材料的强度潜能,随着准则参数b的增大,即第二主应力σ2效应的增大,围岩塑性区半径R和临界支护力py均不断减小,相比准则参数b=0时最大值分别减小了18.9%和10.8%。峰后粘聚力cr对围岩应力的影响也很显著,随着峰后粘聚力cr的增加,塑性区半径R不断减小,cr=0.11 MPa时的塑性区厚度比cr=0.055 MPa时减小43.3%。
关键词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第二主应力
弹-脆-塑性模型
三
剪
强度
准则
参数
解析解
Keywords
triple-shear unified strength criterion,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the elastic-brittle-plastic model,triple-shear strength criterion parameter,analytical solution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压作用下弯管爆破压力的三剪统一解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艳
赵均海
曹雪叶
令昀
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世茂房地产有限公司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0-536,70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19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JQ7290)
+1 种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15SF272)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14G5280010)
文摘
为了研究受内压作用下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极限承载能力,采用三剪统一强度准则,考虑中间主应力、材料拉压比、应变硬化的影响,推导了这两种弯管爆破压力的计算公式,并得到了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壁厚影响系数。通过参数退化和算例分析,对本文所推公式进行了正确性验证分析;研究了中间主应力效应、材料拉压强度不等特性(SD效应)、应变硬化指数、弯管曲率等参数分别对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爆破压力及壁厚影响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爆破压力随三剪统一强度准则参数b的增大近似呈线性提高,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可以更加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潜能,也说明了强度准则的选用对弯管爆破压力的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等壁厚弯管和变壁厚弯管的爆破压力随材料拉压比的增大而提高,随应变硬化指数和弯管曲率系数的增大而降低;材料的SD效应、应变硬化现象、中间主应力、强度准则对壁厚影响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而弯管曲率对壁厚影响系数具有显著影响,且壁厚影响系数随弯管曲率系数的增大呈指数增大趋势。本文方法适用于考虑材料SD效应和应变硬化现象的管道爆破压力的预测以及多种屈服准则下弯管的爆破压力解的计算,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可为管线运输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与完整性评估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弯管
爆破压力
壁厚影响系数
SD效应
中间主应力
Keywords
triple-shear unified strength criterion,elbow,burst pressure,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wall thickness,SD effect,intermediate prin
分类号
O346 [理学—固体力学]
O344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饱和砂土的三剪弹塑性边界面模型研究(一)——模型理论
被引量:
8
5
作者
胡小荣
汪日堂
董肖龙
机构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0-588,I000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62016,10862004)。
文摘
基于边界面模型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实度和含泥量的饱和砂土在静、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其中,初始边界面方程是通过改进修正剑桥模型椭圆形屈服方程得到的,后继边界面方程则是在前次边界面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点映射法获得。针对原模型破坏应力比为定值,不能反映全应力状态和黏聚力在土体受力过程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通过等量代换法、坐标平移法对破坏应力比、相变应力比进行了修正,使修正后的椭圆形边界面适用于不同密实度和含泥量的饱和砂土。在此基础上应用边界面理论,研究了饱和砂土的三剪弹塑性边界面本构模型及有限元算式。该模型能够描述密实砂土在受力时表现的剪胀特性,同时可以反映中间主应力效应、应力区间效应、拉压差效应和黏聚力对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饱和砂土
弹塑性边界面模型
边界面方程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Keywords
saturated sands
elasto-plasticity bounding surface model
bounding surface equation
the triple-shear strength theory
分类号
TU43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固结饱和黏性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及三轴试验模拟
被引量:
9
6
作者
胡小荣
董肖龙
陈晓宇
胡勃阳
机构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62016)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1BAB2002001)
文摘
针对饱和超固结黏性土现有的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破坏应力比为定值,不能反映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强度特性存在差异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反映应力状态变化对破坏应力比的影响,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确定超固结土的破坏应力比。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超固结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能够描述土体受力时的中间主应力效应、应力区间效应、拉压差影响。基于该本构模型作了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超固结饱和黏性土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不同超固结比下土的变形、剪胀、孔隙水压力变化特性和规律。利用该本构模型模拟了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的真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应变特性曲线。
关键词
超固结饱和黏性土
弹塑性本构模型
破坏应力比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三
轴试验模拟
Keywords
saturated over-consolidated clay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ailure stress ratio
triple-shear unified failure criterion
tri-axial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43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厚壁圆筒自增强分析
曹雪叶
赵均海
张常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饱和土条形地基太沙基极限承载力三剪统一解
李艳
赵均海
张常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隧道围岩弹-脆-塑性应力的三剪统一解
张常光
赵均海
孙珊珊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内压作用下弯管爆破压力的三剪统一解
李艳
赵均海
曹雪叶
令昀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饱和砂土的三剪弹塑性边界面模型研究(一)——模型理论
胡小荣
汪日堂
董肖龙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超固结饱和黏性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及三轴试验模拟
胡小荣
董肖龙
陈晓宇
胡勃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