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道德”的世界政治:从儒家“协和万邦”的德性伦理谈起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3,共5页
全球化所催生的"世界政治"和"全球治理"问题,不仅仅是一种国与国的关系问题,更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最根本的是人的存在方式问题。面对"非道德"的世界政治图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念"和&qu... 全球化所催生的"世界政治"和"全球治理"问题,不仅仅是一种国与国的关系问题,更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最根本的是人的存在方式问题。面对"非道德"的世界政治图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念"和"协和万邦"的德性伦理思想,超越了"国家—民族"的思维框架,提供了一种"有道德"的世界政治:世界是一种作为文化的天下;人作为一种道德的存在,过着"合内外之道"的德性伦理生活;"我"、"他"与"我们"之间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共在。这种"协和万邦"的德性伦理思想为当代世界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道德政治"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政治 天下 协和万邦 德性伦理 和而不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华文明五大底蕴
2
作者 刘勇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是在中华文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发展基石、“富民调均”“大同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是在中华文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发展基石、“富民调均”“大同社会”的社会理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历史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协和万邦”“以和为贵”的天下胸怀上生成的,蕴含了中华文明的五大底蕴。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基本特质体现在其生生不息的主体连续观、革故鼎新的文化创新观、团结一体的国家统一观、求同存异的交往包容观、协和万邦的文明和平观,这五大特性相互联系、内在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具有继承性和超越性、方向性和创新性、统一性和协调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和平性和世界性的文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大同社会 本固邦宁 以和为贵 协和万邦 求同存异 民为邦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激发中华文明发展新动力
3
作者 章钊铭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动中华文明新发展,如何激发中华文明发展新动力,是中华文明更新和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一种崭新的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动中华文明新发展,如何激发中华文明发展新动力,是中华文明更新和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具体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是“以民为本”价值取向的当代表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大同社会”理想诉求的最新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要求是“富民教民”社会思想的具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是“天人合一”自然观念的创新发展;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是“协和万邦”交往理念的丰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大同社会 发展新动力 生态理念 当代表现 协和万邦 以人民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合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35
4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92,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习近平还系统地梳理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和合文化历史脉络,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四个方面阐发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将中华和合文化运用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传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和合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和合文化 和而不同 天人合一 协和万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传统文化“和合”理念 被引量:32
5
作者 陈秉公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中华传统文化"和合"理念是关于世界"和合"生存发展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方法的知识系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中华传统文化的所有领域和全部历程,包含世界"多样性统一"和"冲突与融合"基... 中华传统文化"和合"理念是关于世界"和合"生存发展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方法的知识系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中华传统文化的所有领域和全部历程,包含世界"多样性统一"和"冲突与融合"基本存在方式,以及系统构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合"理念的形成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生产方式、文化传统、时代使命和杰出人物等深层原因。"和合"理念无论对新时代中国还是世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中国创造了继承和创新"和合"理念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理念 多样性统一 冲突与融合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协和万邦 人心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龙形象的银幕塑造与国际传播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剑 周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0,共5页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它涵容化用‘百物’特点,奠立了后世龙形象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协和万邦、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1]当前,国内学界对中国龙的媒介形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的新闻漫画①,鲜见对国内外银幕...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它涵容化用‘百物’特点,奠立了后世龙形象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协和万邦、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1]当前,国内学界对中国龙的媒介形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的新闻漫画①,鲜见对国内外银幕上的中国龙符号进行系统梳理。相较于新闻漫画,作为大众艺术的电影对中国龙的符号书写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文化感知,凸显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漫画 文化感知 龙形象 媒介形象 协和万邦 大众艺术 符号 海纳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中华文明 捍卫核心价值——《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品析
7
作者 傅建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68,共1页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千古文明,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国内首部系统讨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专著,清华大学陈来教授的《中华文...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千古文明,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国内首部系统讨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专著,清华大学陈来教授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4月出版)一书为我们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来的文明体系,向我们诠释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 陈来 国学研究 民族复兴 在世人面前 世界大同 古代哲学 协和万邦 中国梦 宇宙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弘扬“和”的哲学思维
8
作者 郭建宁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6-27,共2页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和文化"与"和实力"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丰富内容和当代意义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和文化"与"和实力"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丰富内容和当代意义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文化强调"太和",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今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化发展仍然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哲学思维 人与自然 国际观 价值取向 君子和而不同 行为规范 社会观 和实生物 协和万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本质新论
9
作者 吕未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 解放思想 社会主义国家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协和万邦 国家利益 生产力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文化的当代复兴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宪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76-77,共2页
"和"文化的当代复兴,是中国进入改革深水区,凝聚社会力量的人心需求,是向世界宣示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养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战略,在不同的... "和"文化的当代复兴,是中国进入改革深水区,凝聚社会力量的人心需求,是向世界宣示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养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战略,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战略 中国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 协和万邦 中国式民主 中国外交 “中国威胁论” 国际观 失范现象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创新荣耀,共赢新未来——华邦古楼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庆典隆重举行
11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3-43,共1页
2017年9月15日下午两点,华邦古楼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庆典活动在杭州西溪喜来登酒店隆重举行。浙江省龙游县县委书记刘根宏、安徽省歙县县委书记黄仁麟、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Claudia Spahl、万邦集团董事长徐顺虎、古楼集团执行总... 2017年9月15日下午两点,华邦古楼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庆典活动在杭州西溪喜来登酒店隆重举行。浙江省龙游县县委书记刘根宏、安徽省歙县县委书记黄仁麟、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Claudia Spahl、万邦集团董事长徐顺虎、古楼集团执行总裁Bernhard Klofat、中国德国商会区域代表Johanna Spee、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中国林产工业协会装饰纸委员会秘书长唐召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造纸协会 下午两点 万邦 县委书记 喜来登酒店 装饰纸 龙游县 黄仁 总领事馆 赵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