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合金氧还原电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罗瑾 杨乐夫 +1 位作者 陈秉辉 钟传建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6-507,共12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重要的电化学能源转换装置,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然而,阴极氧还原过电位较大、活性较低、稳定性差,且铂基催化剂昂贵,使该燃料电池难以商业化.纳米结构电催化剂的发展有望解决...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重要的电化学能源转换装置,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然而,阴极氧还原过电位较大、活性较低、稳定性差,且铂基催化剂昂贵,使该燃料电池难以商业化.纳米结构电催化剂的发展有望解决此难题.对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其组分和结构的设计是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期由分子设计和热化学控制处理法制备的三元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对燃料电池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的最新进展.该方法可控制纳米合金的尺寸、组成以及二元和三元纳米催化剂的合金化程度.以高活性的三元纳米合金催化剂PtNiCo/C为例,综述了在设计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时结构和组成的纳米级调优的重要性.PtNiCo/C电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远高于其二元合金催化剂和Pt/C商业电催化剂.三元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通过控制其组成来调节.本文还讨论了三元纳米合金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协同效应对增强其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纳米合金 纳米催化剂 电催化活性 氧还原反应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P非晶态与晶态纳米线的磁性研究
2
作者 薛芳 赵晶 张林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540-7542,共3页
[目的]研究双过渡金属-类金属的三元合金纳米线各成分的改变对磁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在氧化铝模板中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2种体系的Fe-Co-P三元合金纳米线。[结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氧化铝模板和纳米线的形貌。选区... [目的]研究双过渡金属-类金属的三元合金纳米线各成分的改变对磁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在氧化铝模板中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2种体系的Fe-Co-P三元合金纳米线。[结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氧化铝模板和纳米线的形貌。选区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Fe1-xCox)0.88P0.12纳米线为非晶结构,而(Fe1-xCox)0.92P0.08纳米线近似为晶态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穆斯堡尔谱仪研究了非晶态体系和晶态体系在室温下的宏观和微观磁性。随Co含量x的变化,每个体系磁参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而当x相同时两体系的磁学性质又有所不同。[结论]纳米线中非晶体系的形状各向异性比晶态更明显,更适宜用于垂直磁记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特性 非晶态和晶态 三元合金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