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个代表”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
刘景泉
|
《广东社会科学》
|
2000 |
0 |
|
2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实践教学探讨 |
吴兴富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3
|
关于高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构建 |
李彩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4
|
案例教学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的运用 |
张小明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5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
黄德健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6
|
成人高等教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初探 |
周庆丰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7
|
案例教学法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的应用实践及经验 |
王林平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6 |
2
|
|
8
|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兼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建设 |
韩振亮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9
|
从苏共下台的历史教训论“三个代表”理论的重要性 |
王静美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0
|
关于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
王宇明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1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
李峰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2
|
一部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呐喊的学术佳作——读《当代中华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中华凝聚力升华》有感 |
柳礼泉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3
|
运用案例教学法 提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
房廷宏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3 |
0 |
|
14
|
一脉相承的体系建构网络时代的教材模式——高教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述评 |
李桂莲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5
|
纠正逆反心理 培养创新思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探讨 |
杨志社
吴兆雪
|
《教育与现代化》
|
2005 |
0 |
|
16
|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7
|
学习“三个代表”理论 迎接建党79周年 |
|
《农电管理》
|
2000 |
0 |
|
18
|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
《湖湘论坛》
|
2003 |
0 |
|
19
|
以“两课”案例教学为突破口 深入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5 |
0 |
|
2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种理论形态关系 |
陈殿林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