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俞樾为何如此青睐《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的文本生产及其意义 |
石雷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2
|
侠义精神在《三侠五义》中的修正 |
李建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3
|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繁荣与清代北京曲艺业的发展 |
苗怀明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7
|
|
4
|
试析清代北京通俗小说的出版与说唱业的关系——以侠义公案小说的形成为例 |
汪燕岗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5
|
《百家公案》《龙图公案》合论 |
朱万曙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
6
|
乌程陈忱与秀水陈忱 |
顾农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7
|
跨越话语类型的新建构——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传承与创新 |
苗怀明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8
|
瞿秋白鲁迅论侠文化 |
周葱秀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11
|
|
9
|
论包公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
程如峰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7 |
2
|
|
10
|
论《小五义》 |
谭正璧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2
|
|
11
|
论小说戏曲中包公形象的演变 |
齐裕焜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12
|
《狸猫换太子》的正面与背面 |
徐柏容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3
|
诗蜂房糕点 |
黄文锡
|
《企业经济》
|
1982 |
0 |
|
14
|
强加于鲁迅的一个论题——《水浒》“写心说”为鲁迅观点驳议 |
黄南山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5
|
现代武侠小说与古典文学渊源概说 |
益西嘉措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6
|
晚清小说家考证 |
时萌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1 |
0 |
|
17
|
论“劝善文学”及其发展 |
应从瑛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
18
|
简论古典小说中的清官形象 |
黄立新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19
|
话说“青天大老爷” |
武志英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4 |
0 |
|
20
|
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问题 |
木戈
|
《中国出版》
|
198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