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万木林保护区观光木群落物种相对多度模型的拟合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郑群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42,共8页
应用群落物种相对多度分布的几何级数分布模型、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分割线段模型和Weibull模型,对观光木群落物种相对多度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乔木层物种,其相对多度分布可用对数级数分布、对数正态分... 应用群落物种相对多度分布的几何级数分布模型、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分割线段模型和Weibull模型,对观光木群落物种相对多度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乔木层物种,其相对多度分布可用对数级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几何级数分布和分割线段模型来拟合;而对于灌木层物种相对多度分布则可用对数级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加以拟合。研究结果为观光木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木群落 物种相对多度分布 福建 万木林保护区 Weibul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沉水樟林种群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远征 吴鹏飞 +4 位作者 侯晓龙 王荣伟 刘爱琴 黄勇来 郑群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0-535,共6页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2个样地13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沉水樟林的优势种群多数为广生态位,对资源有一定共享性,其中沉水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2个样地13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沉水樟林的优势种群多数为广生态位,对资源有一定共享性,其中沉水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且在群落径级分布中占绝对优势,表明沉水樟种群在群落中具有比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较高,其中大于0.5的种对占44.9%;相对来说,沉水樟与生态位较宽树种的重叠值较大,生态位重叠值多为0.05~0.10,没有大于0.10的,表明目前沉水樟尚能适应该群落生境,与群落中其他树种竞争还不激烈,可以与生态位较宽的物种形成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樟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种群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郑群瑞 《福建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77-80,共4页
对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 ,胸径≥ 80cm的古树名木有 5 6 9株 ,隶属于 15科2 1属 2 9种。笔者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的种类、种群数量、生态分布、树高和胸径等现状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古树 名木 资源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调查 保护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万木林天然马尾松林分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清麟 郑群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福建万木林天然马尾松林为以马尾松占绝对优势的松阀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与四周的天然阔叶林相近,林分蓄积量高达984.2m3hm-2,是罕见的、典型的天然马尾松丰产林,为珍贵的自然资源。
关键词 马尾松林 林分特征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木林古森林承载的生态文化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群瑞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3-146,227,共5页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森林起源、悠久的保护历史、持续的演变历程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进行分析表明,万木林古森林具有独特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在人与自然和谐、森林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教育、生物...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森林起源、悠久的保护历史、持续的演变历程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进行分析表明,万木林古森林具有独特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在人与自然和谐、森林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教育、生物生态研究、森林结构调整、科学合理利用、发展林下经济、水土流失治理和发扬林业精神等方面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并提出进一步发挥其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作用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木林保护区 保护与演替 生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的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分局部生物多样性
6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2 位作者 庄崇洋 郑群瑞 王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63-2169,共7页
选择福建万木林保护区内两块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样地为对象,按分层和不分层两种情形,研究了小尺度(<20m)范围内各组成树种的单物种-面积关系(individual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ISAR),以探讨局部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维持机制... 选择福建万木林保护区内两块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样地为对象,按分层和不分层两种情形,研究了小尺度(<20m)范围内各组成树种的单物种-面积关系(individual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ISAR),以探讨局部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结果表明,两个群落的乔木层都可以划分出受光层和非受光层两个亚层。以受光层林木为圆心进行ISAR分析,发现在小尺度范围大多数受光层林木为局部生物多样性的中性种,只有个别树种在个别尺度上有显著的促进或排斥作用。研究途径避免了对非随机作用在维持局部生物多样性中的相对重要性的高估。不分层时,乔木层内同样以中性树种为主。研究结果支持小尺度范围内调查的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由中性作用主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 小空间尺度 万木林保护区 局部生物多样性 中性作用 乔木层的亚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师范大学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
7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I0001-I0003,共3页
福建师范大学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以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和三明陈大金丝湾森林公园为中心,沿武夷山脉按“一站多点"模式建设,包含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辐射南平王台、顺昌、长汀、宁化等地。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福建师范大学 全球变化 研究站 三明 格氏栲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