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南部万福变质核杂岩的发现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量:36
1
作者 关会梅 刘俊来 +3 位作者 纪沫 赵胜金 胡玲 Gregory A.Davis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9-208,共10页
根据宏观与微观构造测量,结合白垩纪沉积盆地组成与结构、区域岩浆活动性及其测年资料等的综合分析,揭示出在辽宁南部辽南变质核杂岩东侧存在另一个变质核杂岩构造,即万福变质核杂岩。该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拆离断层带由不同层次... 根据宏观与微观构造测量,结合白垩纪沉积盆地组成与结构、区域岩浆活动性及其测年资料等的综合分析,揭示出在辽宁南部辽南变质核杂岩东侧存在另一个变质核杂岩构造,即万福变质核杂岩。该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拆离断层带由不同层次构造岩构成,上盘为元古宇岩石,下盘是太古宇岩石和就位于其中的同构造花岗质侵入体。万福变质核杂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与辽南变质核杂岩构成一个变质核杂岩对,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该变质核杂岩对的厘定可能为阐明华北晚中生代岩石圈的力学和流变学属性以及岩石圈减薄过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福变质核杂岩 伸展构造 晚中生代 石圈减薄 辽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南万福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带的应变与剪切作用类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建波 鲁勇花 蒋振频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38-245,共8页
辽南万福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带为一走向近SN,倾向NE的低角度韧性剪切带,带内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质糜棱岩。以长石为应变标志体的Rf/φ应变测量显示应变类型为压扁应变;以极莫尔圆与长短轴法的运动学涡度估算表面,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 辽南万福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带为一走向近SN,倾向NE的低角度韧性剪切带,带内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质糜棱岩。以长石为应变标志体的Rf/φ应变测量显示应变类型为压扁应变;以极莫尔圆与长短轴法的运动学涡度估算表面,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为以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年代学资料,认为辽南万福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带形成于加厚地壳造山后垮塌,且在早白垩纪华北克拉通大规模地壳伸展的联合作用下由地壳的中、深层次被抬升至地表,并与各时代的岩石在同一露头上并置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福变质核杂岩 韧性剪切带 应变 剪切作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