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甲酯—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悬浮聚合产物的制备及保水性研究
1
作者 曹玉廷 王国建 +2 位作者 王公善 许乾慰 李榕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29,共2页
采用将丙烯酸甲酯与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组成的反应体系在分散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 ,再用碱进行部分水解的方法 ,合成了一种具有高保水性能的聚合产物。变更交联剂用量和水解程度 ,产物的保水率可在 30 0~ 10 0 0倍范围内变化 ,维持量... 采用将丙烯酸甲酯与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组成的反应体系在分散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 ,再用碱进行部分水解的方法 ,合成了一种具有高保水性能的聚合产物。变更交联剂用量和水解程度 ,产物的保水率可在 30 0~ 10 0 0倍范围内变化 ,维持量达到 70 0~ 85 0g/ g树脂。找到了最佳交联剂配比量为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甲酯 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组成 反应体系 悬浮聚合 引发剂 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法合成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
2
作者 蒋惠亮 赵丽燕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721-724,共4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缩三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的方法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及阻聚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酯交换法较酯化法可以...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缩三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的方法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及阻聚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酯交换法较酯化法可以显著地缩短反应时间;在酯交换反应中,反应物质的量比和催化剂用量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当酯醇物质的量比为6∶1,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和阻聚剂质量分别为原料质量的1.5%和0.15%时,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收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缩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酯交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部分水解的功能性聚丙烯酸酯类高聚物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玉廷 王国建 +1 位作者 王公善 李榕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3-705,共3页
将丙烯酸甲酯与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组成的反应体系在分散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 ,再用碱进行部分水解的方法 ,合成了一种具有高保水性能的聚合产物。变更交联剂用量和水解程度 ,产物的保水率可在30 0~ 10 0 0倍范围内变化 ,维持量达到 7... 将丙烯酸甲酯与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组成的反应体系在分散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 ,再用碱进行部分水解的方法 ,合成了一种具有高保水性能的聚合产物。变更交联剂用量和水解程度 ,产物的保水率可在30 0~ 10 0 0倍范围内变化 ,维持量达到 70 0~ 85 0克 克树脂。找到的最佳交联剂配比量为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高聚物 丙烯酸甲酯 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分散剂存 交联剂 树脂 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缩三乙二醇酯交换的表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丽燕 蒋惠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6-49,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缩三乙二醇酯交换反应的方式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并考察了反应的时间进程,建立了酯交换反应的速率方程和表观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反应的最初4 h内,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收率即可达到9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缩三乙二醇酯交换反应的方式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并考察了反应的时间进程,建立了酯交换反应的速率方程和表观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反应的最初4 h内,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收率即可达到95%以上,酯交换反应速率方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按照酯交换反应机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经实验数据拟合,模型基本正确,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缩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酯交换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A凝胶纤维的RAFT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米管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麒 唐黎明 梁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2-1546,共5页
以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TEGDA)为共聚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凝胶纤维直接转化为聚合物微米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等表征了... 以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TEGDA)为共聚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凝胶纤维直接转化为聚合物微米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等表征了聚合物微米管的结构和组成.研究结果表明,TEGDA的加入可显著提高聚合物微米管的产率,并使其具有自支撑性.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原位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米管具有一定的溶剂溶胀性能.采用流变仪测定了加入TEGDA前后的聚合物凝胶的机械性能,相对于MBA凝胶,聚合物凝胶的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凝胶 纤维 聚合物微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