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陲的处女地——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桂华 李波 《野生动物》 2003年第2期30-32,共3页
在辽阔富饶的黑龙江大地上,在美丽平坦的三江平原里,静静沉睡着一片花的世界,鸟的乐园.这里几乎70%以上都被水所覆盖,所有的东西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世界".这就是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 在辽阔富饶的黑龙江大地上,在美丽平坦的三江平原里,静静沉睡着一片花的世界,鸟的乐园.这里几乎70%以上都被水所覆盖,所有的东西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世界".这就是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双鸭山市境内的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芦苇沼泽 草甸 浅水沼泽 深水沼泽 水域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禹桥 昌敦虎 +2 位作者 金兰淑 宋倩 林国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235-235,238,共2页
根据2006年4~10月对七星河湿地地表水质的调研和监测结果,通过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分析湿地水环境质量,得到如下结论:七星河湿地地表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TP和油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超标;保护区水质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较大;七... 根据2006年4~10月对七星河湿地地表水质的调研和监测结果,通过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分析湿地水环境质量,得到如下结论:七星河湿地地表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TP和油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超标;保护区水质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较大;七星河地表水在农业耕作季节受到更为严重污染;保护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河湿地 国家自然保护区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3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北部40km处,总面积20000hm^2,其中核心区面积7960 hm^2,缓冲区面积3600hm^2,实验区面积8440hm^2。保护区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水生和...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北部40km处,总面积20000hm^2,其中核心区面积7960 hm^2,缓冲区面积3600hm^2,实验区面积8440hm^2。保护区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保护区 七星河 水域生态系统 内陆湿地 三江平原 黑龙江省 保护对象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功能评价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袁军 吕宪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湿地功能一般可分为水文功能、生境功能和生物地化学循环功能3种类型,3类功能各包括若干子功能,各子功能的强弱由可以量化、相互独立、能够表示其本质特征的评价指标表示,指标总和即为湿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湿地功能所具有的模糊属性... 湿地功能一般可分为水文功能、生境功能和生物地化学循环功能3种类型,3类功能各包括若干子功能,各子功能的强弱由可以量化、相互独立、能够表示其本质特征的评价指标表示,指标总和即为湿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湿地功能所具有的模糊属性决定了模糊数学方法在湿地功能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湿地功能评价的实质就是确定待评价湿地属于哪个事先划分好的模糊集合,或描述它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原理是通过确定评价对象对最优、最劣2种状态的隶属程度,从而定量判断评价对象的优劣状况。对于任意一块待评价的湿地,以其原始状况下指标最大可能特征值作为最优标准值,以其在人类干扰下指标可能达到的最小特征值作为最劣标准值。运用模型对黑龙江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年份(1980,1988和2002年)湿地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湿地功能对最优状态的隶属度在1980、1988和2002年分别为0.9743、0.8573和0.7030,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功能评价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