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造“新农人”:三农网红的媒介形象生产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婉君 于春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自媒体的兴起为乡村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三农网红”发展值得关注。聚焦当下,三农网红媒介形象从早期极具争议的“草根”发展成为当前自带光环的“新农人”,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乡村文化与现代媒介技术的融合,... 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自媒体的兴起为乡村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三农网红”发展值得关注。聚焦当下,三农网红媒介形象从早期极具争议的“草根”发展成为当前自带光环的“新农人”,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乡村文化与现代媒介技术的融合,而且体现了社会结构和话语机制的深层影响。三农网红形象的塑造深受主流媒体“后乡土叙事”的影响,这种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公众对乡村生活的特定认知;乡村青年通过集体行动抵抗污名化,构建了具有民间基础的亚文化群体,为“新农人”形象的崛起提供了文化土壤。从话语机制的视角看,消费话语中的三农网红被视为缓解现代焦虑的“疗愈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逃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乡村的叙事;官方话语则将三农网红塑造成乡村振兴的内生力量,通过政策支持和媒体宣传,赋予他们三农合伙人的身份;在商业话语下,MCN组织通过培养“助农主播”,将三农网红转化成具有商业价值的媒介产品。三农网红“新农人”的媒介形象不仅是个体自主参与媒介实践的结果,也是多方话语权博弈的产物,是一个涉及技术、资本、文化和权力等多方面互动的复杂社会文化现象,反映着数字时代传播权力的再分配和乡村振兴中个体价值的新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网红 新农人 媒介形象 话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