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万安盆地构造沉降及其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杨木壮 王明君 +1 位作者 梁金强 沙志彬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88,共4页
万安盆地是南海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是较为典型的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根据对横穿盆地的多道地震反射剖面的平衡剖面模拟和断层活动速率计算,可知万安盆地经历了4个主要构造沉降过程,而断层大多为源自基底的生长断裂,在晚始新... 万安盆地是南海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是较为典型的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根据对横穿盆地的多道地震反射剖面的平衡剖面模拟和断层活动速率计算,可知万安盆地经历了4个主要构造沉降过程,而断层大多为源自基底的生长断裂,在晚始新世—早中新世盆地发生走滑拉张断拗沉降阶段,断层活动最为强烈。各构造沉降阶段分别控制了盆地中油气生成、运聚和保存等成藏条件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沉降 断层活动速率 油气地质条件 万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地质构造与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峧岐 高红芳 孙桂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共11页
万安盆地是其东侧万安走滑断裂发生右旋走滑所派生的扭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个走滑拉张盆地。NE、NEE和SN向的断裂是盆内最主要的断裂,它们在盆内局部形成"三隆四坳"的格局。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基底形成、初始裂谷作用、裂谷... 万安盆地是其东侧万安走滑断裂发生右旋走滑所派生的扭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个走滑拉张盆地。NE、NEE和SN向的断裂是盆内最主要的断裂,它们在盆内局部形成"三隆四坳"的格局。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基底形成、初始裂谷作用、裂谷发育(第一阶段裂谷作用)、裂谷后早期(第二阶段裂谷作用)、构造反转和裂后期(区域沉降阶段)等几个阶段。根据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中叠加速度建立的时-深关系,在该盆地可划分出4个巨层序界面:MB1,声波基底的顶部(前古近纪);MB2,渐新世顶部(24Ma);MB3,晚中新世(8Ma);MB4,早上新世(4Ma)。每一个巨层序界面(MB)之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巨层序(MS),从老到新依次为MS1—MS4。盆地晚始新世—渐新世以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晚中新世时经历了非海相-海陆交互相-陆架沉积体系的过渡;中新世—早上新世为碳酸盐岩-浅海陆架-三角洲沉积体系;早上新世—第四纪为陆架-陆坡-深海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层序 沉积 万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区万安盆地构造演化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永坚 吕彩丽 +3 位作者 王利杰 徐行 杨楚鹏 伊善堂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74,共13页
本文基于地震、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运用回剥法和平衡剖面技术定量研究了万安盆地的构造沉降和伸展程度,重建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并探讨其成因机制。模拟结果表明,万安盆地构造沉降曲线为多段式,其南北部构造沉降差异明显,且沉降中心逐渐... 本文基于地震、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运用回剥法和平衡剖面技术定量研究了万安盆地的构造沉降和伸展程度,重建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并探讨其成因机制。模拟结果表明,万安盆地构造沉降曲线为多段式,其南北部构造沉降差异明显,且沉降中心逐渐向南发展的趋势。晚始新世-渐新世(37.8~23.03Ma BP)盆地中、北部快速沉降,存在两个沉降中心;早中新世(23.03~16.0Ma BP)盆地南部也发生快速沉降,整个盆地存在3个沉降中心;中中新世(约16.0~11.63Ma BP)沉降作用减弱,盆地进入裂后热沉降期。万安盆地的伸展和形成演化呈现北早南晚的特征,与南海海底扩张密切相关,同时受控于万安断裂带交替地右旋-左旋走滑作用,是伸展和走滑双重作用的结果。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可细分为4个阶段:初始裂谷期、主要裂谷期、走滑改造期和裂后加速沉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 构造演化 万安盆地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万安盆地新生界层序特征和主控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冬 朱筱敏 +3 位作者 朱世发 张厚和 赵东娜 李维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4,共9页
南沙海域是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发育区,其西部的万安盆地新生代沉积了陆相—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和海相灰岩。目前,万安盆地的油气勘探进展甚微,建立完善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层序发育主控因素对研究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史、预测砂体分布以及落... 南沙海域是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发育区,其西部的万安盆地新生代沉积了陆相—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和海相灰岩。目前,万安盆地的油气勘探进展甚微,建立完善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层序发育主控因素对研究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史、预测砂体分布以及落实油气勘探目标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二维地震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结合南海海域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背景,将万安盆地新生界划分为3个亚一级层序、6个二级层序和10个三级层序。SQ1—SQ2(古新统—始新统)发育范围有限;SQ3—SQ10(渐新统—第四系)地层发育完整,主要为海陆过渡相砂泥岩和海相灰岩。分析认为,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和物源供给共同影响盆地层序地层发育,其中构造运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主控因素 海洋地质 源-汇系统 南沙海域 万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南部万安盆地烃源岩成熟史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旭明 张成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7,113,共4页
万安盆地勘探程度较低,运用PetroMod软件,对其烃源岩成熟史进行了模拟。盆地模拟结果表明:盆地内发育3套烃源岩,其中西卫群、万安组为主力烃源岩,李准组为次要烃源岩,生烃门限深度在3 400 m左右,3套烃源岩分别在18,10和7 Ma进入生烃门限... 万安盆地勘探程度较低,运用PetroMod软件,对其烃源岩成熟史进行了模拟。盆地模拟结果表明:盆地内发育3套烃源岩,其中西卫群、万安组为主力烃源岩,李准组为次要烃源岩,生烃门限深度在3 400 m左右,3套烃源岩分别在18,10和7 Ma进入生烃门限,西卫群和万安组烃源岩现今绝大部分已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而李准组烃源岩现今处于低—中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万安盆地中部坳陷为盆地内最大的富烃和生烃坳陷,热演化程度高于其他构造单元,沟通烃源岩与储层的深大断裂对油气运移起重要的输导作用,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为早上新世,且新近系储层总体上以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热成熟史 数值模拟 含油气系统 万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学超 陈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5-48,共14页
利用在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所采集的地震、重磁资料及钻井、地质资料,对该盆地的地震反射特征,沉积特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构造发展史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本文以该区TG(或T5)深度资料为基础,并利用CCOP年刊发表的新生代基... 利用在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所采集的地震、重磁资料及钻井、地质资料,对该盆地的地震反射特征,沉积特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构造发展史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本文以该区TG(或T5)深度资料为基础,并利用CCOP年刊发表的新生代基底深度资料,初步圈定了万安盆地的边界,并对盆地二级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将盆地划分为5坳3隆、坳隆相间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万安盆地 走滑盆地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新生界含油气系统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伯土 陈长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万安盆地新生界含油气系统由渐新统—中中新统烃源岩、前第三纪基岩—中新统储集岩和上新统—第四系区域盖层组成。圈闭类型以断块、背斜和礁隆为主;主要烃源岩从中中新世末开始进入生、排烃高峰,现已达到高—过成熟,且以产气为主;各类... 万安盆地新生界含油气系统由渐新统—中中新统烃源岩、前第三纪基岩—中新统储集岩和上新统—第四系区域盖层组成。圈闭类型以断块、背斜和礁隆为主;主要烃源岩从中中新世末开始进入生、排烃高峰,现已达到高—过成熟,且以产气为主;各类圈闭大多在中中新世末前定型,并在上新世未基本成藏;油气运移方式为短距侧向运移与垂向运移并重,油气捕集方式以高阻系统为主,油气充注量达到过—正常充注。由此证实,万安盆地为一生油期较长、成藏较晚、生运聚匹配适宜、保存条件较好、油气蕴藏量丰富的含油气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万安盆地 新生界 含油气系统 烃源岩 储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安盆地构造沉降与沉积速率及其油气资源前景 被引量:2
8
作者 施秋华 夏斌 +1 位作者 万志峰 张云帆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43-46,共4页
万安盆地是南海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是较为典型的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根据对横穿盆地的地震反射剖面的平衡剖面模拟和构造沉降速率、沉积速率的计算,认为万安盆地曾经历了3次快速的构造沉降。2.6Ma以来,沉积速率最大。万安盆... 万安盆地是南海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是较为典型的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根据对横穿盆地的地震反射剖面的平衡剖面模拟和构造沉降速率、沉积速率的计算,认为万安盆地曾经历了3次快速的构造沉降。2.6Ma以来,沉积速率最大。万安盆地的沉降与沉积速率和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各构造演化阶段分别控制了盆地中油气的生成、运聚和保存等成藏条件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沉降 构造演化 沉积速率 万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万安盆地的构造样式与构造圈闭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光学 杨木壮 《热带海洋》 CSCD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对大量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分析,认为南海万安盆地发育有潜山披覆、基底张性断块、挤压背斜和骨牌式构造等4类典型构造样式,并形成背斜型和断块型两类主要的构造圈闭,构成了盆地内重要的油气圈闭类型。
关键词 构造样式 圈闭 万安盆地 南海 油气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安盆地可容纳空间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小强 杨木壮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6期29-32,共4页
万安盆地是南海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是较为典型的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以TACross的旋回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利用钻井、地震资料、岩心等各种实际资料,建立了万安盆地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并对万安盆地的可容纳空间变化与层序形成... 万安盆地是南海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是较为典型的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以TACross的旋回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利用钻井、地震资料、岩心等各种实际资料,建立了万安盆地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并对万安盆地的可容纳空间变化与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沉降、海平面升降及沉积物供应)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可容纳空间 构造沉降 海平面升降 万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含油气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匡立春 吴进民 杨木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9-60,共2页
万安盆地位于我国南海西南端、印支半岛的东南海域,它是一个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沉积了逾万米厚的地层。根据地震、钻井资料分析,把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广雅组、昆仑组、李准组、万安组及西卫群和人骏群,探... 万安盆地位于我国南海西南端、印支半岛的东南海域,它是一个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沉积了逾万米厚的地层。根据地震、钻井资料分析,把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广雅组、昆仑组、李准组、万安组及西卫群和人骏群,探讨了各组、群的时代属性和特征,认为它们分别对应于第四纪、上新世、晚中新世、中中新世、早中新世及渐新世—晚始新世和早、中始新世,缺失古新世地层,同时认为西卫群和万安组是万安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万安盆地 南海 新生代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资源潜力新认识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厚和 赫栓柱 +4 位作者 刘鹏 廖宗宝 徐庆梅 朱筱敏 徐耀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5-632,共8页
利用最新掌握的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系统分析了万安盆地地质条件、油气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获得了对其油气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的新认识。万安盆地总体上经历了断拗期和拗陷期2大构造演化阶段,发育近岸湖沼、扇三角洲、滨海三角洲、滨海... 利用最新掌握的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系统分析了万安盆地地质条件、油气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获得了对其油气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的新认识。万安盆地总体上经历了断拗期和拗陷期2大构造演化阶段,发育近岸湖沼、扇三角洲、滨海三角洲、滨海—浅海、半深海相沉积,物源自西向东;主力烃源岩为渐新统、下中新统的泥岩、页岩、煤及含煤泥岩,分布于中部坳陷和北部坳陷;储层主要有三类,分别为渐新统到上新统砂岩、中—上中新统碳酸盐岩、前古近系基岩;盖层为上新统—第四系和上渐新统—下中新统2套区域性地层;发育西部油气带、中部油气带和南部气带3大有利油气聚集区。万安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盆地地质资源量分别为石油29.38×10~8t,天然气34 897×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沉积特征 油气地质条件 油气富集规律 万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缘中新世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以万安盆地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道军 何云龙 +4 位作者 陆必宇 王亚辉 刘娟 杨允柳 肖鸿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8-647,654,共11页
万安盆地位于南海西南陆缘,独特的构造位置使得其充填演化成为研究西南次海盆扩张、西缘走滑断裂活动的重要窗口。利用已有钻井资料,通过井震对比和地震相分析,探讨万安盆地中新世沉积充填特征及其对南海西缘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研究表... 万安盆地位于南海西南陆缘,独特的构造位置使得其充填演化成为研究西南次海盆扩张、西缘走滑断裂活动的重要窗口。利用已有钻井资料,通过井震对比和地震相分析,探讨万安盆地中新世沉积充填特征及其对南海西缘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研究表明,中新世万安盆地主要发育三角洲、浊积扇、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等4种与油气储层关系密切的沉积相类型。早中新世时期,以三角洲体系为主;中中新世时期,三角洲仅发育于盆地西部,同期盆地东部开始发育碳酸盐台地;晚中新世时期,源自盆地西部的浊积扇开始发育。早中新世末南海西南次海盆停止扩张及中中新世末南海西缘走滑断裂活动,形成了2个重要构造不整合界面,对万安盆地中新世沉积充填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构造事件 中新世 万安盆地 南海西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志刚 刘世翔 +5 位作者 谢晓军 阳怀忠 王一博 胡文博 毕研坤 董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5,共7页
以前人大量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对万安盆地构造-沉积充填演化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万安盆地烃源岩、储集层和圈闭等油气地质特征和成藏条件。研究认为,万安盆地在新南海构造旋回中经历了渐新世—早中新世的伸展... 以前人大量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对万安盆地构造-沉积充填演化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万安盆地烃源岩、储集层和圈闭等油气地质特征和成藏条件。研究认为,万安盆地在新南海构造旋回中经历了渐新世—早中新世的伸展断拗、中中新世的走滑改造、晚中新世—现今的区域沉降等3个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发育三角洲—半封闭海湾沉积体系,中中新世—现今发育三角洲—正常开阔海沉积体系。万安盆地发育渐新统和下中新统2套主力烃源岩、渐新统—中新统碎屑岩和中新统碳酸盐岩2类主要储集层以及渐新统—中新统层内局部盖层和上新统—第四系区域性盖层,发育构造和生物礁2类油气藏,具有"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2类成藏模式。新南海构造旋回对万安盆地油气成藏有重要控制作用,其中伸展断拗期控制盆地主力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北部坳陷和中部坳陷)的发育以及盆地西侧砂岩储层和构造圈闭的形成,走滑改造期控制盆地中东部碳酸盐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建隆的形成,同时所形成的深大断裂沟通了深部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安盆地 构造-沉积充填演化 油气地质特征 成藏条件 新南海构造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部万安断裂活动特征及其对万安盆地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强 金庆焕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0期1-8,共8页
万安盆地位于南海西南部印支块体东南端即万安断裂以西地区。前人关于万安断裂活动特征及其对万安盆地形成演化的控制作用存在较多争议。通过对万安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以及万安断裂走滑活动规律的综合分析认为,万安断裂是一条... 万安盆地位于南海西南部印支块体东南端即万安断裂以西地区。前人关于万安断裂活动特征及其对万安盆地形成演化的控制作用存在较多争议。通过对万安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以及万安断裂走滑活动规律的综合分析认为,万安断裂是一条早期形成(中生代晚期)、多期活动的走滑断裂。万安断裂活动切割了盆地新生代地层,形成较多负花状构造,但该断裂仅引起盆地局部区域新生代地层产状变化,远离该走滑断裂的地层未受影响。万安盆地走滑伸展特征不甚明显,而具有明显的裂谷盆地特点,初步分析认为,万安盆地应为具有走滑性质的大陆边缘裂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安断裂 活动特征 万安盆地 形成机制 南海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南部万安盆地新生代沉降分析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蓓羽 张健 艾依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4-792,共9页
南海盆地位处特提斯、环太平洋和古亚洲三大构造域交汇部,其西南部代表性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但前人对其构造沉降及伸展机制研究比较薄弱,制约了人们对南海扩张和盆地演化的理解。基于构造格局和地层层序等区域地质资料,利用回... 南海盆地位处特提斯、环太平洋和古亚洲三大构造域交汇部,其西南部代表性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但前人对其构造沉降及伸展机制研究比较薄弱,制约了人们对南海扩张和盆地演化的理解。基于构造格局和地层层序等区域地质资料,利用回剥法模拟万安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并通过McKenzie纯剪切拉伸模型反复调整拉张因子拟合构造沉降史,得到万安盆地的伸展因子与伸展速度,最终通过岩石圈的热传导方程求取基底热流。研究结果表明:南海扩张、洋脊跳跃和西南次海盆扩张的共同作用控制万安盆地的沉降、伸展和热异常;万安盆地具有独特的时空演化特征,即沉降作用受断裂带左行和右行活动的影响,整体上具有V型转折特性,而伸展作用以“早东西、后南北”为主要特点;伸展和热异常均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呈现出以断裂带为异常轴、向两侧以不同的速率逐渐减弱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安盆地 沉降速率 伸展速度 基底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安盆地西部南昆嵩地区渐新世以来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华瑞 栾锡武 +1 位作者 魏新元 闫恒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3-670,共18页
南昆嵩地区位于万安盆地西部,晚中新世其北部断陷逐渐被沉积充填,南昆嵩地区成为万安盆地重要的物源输入通道,独特的构造位置使其成为研究万安盆地西部沉积充填演化与万安断裂走滑活动的窗口。对研究区开展地震资料的解释工作,综合运用... 南昆嵩地区位于万安盆地西部,晚中新世其北部断陷逐渐被沉积充填,南昆嵩地区成为万安盆地重要的物源输入通道,独特的构造位置使其成为研究万安盆地西部沉积充填演化与万安断裂走滑活动的窗口。对研究区开展地震资料的解释工作,综合运用沉积盆地分析和层序地层学等方法,通过对地震相的精细刻画,结合研究区几次重要构造事件之间的联系,分析南昆嵩地区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南昆嵩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具有明显南北分区的特征,北部为箕状断陷湖盆,南部为向西北方向倾斜的缓坡;南昆嵩地区渐新世以来主要发育断陷湖、下切河谷、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陆架三角洲等类型的沉积相;现今南海扩张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系列构造运动以及万安断裂多期左旋—右旋走滑运动对南昆嵩地区沉积充填演化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安盆地 南昆嵩地区 沉积相 构造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安盆地大熊油田的勘探和开发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炳文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1期19-20,共2页
万安盆地大熊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大熊(DaiHung)油田位于万安盆地北部,在我国传统海疆线内侧,北距昆仑岛480km,水深107m。1975年初,莫比尔(Mobil)石油公司开钻大熊-1井(BigBear-1井),当年... 万安盆地大熊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大熊(DaiHung)油田位于万安盆地北部,在我国传统海疆线内侧,北距昆仑岛480km,水深107m。1975年初,莫比尔(Mobil)石油公司开钻大熊-1井(BigBear-1井),当年4月由于西贡政权垮台而中途停钻,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安盆地 大熊油田 海洋勘探 钻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安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19
作者 张亚震 裴健翔 +2 位作者 甘军 杜艺可 史德锋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4,共11页
万安盆地是南海南部多板块叠合区典型的走滑-拉张盆地,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较低,目前对盆地主要凹陷构造特征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对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情况认识有限。基于精细的地震解释,对万安盆地新生界重要构造变革界面及其不整... 万安盆地是南海南部多板块叠合区典型的走滑-拉张盆地,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较低,目前对盆地主要凹陷构造特征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对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情况认识有限。基于精细的地震解释,对万安盆地新生界重要构造变革界面及其不整合面反射特征、断裂体系及构造演化特征、构造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T100(新生界底界)、T60(新近系底界)、T40(上中新统底界)是万安盆地不同时期结构构造、层序样式的关键分界面,体现了盆地裂陷—反转—沉降演化阶段对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万安盆地的断裂主要发育于T40界面以下,其中NE、NEE向断裂最为发育并控制了盆地构造格局。作为控盆断裂的万安断裂具有早期活动性强、晚期活动性弱,中部活动性强、南北部活动性次之的特征。凹陷呈多洼陷结构,反映出典型的裂陷分块与构造演化差异的特征。通过对万安盆地大中型油气藏时空分布的研究,认为烃源岩及其热演化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围绕在中部凹陷周缘的凸起带、斜坡带、反转带等构造单元控制了油气的空间分布,盆地整体上具有先成凸起带优势成藏、斜坡带立体成藏、中央反转带复式成藏的油气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架 断裂体系 构造演化 油气分布 万安盆地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万安盆地首份普查报告通过评审
20
作者 寇养琦 《海洋地质动态》 1993年第4期22-23,共2页
近期,"南沙万安盆地911工区地球物理普查报告"在广州南岗通过评审验收。该报告是我国在南海南部海域完成的第一份以海洋石油矿产资源调查为主的地球物理普查报告。它是继曾母盆地、万安盆地概查之后的进一步勘探,在大量海洋... 近期,"南沙万安盆地911工区地球物理普查报告"在广州南岗通过评审验收。该报告是我国在南海南部海域完成的第一份以海洋石油矿产资源调查为主的地球物理普查报告。它是继曾母盆地、万安盆地概查之后的进一步勘探,在大量海洋测深、重力、磁力和多道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基础上,在我国传统疆界内,主要指示了万安盆地的轮廓、沉积厚度和构造特征,发现了一系列深达6000—10000 m的沉积坳陷,初步圈定了一批十分有利的背斜、断块型局部构造,评价了油气前景,为南沙海域的继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安盆地 普查报告 南沙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