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程玉谦 宋诗铎 +2 位作者 魏殿军 祁伟 郭庆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44-747,763,共5页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机制。方法运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正交三维试验检测耐药菌株的产酶情况,通过接合传递试验和质粒谱分析等方法探讨耐药性播散的规律。结果37株耐药菌中,产ESBLs的有21株菌,占56.8%;产...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机制。方法运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正交三维试验检测耐药菌株的产酶情况,通过接合传递试验和质粒谱分析等方法探讨耐药性播散的规律。结果37株耐药菌中,产ESBLs的有21株菌,占56.8%;产去阻遏型AmpC酶的有13株菌,占35.1%;两种酶均阳性的菌株有2株,均阴性的有1株。在同时产两种酶的2株菌中,其中1株菌CH29的两种酶均在质粒上,耐药表型可通过质粒传递到受体菌株大肠埃希氏菌ECNK5449,属于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结论产生ESBLs和去阻遏型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发现1株产SSBLs的临床分离株,可能与耐药性的水平传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ESBLs AMPC酶 SSBLs 三代头孢菌素 耐药机制 双纸片协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易霞云 郭思健 +2 位作者 李宪 张晋湘 李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了解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状况 ,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 1996~ 2 0 0 2年医院细菌室从病房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前 5位需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率统计分析。结果 前 5... 目的 了解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状况 ,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 1996~ 2 0 0 2年医院细菌室从病房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前 5位需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率统计分析。结果 前 5位革兰阴性杆菌中 ,阴沟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在 5 0 %以上 ,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在 30 %左右 ,相对较低 ,但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 动态观察细菌耐药率与临床效果综合评价对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三代头孢菌素 耐药率 微生物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室中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毅隽 罗哲 诸杜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中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SICU自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Ⅰ组-对照组)和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Ⅱ组-干预组)收治... 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中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SICU自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Ⅰ组-对照组)和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Ⅱ组-干预组)收治的患者,对Ⅱ组实施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策略。比较两组SICU中临床诊断为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结果,了解该策略对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检出率的影响;对照两组间治疗性抗革兰阳性球菌和抗真菌药物的累计使用数量;统计两组总体死亡率和感染相关死亡率。结果两组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以及SICU治疗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3.1%和20.2%(P=0.192);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24.8%和15.9%(P=0.000);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4.8%(P=0.000);治疗性抗革兰阳性球菌及抗真菌药物用量明显降低;Ⅱ组中患者的感染相关病死率显著低于Ⅰ组。结论SICU中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策略未能显著降低肺部感染患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在痰标本中的检出率,但有助于减少MRSA和真菌引起的感染,降低临床感染相关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头孢菌素 二重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耐三代头孢菌素志贺菌携带β-内酰胺酶与基因分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伟艳 郑剑 +3 位作者 叶硕 沈玄艺 徐景野 许小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2-547,共6页
目的了解本市耐三代头孢菌素志贺菌携带ESBLs及其基因型,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和增菌培养法,分离患者标本中志贺菌;药敏采用K-B法,ESBLs志贺菌表型确证采用纸片法;CTX-M、OXA、TEM和SHV耐药基因采用PCR法;耐药基因分型采用... 目的了解本市耐三代头孢菌素志贺菌携带ESBLs及其基因型,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和增菌培养法,分离患者标本中志贺菌;药敏采用K-B法,ESBLs志贺菌表型确证采用纸片法;CTX-M、OXA、TEM和SHV耐药基因采用PCR法;耐药基因分型采用核苷酸序列法,用BLAST分析比较确定基因型别。结果药敏筛检出69株耐三代头孢菌素志贺菌,占ESBLs志贺菌的74.19%。检出CTX-M(CTX-M-1群和CTX-M-9群)、OXA和TEM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9.71%、79.01%和26.09%,未检出CTX-M-2群和SHV耐药基因。DNA序列比对CTX-M-1群以CTX-M-15型为主,还检出7个其它型;CTX-M-9群则以CTX-M-14型多,其它型检出6个;49株OXA和18株TEM耐药基因测序后均为1型(OXA-1型和TEM-1型)。携带2种以上耐药基因的志贺菌21株,占30.43%。结论本市志贺菌对头孢曲松等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检出的ESBLs酶型种类多,CTX-M(CTX-M-1群的CTX-M-15型和CTX-M-9群的CTX-M-14型)是主流酶型,且可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给疾病防控带来困难。OXA-1型的高携带率,提示我们应加强分析。B群志贺菌无论是表型的耐药性,还是耐药基因检出率均高于D群志贺菌,该发现有助志贺菌的扩散与流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三代头孢菌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情况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建 余素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并了解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情况。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49株大肠埃希氏菌和3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浓度。结... 目的: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并了解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情况。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49株大肠埃希氏菌和3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浓度。结果:亚胺培南(IPM)有极好的抗菌效应,它对两种细菌的MIC≤4μg/ml。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达到61.2%和20.0%,而对含β内酰胺抑制剂的舒普深两者的耐药率分别为6.1%和8.6%。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在10%~35%。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产生超广谱ESBL的典型菌,以头孢他定作底物识别ESBL,阳性率为11.9%。结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选择要格外慎重,对产ESBL的细菌亦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三代头孢菌素 耐药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代头孢菌素致尿毒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龙凤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82-83,共2页
目的总结三代头孢菌素引起尿毒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例尿毒症患者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进行临床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12例均及时停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其中4例维持性血液透... 目的总结三代头孢菌素引起尿毒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例尿毒症患者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进行临床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12例均及时停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其中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增加1次透析、6例进行急诊血液透析,所有病例症状消失。结论尿毒症患者应用三代头孢菌素时需详细询问病史,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后及时停药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头孢菌素 尿毒症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精神症状 血液透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三代头孢菌素药动学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艳卉 王孝茹 +4 位作者 要志清 任健 王红霞 支婷婷 张瑞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91-1298,共8页
目的梳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第三代头孢菌素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方法,评价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 目的梳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第三代头孢菌素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方法,评价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式为“Theme=("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OR Cefoperazone)OR (Ceftazidime)OR (Cefixime)OR (Cefodizime)OR (Ceftriaxone)OR (Cefotaxime)AND(pharmacokinetics OR PK OR"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检索时间为2009-2020年。利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合著分析(作者、机构、国家)、共现分析和共引分析;通过GraphPadPrism 8软件进行第三代头孢菌素药动学研究的趋势分析。结果对纳入的81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发文量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其中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288篇,35.21%),最多的期刊是ANTIMICROB AGENTS CH(113篇,13.81%),最多的机构是UNIV QUEENSLAND(45篇,5.501%),最多的作者是Roberts J A(43篇,5.26%);通过对出现频次不少于10次的160个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药动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患者人群及给药方法”、“药动学实验方法”、“耐药性”和“药物治疗”,研究热点集中在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通过对具有高引频次的49篇引文分析,近几年被引用最高的主题是关于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上市后评价。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药动学近年来研究热度整体呈升温趋势,并且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组成的复合制剂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动力学 群体药动力学 文献计量学分析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春林 陈萍 +2 位作者 杜燕娇 吴清念 蔡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建立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3GCR)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21年12月某医院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49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34例作为建模组,60例作为验证组,依据是否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 目的建立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3GCR)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21年12月某医院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49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34例作为建模组,60例作为验证组,依据是否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耐药,将研究对象分成3GCR组和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3GCS)组。记录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并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OR=19.482,95%CI:11.434~33.194)、使用头孢菌素(OR=1.843,95%CI:1.070~3.173)、高水平降钙素原(OR=1.272,95%CI:1.159~1.396)和高水平C反应蛋白(OR=1.006,95%CI:1.002~1.011)是发生3GCR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列线图模型,Hosmer-Lemeshouw法显示建模组P=0.562,验证组P=0.742,该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列线图在建模组和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3(95%CI:0.851~0.914)、0.857(95%CI:0.807~0.907),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价值较高。结论基于侵入性操作、使用头孢菌素、PCT和CRP水平的预测模型区分是否为3GCR菌株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头孢菌素耐药 大肠埃希菌 血流感染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导致病死率和住院天数的增加 被引量:14
9
作者 康悦 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25-425,共1页
作者对欧洲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BSI)导致病死率增加和住院天数延长情况进行了研究。 采用前瞻性平行配对队列设计的方法。队列Ⅰ由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组成(REC),队列Ⅱ由第三代... 作者对欧洲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BSI)导致病死率增加和住院天数延长情况进行了研究。 采用前瞻性平行配对队列设计的方法。队列Ⅰ由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组成(REC),队列Ⅱ由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组成(S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头孢菌素 大肠埃希菌 血流感染 住院天数 病死率 耐药 感染患者 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结构特征和谱学性质的计算分析
10
作者 余德观 陈旭雷 +2 位作者 翁约约 廖颖艺 王朝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11-3222,共12页
头孢菌素类品种繁多,应用广泛,结构间存在一定共同特征,但不同结构间的性质差异仍缺乏系统性的比较研究,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光谱技术与量子化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探究结构性质和观察药物分子电子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系... 头孢菌素类品种繁多,应用广泛,结构间存在一定共同特征,但不同结构间的性质差异仍缺乏系统性的比较研究,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光谱技术与量子化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探究结构性质和观察药物分子电子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系统全面地研究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X3LYP/6-311+G(d,p)对其几何结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子静电势、前线分子轨道、反应性描述符等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分子对接适当验证。该方法计算几何结构如头孢唑肟(CZX)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头孢菌素的基本结构(BSC)二面角和键角比较相近,但N、O等原子对键长影响较大。头孢他啶(CZX)和头孢噻肟(CTX)的理论计算红外光谱与实验相符,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羰基的C O伸缩振动产生的图谱主要集中在1766~1644 cm^(-1)之间,1650~1550 cm^(-1)范围内产生的强峰主要是N—H面内弯曲振动引起,伯胺会在1340~1020 cm^(-1)范围内产生强峰。紫外光谱最强吸收峰主要集中200~250和300~350 nm范围,其主要是由HOMO→LUMO+1,HOMO-2→LUMO和HOMO-1→LUMO+2等轨道电子跃迁贡献的。分子表面静电势和局部反应性描述符分析预测极大点和极小点分别大多分布在羟基和氨基的H原子、羰基O原子和N原子较集中的部位附近。前线分子轨道与全局反应性描述符预测头孢他啶(CAZ)药物分子最为活泼,头孢哌酮(CFP)则反之。分子对接显示与HSA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作用力、氢键、π-阳离子相互作用为主,并验证静电势分析结果。该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获得的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光谱信息和结构性质规律,可为仿制品制备中的质量控制,衍生物的新药筛选开发,作用机理的理解分析等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前药 三代头孢菌素 密度泛函理论 活性位点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血液系恶性疾患继发重症感染
11
作者 王学文 应江山 钱晓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361-364,427-428,共6页
23例血液系恶性疾患并发感染(29例次),呼吸道感染(26/29例次,89%)多见,革兰阴性菌居多(13/18例次,72%),以肠杆菌科.非发酵菌(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为主。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二、兰线抗生素使用,常用先锋必(22/29疗程,75.86%),其次为复达... 23例血液系恶性疾患并发感染(29例次),呼吸道感染(26/29例次,89%)多见,革兰阴性菌居多(13/18例次,72%),以肠杆菌科.非发酵菌(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为主。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二、兰线抗生素使用,常用先锋必(22/29疗程,75.86%),其次为复达欣、菌必治,并配合积极的支持疗法.结果有效19个疗程(65.3%).无效多为化疗后严重持续粒缺、基础病不能有效控制的恶化进展或终末期患者,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配合积极的辅助治疗,已使恶性血液疾患继发感染的预后大为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头孢菌素 血液系恶性疾患 继发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细菌类重点病原体目录》 被引量:13
12
作者 翟若南(译) 吴安华(审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2-783,共2页
抗菌药物耐药性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2019年约有495万相关死亡病例,高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死亡人数比例。抗菌药物耐药性在很大程度上由错误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造成。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4年5月17日发布了其... 抗菌药物耐药性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2019年约有495万相关死亡病例,高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死亡人数比例。抗菌药物耐药性在很大程度上由错误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造成。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4年5月17日发布了其更新的《2024年细菌类重点病原体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耐药性 细菌类重点病原体 关键优先级 高度优先级 中度优先级 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肠杆菌目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源大肠杆菌产ESBLs流行性调查与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守深 王佳慧 +6 位作者 林敏 曾晓菲 邱敏华 陈文燕 何玉琴 林钊盛 林炜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0-1116,共7页
目的为了解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宠物源大肠杆菌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测定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性及其分子传播机制,以期对其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从广州市4个动物医院采集92份患病犬猫的... 目的为了解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宠物源大肠杆菌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测定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性及其分子传播机制,以期对其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从广州市4个动物医院采集92份患病犬猫的肛门拭子,共分离56株大肠杆菌。通过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测定ESBLs的流行性及种族系统进化关系;通过接合转移试验获得CTX-M接合子,并对接合子进行复制子分型。结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除黏菌素(7.1%)、头孢西丁(16.1%)和头孢他啶(10.7%)稍敏感外,有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其中动物专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噻呋耐药率分别为55.4%和57.1%。ESBLs检测结果表明,13株携带有CTX-M,检出率为23.2%(13/56),其中主要流行的亚型依次为CTX-M-14、CTX-M-65和CTX-M-55;7株CTX-M基因阳性菌成功接合转移,主要为FIB型复制子。未检测到TEM、OXA和SHV型。种族系统进化关系显示,分离株主要分布在A组和B1组。结论患病犬猫的肛门拭子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其中以共生型为主。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耐药的机制以产CTX-M-14,CTX-M-65和CTX-M-55酶为主。提示宠物与人之间耐头孢菌素药物的大肠杆菌的互相传递存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人兽共患 三代头孢菌素 CTX-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肝脓肿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志强 陈婷婷 +1 位作者 傅新阳 洪珊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7-473,共7页
目的了解细菌性肝脓肿(PLA)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方法对1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肝脓肿合并IE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肝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liver abscess”“i... 目的了解细菌性肝脓肿(PLA)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方法对1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肝脓肿合并IE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肝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liver abscess”“infective endocarditi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国内外报道的PLA合并IE的病例,筛选并总结分析病例资料。结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报道的病例合并2型糖尿病,初始诊断为肝脓肿,经验性给予头孢曲松治疗,并行肝脓肿穿刺引流。血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补充诊断IE后,给予头孢曲松联合阿米卡星治疗1周,停用阿米卡星,单用头孢曲松6周,患者最后痊愈。文献检索到14例病例报道,包括该院报道的病例共15例。9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7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5例患者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4例患者的病原菌为厌氧菌(3例坏死梭形杆菌、1例核梭形杆菌);3例患者的病原菌为β溶血链球菌(2例咽峡链球菌、1例星座链球菌);3例患者的病原菌分别为啮蚀艾肯菌、紫色色杆菌、白念珠菌。2例患者死亡,13例患者痊愈。5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PLA合并IE的病例,感染部位均为二尖瓣,只有1例患者进行换瓣手术,均进行肝脓肿引流,并选用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抗感染治疗,5例患者最终均治愈。结论合并糖尿病的PLA患者,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较高,并且是肝外播散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所致PLA可成为IE潜在的感染源。口腔菌群的血行播散可导致IE及PLA。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可作为肺炎克雷伯菌所致PLA合并IE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肝脓肿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代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创面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丽英 孙珍 +2 位作者 方培耀 廖镇江 史济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创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方法 从263例烧伤病人创面分离获得试验菌株331株,按年份分三期比较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并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与其临床应用频... 目的 探讨烧伤创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方法 从263例烧伤病人创面分离获得试验菌株331株,按年份分三期比较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并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与其临床应用频率的关系。结果 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由约50%降至近3年来的40%,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最低为28.9%,耐药率的变化趋势与药物应用频率和停用或启用有关。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一直在16%~19%;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从51.2%降至43.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则从14.3%降至6.8%;检出的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杆菌、臭鼻杆菌、肠杆菌属细菌、构橼酸杆菌对不同类别抗生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结论 烧伤创面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的变化可能与其临床应用频率有关。亚胺培南为目前针对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首选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创面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他啶 临床应用频率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匹胺钠与喹诺酮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颖 张海生 +1 位作者 王波 李成建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8期4-4,共1页
头孢匹胺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与喹诺铜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总结如下,以引起广大医务人员重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 头孢匹胺钠 配伍禁忌 喹诺酮类药物 三代头孢菌素 临床用药安全 临床应用 铜类药物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左氧氟沙星与优普同治疗尿路感染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杨 张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9-369,375,共2页
关键词 乳酸左氧氟沙星 优普同 尿路感染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革兰氏阴性菌 三代头孢菌素 治疗 喹诺酮类药物 革兰氏阳性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匹胺与氨溴索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文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1期2823-2823,共1页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头孢匹胺 配伍禁忌 三代头孢菌素 呼吸道黏膜 Β-内酰胺酶 化学结构 头孢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环估计试验检测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
19
作者 张蓓 沈立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51-754,共4页
目的了解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的情况。方法 建立一种圆环估计试验(KBDA)的检测方法,以头孢西丁作为诱导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作为指示剂,观察抑菌圈的大小和在诱导剂一边抑菌圈形状的改变。结果 ... 目的了解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的情况。方法 建立一种圆环估计试验(KBDA)的检测方法,以头孢西丁作为诱导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作为指示剂,观察抑菌圈的大小和在诱导剂一边抑菌圈形状的改变。结果 诱导剂引起抑菌圈形状的改变被分为S、B、C、D、R型,其中诱导型产AmpC酶耐药细菌(C型和D型)占67.5%,这些细菌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5%和93%。结论 KBDA试验能检测出传统的K-B或MIC药敏试验所不能发现的诱导型产AmpC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可加用庆大霉素或环丙沙星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 Β-内酰胺酶 三代头孢菌素 AMPC酶 改变 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 抑菌圈 诱导剂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存在配伍禁忌
20
作者 沙亚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0期29-29,共1页
环丙沙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菌成分为头孢哌酮,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可通过在敏感菌繁殖活动期抑制其细胞壁黏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 环丙沙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菌成分为头孢哌酮,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可通过在敏感菌繁殖活动期抑制其细胞壁黏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该两种药物在我科联合使用较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环丙沙星 配伍禁忌 细菌DNA 三代头孢菌素 广谱抗菌作用 生物合成 A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