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徐茜
文明玲
+5 位作者
乐正碧
王良平
黎华
徐燕
余鸿燕
张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索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剪取万薯7号0.5~1.0cm长的单叶节段,接种到不同激素处理的MS固体培养基,在温度(27±1)℃,光周期16h/d,光强1500~2000lx条件下培养30d。[结果]添加生长素IAA或NAA对薯苗...
[目的]探索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剪取万薯7号0.5~1.0cm长的单叶节段,接种到不同激素处理的MS固体培养基,在温度(27±1)℃,光周期16h/d,光强1500~2000lx条件下培养30d。[结果]添加生长素IAA或NAA对薯苗生长起促进作用,而细胞分裂素6-BA抑制生长,0.01-0.80mg/L的IAA或NAA与1.00mg/L的6.BA配合使用均抑制万薯7号组培苗生长。[结论]添加0.05mg/L的IAA或0.20mg/L的NAA的MS培养基,能显著增加万薯7号培养苗的叶片数和苗高,增殖系数达5倍以上,适用于万薯7号组培快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
薯
万薯7号
组培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熟高产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良平
乐正碧
+1 位作者
黎华
张菡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万薯7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亲本丰黄集团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甘薯新品种,2002~2003年在重庆市区试中,两年平均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南薯88增产23.85%和10.83%,通过重庆市区试;2004~2005年在全国区试长江流域薯区中,两...
万薯7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亲本丰黄集团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甘薯新品种,2002~2003年在重庆市区试中,两年平均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南薯88增产23.85%和10.83%,通过重庆市区试;2004~2005年在全国区试长江流域薯区中,两年平均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南薯88增产10.78%和8.92%,通过全回区试;2006年在江苏、湖北、四川和重庆市全国大区生产试验中,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南薯88增产22.10%、33.40%和38.30%,通过全国生产试验。该品种萌芽性优,幼苗生长健壮,植株单株分枝较多,结薯早而整齐,薯块膨大快,大中薯率88%以上,薯块烘干率26%-28%,粗蛋白含量3.51%(干样),淀粉含量63.64%(干样),可溶性总糖10.96%(干样),熟食品质好,商品性好,耐贮性较好,抗黑斑病,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旱、抗病,适应区域广等特点,是食饲兼用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
薯
早熟
高产
“
万薯7号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密度与肥料对食用型甘薯万薯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秋卓
史婵
+2 位作者
张菡
张兴端
唐渝文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5-28,共4页
以食用型品种万薯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密度为主区因素,肥料为副区因素,开展密度与肥料对食用型甘薯万薯7号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对万薯7号的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适当密植可提高万薯7号...
以食用型品种万薯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密度为主区因素,肥料为副区因素,开展密度与肥料对食用型甘薯万薯7号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对万薯7号的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适当密植可提高万薯7号鲜薯产量,但对其品质有负增长影响;施钾量与产量呈正相关,与品质呈负相关;施磷量与产量及品质呈正相关,但对增产影响小于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薯7号
密度
肥料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徐茜
文明玲
乐正碧
王良平
黎华
徐燕
余鸿燕
张菡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6-638,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GB2F100262)
重庆市攻关项目(CSTC
+1 种基金
2009AC1102)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nycytx-16-C-9)
文摘
[目的]探索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剪取万薯7号0.5~1.0cm长的单叶节段,接种到不同激素处理的MS固体培养基,在温度(27±1)℃,光周期16h/d,光强1500~2000lx条件下培养30d。[结果]添加生长素IAA或NAA对薯苗生长起促进作用,而细胞分裂素6-BA抑制生长,0.01-0.80mg/L的IAA或NAA与1.00mg/L的6.BA配合使用均抑制万薯7号组培苗生长。[结论]添加0.05mg/L的IAA或0.20mg/L的NAA的MS培养基,能显著增加万薯7号培养苗的叶片数和苗高,增殖系数达5倍以上,适用于万薯7号组培快繁。
关键词
甘
薯
万薯7号
组培
快繁
Keywords
Sweet-potato
Wanshu
7
Tissue culture
Rapid propagation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熟高产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良平
乐正碧
黎华
张菡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基金
重庆市科委"十一五"育种攻关项目(合同编号:10379)
文摘
万薯7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亲本丰黄集团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甘薯新品种,2002~2003年在重庆市区试中,两年平均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南薯88增产23.85%和10.83%,通过重庆市区试;2004~2005年在全国区试长江流域薯区中,两年平均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南薯88增产10.78%和8.92%,通过全回区试;2006年在江苏、湖北、四川和重庆市全国大区生产试验中,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南薯88增产22.10%、33.40%和38.30%,通过全国生产试验。该品种萌芽性优,幼苗生长健壮,植株单株分枝较多,结薯早而整齐,薯块膨大快,大中薯率88%以上,薯块烘干率26%-28%,粗蛋白含量3.51%(干样),淀粉含量63.64%(干样),可溶性总糖10.96%(干样),熟食品质好,商品性好,耐贮性较好,抗黑斑病,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旱、抗病,适应区域广等特点,是食饲兼用型品种。
关键词
甘
薯
早熟
高产
“
万薯7号
”
分类号
S63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度与肥料对食用型甘薯万薯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秋卓
史婵
张菡
张兴端
唐渝文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5-28,共4页
基金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万州综合试验站(CARS-11-C-21)
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薯类高产技术创新集成示范"(CSTC2015shms-ztzx80001)
文摘
以食用型品种万薯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密度为主区因素,肥料为副区因素,开展密度与肥料对食用型甘薯万薯7号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对万薯7号的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适当密植可提高万薯7号鲜薯产量,但对其品质有负增长影响;施钾量与产量呈正相关,与品质呈负相关;施磷量与产量及品质呈正相关,但对增产影响小于钾。
关键词
万薯7号
密度
肥料
产量
品质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徐茜
文明玲
乐正碧
王良平
黎华
徐燕
余鸿燕
张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早熟高产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选育研究
王良平
乐正碧
黎华
张菡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密度与肥料对食用型甘薯万薯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秋卓
史婵
张菡
张兴端
唐渝文
《陕西农业科学》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