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稻孙《万叶集》汉译中的中庸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伏辰 金中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6,共6页
钱稻孙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他以追求诚信的儒家伦理观平等地看待外来文化,主张通过学习日本文化的优点完善中国文化。《万叶集》中译本所见"以诗译诗""汉形和魂""注... 钱稻孙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他以追求诚信的儒家伦理观平等地看待外来文化,主张通过学习日本文化的优点完善中国文化。《万叶集》中译本所见"以诗译诗""汉形和魂""注释恰适"等翻译手法便是其中庸思想的具体实践,钱稻孙的目标是为了达到"和"的最高境界,实现内外合一、文化融合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稻孙 万叶集 和歌翻译 中庸 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书仪与《万叶集》书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80,共5页
日本奈良时代光明皇后书写的《杜家立成杂书要略》 ,是我国早已散佚的宝贵书仪资料 ,8世纪后期成书 ,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万叶集》的汉文书信中有一些迄今仅见于敦煌书仪的尺牍用语 ,说明存在着与敦煌书仪相同相类或相近的书仪传入日... 日本奈良时代光明皇后书写的《杜家立成杂书要略》 ,是我国早已散佚的宝贵书仪资料 ,8世纪后期成书 ,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万叶集》的汉文书信中有一些迄今仅见于敦煌书仪的尺牍用语 ,说明存在着与敦煌书仪相同相类或相近的书仪传入日本的可能性。两者的比较研究也凸现出敦煌书仪在汉语史研究方面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书仪 万叶集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春秋竞怜判歌”的艺术表现——《万叶集》第一卷第十六首歌的研究与欣赏 被引量:2
3
作者 肖霞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2,共6页
《万叶集》是日本第一部纯文学的和歌总集 ,其作者之一额田王是万叶初期的女歌人。她的歌受到中国汉诗文审美艺术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和歌由记、纪歌谣向正规和歌类型转变的最初形态。从她身上可窥见到过渡时期歌人所具有的... 《万叶集》是日本第一部纯文学的和歌总集 ,其作者之一额田王是万叶初期的女歌人。她的歌受到中国汉诗文审美艺术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和歌由记、纪歌谣向正规和歌类型转变的最初形态。从她身上可窥见到过渡时期歌人所具有的古代性和现代性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叶集 春秋竞怜 额田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文学《万叶集》的诗型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程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Z期69-70,共2页
《万叶集》诗词总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诗经》,作为一部"真诚"的现实主义经典诗词佳作,《万叶集》中的诗词创作与我国古典诗词对外传播有着密切关联。本文主要探讨《万叶集》的诗型与诗词结构的表现形式,为... 《万叶集》诗词总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诗经》,作为一部"真诚"的现实主义经典诗词佳作,《万叶集》中的诗词创作与我国古典诗词对外传播有着密切关联。本文主要探讨《万叶集》的诗型与诗词结构的表现形式,为同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万叶集 唐诗宋词 七言绝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叶集》与日本竹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任敬军 任健 《世界竹藤通讯》 2016年第6期42-46,共5页
日本和歌总集《万叶集》收录了包括"竹"、"笹"、"篠"、"薦"意象在内的咏竹歌37首和竹意象185处。《万叶集》咏竹歌融竹的自然美、文化美、意象美于一体,文化内涵深刻,文学特征鲜明,是日本竹文... 日本和歌总集《万叶集》收录了包括"竹"、"笹"、"篠"、"薦"意象在内的咏竹歌37首和竹意象185处。《万叶集》咏竹歌融竹的自然美、文化美、意象美于一体,文化内涵深刻,文学特征鲜明,是日本竹文化悠久性和丰富性的反映。文章考证和分析了《万叶集》的咏竹歌中竹的种类、自然特征、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以期为研究日本竹文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叶集 咏竹歌 日本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叶集》的民族特色
6
作者 吴雨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5-78,共4页
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是伴随着中日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而产生的,在创作方法上,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同时,万叶歌人又从民族文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大胆地消化和改造了汉文化,使歌集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用和... 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是伴随着中日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而产生的,在创作方法上,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同时,万叶歌人又从民族文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大胆地消化和改造了汉文化,使歌集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用和歌形式,反映古代日本的社会生活,抒发日本人民的民族感情,充满着浓厚的日本情调。《万叶集》为日本文学跻身于世界文学强国之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叶集 和歌 民族特色 吸收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轮山之歌”的创作及其艺术特色——日本《万叶集》第17-19首歌的研究与读解
7
作者 肖霞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3期51-54,共4页
本文论述了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第17-19首歌的艺术特色,指出三首歌中蕴含着古老的传说和民欲文化,诉说着古代日本人的心声,为日本古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日本 万叶集 艺术特色 《三轮三之歌》 诗歌 古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万叶集》“咏露歌”与六朝文学的联系
8
作者 陆晶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Z期45-46,共2页
《万叶集》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问世时代正是日本大量摄取中国文化的时期,因此对诗中中国文化元素的探讨向来是《万叶集》研究的重要话题。《万叶集》中有关'露'的和歌共计108首,'露'是其中出现频率颇高... 《万叶集》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问世时代正是日本大量摄取中国文化的时期,因此对诗中中国文化元素的探讨向来是《万叶集》研究的重要话题。《万叶集》中有关'露'的和歌共计108首,'露'是其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种自然景象,但在此之前的'记纪歌谣'中完全没有关于'露'的作品,其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本文以《万叶集》中的'咏露歌'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叶集 六朝文学 六朝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文学《万叶集》语言评析
9
作者 王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Z期51-52,共2页
享誉国内外的诗词总集《万叶集》与《诗经》可以相媲美,我国古典诗词的对外传播对《万叶集》的编撰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在《万叶集》中随处可见我国古典诗词的印记。本文在中国古典诗词理解基础上展开对《万叶集》的语言研究,通过细读... 享誉国内外的诗词总集《万叶集》与《诗经》可以相媲美,我国古典诗词的对外传播对《万叶集》的编撰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在《万叶集》中随处可见我国古典诗词的印记。本文在中国古典诗词理解基础上展开对《万叶集》的语言研究,通过细读《万叶集》了解古诗词对其在文学创作和现代语言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万叶集》《诗经》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额田王其人其歌来剖析其与万叶集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元金香 《外语研究》 2004年第3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额田王 和歌 万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万叶集》看《井真成墓志》中志文的共性与个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清音 韩钊 《文博》 2011年第1期49-53,共5页
《万叶集》是日本民族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和歌总集,其中收录了与日本遣唐使有关的二十二首和歌,成为我们研究《井真成基志》的珍贵资料。本文通过将《井真成墓志》与《万叶集》中相关和歌对读,可知《井真成基志》中的"序"... 《万叶集》是日本民族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和歌总集,其中收录了与日本遣唐使有关的二十二首和歌,成为我们研究《井真成基志》的珍贵资料。本文通过将《井真成墓志》与《万叶集》中相关和歌对读,可知《井真成基志》中的"序"可视为对遣唐使这一特殊群体的共性描述;"铭"可作为我们对井真成个性遭遇的分析。综合二者,对于呈现更为丰满的井真成形象将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叶集 井真成墓志 遣唐使 共性 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叶集》与中国文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元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76-84,70,共10页
《万叶集》是日本最古的一部和歌集,被视为日本民族精神的精华,受到历代人的推崇。它是用汉字写成的。歌题、小序和歌后的附记,均用汉文写作,其中附记是编纂者后来加上去的。和歌本身使用相当复杂的“万叶假名”,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读不... 《万叶集》是日本最古的一部和歌集,被视为日本民族精神的精华,受到历代人的推崇。它是用汉字写成的。歌题、小序和歌后的附记,均用汉文写作,其中附记是编纂者后来加上去的。和歌本身使用相当复杂的“万叶假名”,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读不懂的。《万叶集》是第一部用日本民族语言创作的结集。《万叶集》深刻的民族特征,并不抹煞它同中国文学的密切联系。它饱吮了两种乳汁,一种是民族的,一种是中国的。“万叶”之所以成为千古不衰之苍松巨柏,就是靠这两种营养哺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叶集 中国文学 山上忆良 汉字 编纂者 日语 民族语言 日本学者 假名 重要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献与《万叶集·相闻》关系之再探讨
13
作者 徐送迎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95-101,共7页
关键词 万叶集 中国文献 《文选》 《玉台新咏》 乐府民歌 《诗经》 《古今乐录》 雅乐寮 日本 相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古典文学《万叶集》新考——《もぅ一つの“万葉集”》评述
14
作者 武继平 《外国语文》 199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众所周知,《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的诗歌精髓之集大成。据考成书年代为公元8世纪奈良时代末叶。它的原始版本由假借中国古代汉字读音的“万叶假名”写成。今天读者见到的是经过历代日本专家学者精心诠释和不断修正并改写成现代人能读... 众所周知,《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的诗歌精髓之集大成。据考成书年代为公元8世纪奈良时代末叶。它的原始版本由假借中国古代汉字读音的“万叶假名”写成。今天读者见到的是经过历代日本专家学者精心诠释和不断修正并改写成现代人能读憧的文体版本。1200年来,日本人一直将《万叶集》珍视为日本大和诗歌传统的源头和音韵文学的典范。然而,由于古今音韵学的变迁等诸多因素,这部集诗4500余首的庞大诗集,在诠释上至今尚存在不少未解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叶集 日本古典文学 成书年代 万叶假名 诗歌传统 奈良时代 音韵学 中国古代 汉字读音 新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叶集》审美理念“誠”的解读
15
作者 姜群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43-47,共5页
《万叶集》是日本文学的源泉之作,是大和民族的精神故乡,被誉为日本的《诗经》。万叶歌风淳朴、真挚,展现了日本上古时代的壮丽历史画卷,是封建律令制处于上升时期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上古文学古典美的杰作,其丰富的精神遗产对... 《万叶集》是日本文学的源泉之作,是大和民族的精神故乡,被誉为日本的《诗经》。万叶歌风淳朴、真挚,展现了日本上古时代的壮丽历史画卷,是封建律令制处于上升时期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上古文学古典美的杰作,其丰富的精神遗产对后世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本文撷取《万叶集》的若干歌作为观照,结合日本儒学名家的考辨经纬,阐释了其所体现的"誠(まこと)"这一审美理念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叶集 审美理念 “誠”的内涵 “誠”的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田津”歌的研究与欣赏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额田王 万叶集 熟田 濑户内海 天皇 例行活动 山上忆良 和歌 满潮 天然良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脱自我苦恼的方式之一——日本古代诗歌与摩梭情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远藤 耕太郎 张正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日本古代诗歌 (万叶恋歌 )与摩梭人的“活形态”情歌 ,都是个体的抒情表现 ,两者在诗歌中多用模式化和比喻的表现手法 ,有共同性。显然 ,双方作者 (歌手 )有个体意识 ,可是在恋歌的表现上 ,他们趋向集体性。从用歌来摆脱个体苦恼的方式 ... 日本古代诗歌 (万叶恋歌 )与摩梭人的“活形态”情歌 ,都是个体的抒情表现 ,两者在诗歌中多用模式化和比喻的表现手法 ,有共同性。显然 ,双方作者 (歌手 )有个体意识 ,可是在恋歌的表现上 ,他们趋向集体性。从用歌来摆脱个体苦恼的方式 ,对两者加以比较 ,从中可见不同于西洋近代个人主义式的摆脱个体苦恼的方式 ,用歌来虚构现实生活中个体的苦恼 ,把它引入“游戏的空间” ,通过游戏来舍弃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梭人 对歌 情歌 日本文学 万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文化的“幽玄美” 被引量:7
18
作者 梅晓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幽玄美向来为日本文艺家所津津乐道,也常为理论家作为日本文艺学的一个范畴来阐发和引述,可以说,幽玄美是一种日本人普遍接受的宙美原则,几乎渗透在日本文艺的一切样式中。
关键词 幽玄 日本文化 想象力 日本人 诗的意象 日本民族 余情 植物 万叶集 插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访周作人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炳月 井上红梅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周作人 万叶集 外国文学 作品 《莫须有先生传》 武者小路实笃 文学理论 通俗小说 日本文学 《域外小说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古代杰出女歌人额田王及其和歌创作 被引量:2
20
作者 元金香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60-63,共4页
在万叶时代的古日本,活跃着一位出色的女歌人,她就是额田王。从额田王的和歌创作可以推测,额田王当时可能是宫廷中管理祭祀的巫女或者是侍奉天皇的女官。但是额田王的和歌并没有受到那种传统文化的束缚,而是独具个性,或气势磅碍,或妮妮... 在万叶时代的古日本,活跃着一位出色的女歌人,她就是额田王。从额田王的和歌创作可以推测,额田王当时可能是宫廷中管理祭祀的巫女或者是侍奉天皇的女官。但是额田王的和歌并没有受到那种传统文化的束缚,而是独具个性,或气势磅碍,或妮妮道来,风格之多样性,在万叶前期实乃罕见,不愧为日本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叶集 额田王 和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