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卫国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3,共9页
《明史纪事本末》是谷应泰网罗一批明史专家在两年时间内所编成的清初最早一部明史著作,长期以来颇受重视,近年来学界对其史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价值受到质疑。本文以卷六二《援朝鲜》为具体考察对象,其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采取贬... 《明史纪事本末》是谷应泰网罗一批明史专家在两年时间内所编成的清初最早一部明史著作,长期以来颇受重视,近年来学界对其史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价值受到质疑。本文以卷六二《援朝鲜》为具体考察对象,其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采取贬斥、否定、反讽的手法,否定明朝军队的战绩,这符合清初政治的需要,并为王鸿绪《明史稿》所抄录、继承,并最终被清官修殿本《明史》所沿袭,构成了清朝官方对这场战争的基本认识。因此,只有深入全面考察此书对清官修《明史》等史书的学术影响,方能更进一步认识其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纪事本末》 万历朝鲜之役 殿本《明史》 清官方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应昌朝鲜讲学活动考--阳明心学在域外的一次“外王”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焦堃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8,167,共13页
万历朝鲜之役爆发之后,信奉阳明心学的宋应昌被明廷任命为经略,作为明军的最高指挥官前赴朝鲜。在朝鲜期间,除指挥明军作战外,宋应昌还曾与朝鲜官员李廷龟等人讲学长达数月,并通过公文与当时的朝鲜国王宣祖论学。宋应昌在朝鲜的讲学活... 万历朝鲜之役爆发之后,信奉阳明心学的宋应昌被明廷任命为经略,作为明军的最高指挥官前赴朝鲜。在朝鲜期间,除指挥明军作战外,宋应昌还曾与朝鲜官员李廷龟等人讲学长达数月,并通过公文与当时的朝鲜国王宣祖论学。宋应昌在朝鲜的讲学活动除了学术目的外,还有着很强的政治意图。通过向宣祖讲论“明德”“亲民”,宋应昌试图劝阻朝鲜方面处死投降日本的本国民众的做法,并促使朝鲜方面妥善安置这些降民。而将朝鲜世子光海君的讲官李廷龟等人召至幕下讲学的目的,则是希望他们以自己的心学思想教育光海君,以期其将来能够带领朝鲜实现中兴。不过,由于宋应昌与朝鲜君臣在粮草供应、和战方针等问题上的激烈矛盾,加之朝鲜方面尊奉程朱的学术宗尚,使得宋应昌在朝鲜传播阳明心学的努力归于失败,其学说始终未被朝鲜方面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应昌 万历朝鲜之役 阳明心学 朝鲜宣祖 光海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壬辰战争史料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简介
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本项目于2017年11月立项,首席专家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尚胜教授,项目组成员包括20余位从事16-18世纪中韩关系史、中日关系史和日韩关系史研究的校内外学者。壬辰战争是因战争发生于明朝与朝鲜干支纪年壬辰年(1592)而得名。这是一... 本项目于2017年11月立项,首席专家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尚胜教授,项目组成员包括20余位从事16-18世纪中韩关系史、中日关系史和日韩关系史研究的校内外学者。壬辰战争是因战争发生于明朝与朝鲜干支纪年壬辰年(1592)而得名。这是一场由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发兵侵略朝鲜进而入侵中国、明朝出兵援救朝鲜的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战争,所以各国有不同称谓:中国明清时期的史书多称为“万历朝鲜之役”,今人多称为“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王朝(1392-1910)分别称为“壬辰倭乱”和“丁酉倭乱”(在1593年7月以后中日议和停战的背景下,日本于1597年2月再次发动对朝战争,因该年为丁酉年而得名);日本则分别称为“文禄之役”(1592年是日本的“文禄元年”)和“庆长之役”(1597年为日本的“庆长二年”)。综合这场战争的命名差异,项目组改用中、日、韩三国曾普遍采用的干支纪年来标示这场战争的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辰战争 丰臣秀吉 壬辰倭乱 中韩关系史 干支纪年 万历朝鲜之役 中日关系史 朝鲜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