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DEM-RecurDyn的三七茎秆切割刀片仿真优化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张永华 钟铭深 +3 位作者 唐玉梅 张时翠 张宏友 杨文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目的]为提高离散元法对指导三七茎秆切割装置优化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其根部茎秆聚合体离散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EDEM-RecurDyn耦合仿真对切割刀片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以3年成熟三七根部茎秆为对象,通过物理试验测定其本征... [目的]为提高离散元法对指导三七茎秆切割装置优化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其根部茎秆聚合体离散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EDEM-RecurDyn耦合仿真对切割刀片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以3年成熟三七根部茎秆为对象,通过物理试验测定其本征参数、表面接触参数及最大剪切力参数;以最大剪切力为响应值设计Plackett-Burman试验、Steepest Ascent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来标定黏结参数;基于标定参数构建切割装置EDEM-RecurDyn耦合仿真模型,以切割角、刀刃角、刀片试验试验因素,开展Box-Behnken试验优化切割刀片参数。[结果]以标定三七茎秆离散元黏结参数开展剪切仿真试验,获得的最大剪切力与实测最大剪切力平均值相对误差为1.95%;刀片最优参数组合为切割角13.05°、刀刃角44.27°、刀片厚度4.3 mm,利用EDEM-RecurDyn耦合仿真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仿真验证最大剪切力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95%。[结论]三七根部茎秆聚合体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结果可为三七茎秆切割离散元仿真提供参考,切割刀的优化设计结果可用于后续的三七收获设备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茎秆 参数标定 耦合仿真 切割刀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茎秆离散元参数标定与试验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兆国 徐红伟 +2 位作者 薛浩田 倪畅 王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1-70,91,共11页
针对利用离散元法进行三七联合收获、茎秆杀秧等关键作业过程仿真分析时,三七茎秆本征参数、三七茎秆及作业装备间接触参数缺乏问题,以三七茎秆为对象,利用EDEM软件建立三七茎秆离散元Hertz-Mindlin/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模型,通... 针对利用离散元法进行三七联合收获、茎秆杀秧等关键作业过程仿真分析时,三七茎秆本征参数、三七茎秆及作业装备间接触参数缺乏问题,以三七茎秆为对象,利用EDEM软件建立三七茎秆离散元Hertz-Mindlin/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模型,通过堆积角试验和虚拟仿真试验对三七茎秆离散元参数进行标定,并建立三七茎秆杀秧装置模型。通过力学特性试验确定三七茎秆本征参数;采用圆筒提升法进行三七茎秆堆积角试验,使用Origin软件对堆积角图像进行轮廓拟合得到三七茎秆堆积角为44.53°;设计Plack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Central-Composite试验确定三七茎秆及作业装备间接触参数,并利用堆积角试验和剪切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三七茎秆与作业装备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19、0.25、0.029;三七茎秆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最优值分别为0.4、0.29、0.032;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模型法向刚度Kn为3.26×10^(8)N/m^(3)、切向刚度Ks为2.17×10^(8)N/m^(3)、法向临界应力σ为2.27 MPa、切向临界应力γ为9.65 MPa、粘结半径Rd为0.1 mm;堆积角验证试验中相对误差为0.29%;剪切验证试验中相对误差为1.52%,误差较小。三七茎秆离散元模型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三七茎秆模型和标定离散元仿真参数可靠,可为三七茎秆离散元仿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茎秆 离散元法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