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七言排律”不盛行的原因——从对偶表现的本质说起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松浦友久
著黄仁生
-
机构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4,共5页
-
文摘
本文以“对偶表现的本质”作为视点 ,分别将“七言排律”同“五言排律”、“七言古体诗”等盛行的诗型加以比较 ,认为“七言排律”不盛行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对偶性的过剩化”导致了“整合性的弛缓化”、“自我完结性的反复化”这样一连串的蛇足而被淘汰。
-
关键词
七言排律
不盛行的原因
对偶表现的本质
自我完结机能
-
Keywords
classical seven word rhythm poetry that more than eight lines'(qi yan pai lü) the reason of un prevalence the essence of antithesis phrases the faculty of self finish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文章四友”与唐前期诗歌艺术进程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许总
-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5-89,共5页
-
文摘
论“文章四友”与唐前期诗歌艺术进程许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据《新唐书》卷二百零一《杜审言传》载: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这一文人集团的形成,在那一特定时代文化氛围与艺术进程的推就之中,显示出共同的审美趣尚与艺术贡...
-
关键词
文章四友
诗歌艺术
咏物诗
杜审言
宫廷文学
唐前期
七言排律
苏味道
宫廷诗
近体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答同学问
- 3
-
-
作者
萧艾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43-44,共2页
-
文摘
承询拙作《王国维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81页,新版同)称《颐和园词》为七言排律,是否有误?谨答于次:按:陈寅恪在《论再生缘》这篇著名论文中写道:“《再生缘》之文,质言之,乃一叙事言情七言排律之长篇巨制也。”又说:“弹词之文体,即是七言排律。……白香山之乐府及后来摹拟香山,如吴梅村诸人之七言长篇,亦可适用微之、惜抱之说也。”最后称:“如《再生缘》之文,则在吾国自是长篇七言排律之佳诗”王国维的《颐和园词》。
-
关键词
七言排律
《易》
颐和园
刘义庆
《再生缘》
王国维
长篇
刘孝标
挽词
《世说新语》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唐代今体诗格律一得
- 4
-
-
作者
丁皓森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55-156,共2页
-
文摘
唐代今体诗的格律最完美。本文抓住唐代今体诗的格律作些探讨。今体诗从每行字数多、少的角度分有:五言(字),七言(字);今体诗从每首句数多、少的角度分有: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今体诗从声调角度分有:平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仄起首句不入韵。把字数多、少与句数多、少结合起来分,这就是通常说的: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
关键词
声调
今体诗
字数
角度
起首句
唐代
双音顿
平声
七言排律
韵脚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再生缘》之再议
- 5
-
-
作者
刘存南
-
机构
江苏扬州施井北巷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9-71,共3页
-
文摘
陈寅恪、郭沫若均认为陈端生所著弹词《再生缘》是长篇七言排律。笔者对原书考察后认为,《再生缘》乃弹词体,律句虽多,但对偶句极少,与七言排律的形式相距甚远。
-
关键词
陈端生
再生缘
七言排律
弹词体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造林绿化赞
- 6
-
-
-
出处
《广西林业》
1991年第2期30-32,共3页
-
文摘
林业宣传工作在绿化造林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宣传林业的方式很多、很多:广播、电视、墙报、刊物,演讲、口号、游戏、文艺节目……荔浦县林业局、《晚霞》诗社主办的专刊《造林绿化赞》以它独特的方式,为林业唱了一曲热情的赞歌。这里,我们选用15首。同样,也会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吧?各县(市)是否也有这样的专刊?请交流、共赏,以进一步繁荣我区林业诗歌的创作,促进林业的发展!
-
关键词
造林绿化
林业宣传
荔浦县
七言排律
双江乡
禁火
修仁镇
翠翠
柑橙
万马千军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关于孔尚任和《桃花扇》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袁世硕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S5期70-76,共7页
-
文摘
一、关于孔尚任、刘廷玑合刻《长留集》我一九五九年初夏去北京,曾见到两部孔、刘合刻宝岱楼梓行的《长留集》。一部原为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只收有孔、刘两氏的七言绝、律诗,就是汪蔚林同志一九五八年辑《孔尚任的诗》所依据的本子。一部藏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只收有刘氏五、七言古、绝、律诸体诗。它们的版本格式,完全一样。
-
关键词
孔尚任
桃花扇
七言排律
康熙
南京图书馆
罢官
清华大学图书馆
五言
浙江图书馆
诗文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