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敦煌写经题记所记“七世父母”观看佛教文化对中土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青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4,共7页
"七世父母"是敦煌藏经洞出土写经题记中主要的"奉为"之一。本文认为佛教七世父母指此身以前过亡的代代父母,以转世轮回为理论根基,宣扬一切众生皆为父母,与中土固有七世祖宗有本质不同。作为一种新理论,以其学说的...
"七世父母"是敦煌藏经洞出土写经题记中主要的"奉为"之一。本文认为佛教七世父母指此身以前过亡的代代父母,以转世轮回为理论根基,宣扬一切众生皆为父母,与中土固有七世祖宗有本质不同。作为一种新理论,以其学说的优越性,七世父母理念对中土孝道内容做了重要补充,深刻地影响了民众孝道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佛教
七世父母
孝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阴氏与佛教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学勇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3期165-174,共10页
本文通过阴氏与佛教的关系例证了石窟由佛窟到祠堂功能的转变;通过对阴氏写经题记的分析旁证阴氏就是在武则天时期飞腾发达的,并着重分析了“七世父母”的问题,认为其反映着三方面的内容,而主要的是对儒家“孝”思想的反映。认为一切跟...
本文通过阴氏与佛教的关系例证了石窟由佛窟到祠堂功能的转变;通过对阴氏写经题记的分析旁证阴氏就是在武则天时期飞腾发达的,并着重分析了“七世父母”的问题,认为其反映着三方面的内容,而主要的是对儒家“孝”思想的反映。认为一切跟佛教有关的活动都蕴涵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是人们内在想法的外在表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禅
石窟
石窟功能
写经题记
七世父母
施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漳县博物馆藏北周造像座、唐代造像与经幢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美霞
《文博》
1992年第2期72-79,2,共9页
临潼县博物馆的碑廊里,展出的部分北周造像座、唐代造像与经幢,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展出数年来,引起了佛教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现介绍于下,供参考。北周造像座总计五件,均出土于栎阳镇北门外, 保定二年(公元560年)...
临潼县博物馆的碑廊里,展出的部分北周造像座、唐代造像与经幢,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展出数年来,引起了佛教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现介绍于下,供参考。北周造像座总计五件,均出土于栎阳镇北门外, 保定二年(公元560年)造像座: 座呈方形,长78.5、宽16、高52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艺术
摩尼宝珠
临潼县博物馆
七世父母
临漳县
实物资料
博物馆藏
碑廊
释迎牟尼
文殊师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彬县出土隋造像碑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忠敏
《文博》
1988年第2期91-,共1页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彬县新堡子乡白店村发现隋开皇十五年造像碑一通,现收藏于彬县文化馆内。这座造像碑系红砂石,是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四月所造。碑顶已残缺,通高138厘米,上宽43厘米,下宽52厘米,碑侧上厚17.5厘米,下...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彬县新堡子乡白店村发现隋开皇十五年造像碑一通,现收藏于彬县文化馆内。这座造像碑系红砂石,是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四月所造。碑顶已残缺,通高138厘米,上宽43厘米,下宽52厘米,碑侧上厚17.5厘米,下厚18厘米。碑上方凿一方形尖拱窟龛,龛高35厘米,宽37厘米。龛内中间造释迦像一区,结跏趺座,低平肉髻,右臂上弯,手指向上,掌心向外;左手置于盘腿上,掌心向上,有托法器。闭目凝神,安祥自然,端庄肃穆。两旁站立二菩萨,右边合掌恭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凿
白店村
下宽
释迦
年四
开皇
七世父母
杨坚
上宽
一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敦煌写经题记所记“七世父母”观看佛教文化对中土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青山
机构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4,共7页
基金
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研究项目"隋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写经活动"(LZUJC2007022)
文摘
"七世父母"是敦煌藏经洞出土写经题记中主要的"奉为"之一。本文认为佛教七世父母指此身以前过亡的代代父母,以转世轮回为理论根基,宣扬一切众生皆为父母,与中土固有七世祖宗有本质不同。作为一种新理论,以其学说的优越性,七世父母理念对中土孝道内容做了重要补充,深刻地影响了民众孝道观念。
关键词
敦煌文献
佛教
七世父母
孝道
Keywords
Dunhuang literature
Buddhism
seven-generation parents
filial piety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阴氏与佛教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学勇
机构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3期165-174,共10页
文摘
本文通过阴氏与佛教的关系例证了石窟由佛窟到祠堂功能的转变;通过对阴氏写经题记的分析旁证阴氏就是在武则天时期飞腾发达的,并着重分析了“七世父母”的问题,认为其反映着三方面的内容,而主要的是对儒家“孝”思想的反映。认为一切跟佛教有关的活动都蕴涵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是人们内在想法的外在表露。
关键词
修禅
石窟
石窟功能
写经题记
七世父母
施舍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漳县博物馆藏北周造像座、唐代造像与经幢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美霞
出处
《文博》
1992年第2期72-79,2,共9页
文摘
临潼县博物馆的碑廊里,展出的部分北周造像座、唐代造像与经幢,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展出数年来,引起了佛教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现介绍于下,供参考。北周造像座总计五件,均出土于栎阳镇北门外, 保定二年(公元560年)造像座: 座呈方形,长78.5、宽16、高52厘米。
关键词
佛教艺术
摩尼宝珠
临潼县博物馆
七世父母
临漳县
实物资料
博物馆藏
碑廊
释迎牟尼
文殊师利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彬县出土隋造像碑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忠敏
出处
《文博》
1988年第2期91-,共1页
文摘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彬县新堡子乡白店村发现隋开皇十五年造像碑一通,现收藏于彬县文化馆内。这座造像碑系红砂石,是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四月所造。碑顶已残缺,通高138厘米,上宽43厘米,下宽52厘米,碑侧上厚17.5厘米,下厚18厘米。碑上方凿一方形尖拱窟龛,龛高35厘米,宽37厘米。龛内中间造释迦像一区,结跏趺座,低平肉髻,右臂上弯,手指向上,掌心向外;左手置于盘腿上,掌心向上,有托法器。闭目凝神,安祥自然,端庄肃穆。两旁站立二菩萨,右边合掌恭立。
关键词
方凿
白店村
下宽
释迦
年四
开皇
七世父母
杨坚
上宽
一九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敦煌写经题记所记“七世父母”观看佛教文化对中土文化的影响
赵青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敦煌阴氏与佛教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
杨学勇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临漳县博物馆藏北周造像座、唐代造像与经幢
李美霞
《文博》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彬县出土隋造像碑
杨忠敏
《文博》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