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DC3000甘油激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柱 李银凤 +1 位作者 于志海 刘晓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5,共6页
为研究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athovar tomato,Pst)DC3000甘油激酶(Glycerol kinase,GK)的功能,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Pst DC3000 GK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Pst DC3000 GK基因,对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进行分析,... 为研究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athovar tomato,Pst)DC3000甘油激酶(Glycerol kinase,GK)的功能,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Pst DC3000 GK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Pst DC3000 GK基因,对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构建了GK基因敲除突变体,探讨其对菌体生理特性的影响。序列分析表明,GK基因全长1 506 bp,可编码一条501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st DC3000 GK蛋白分子质量55.8 ku,等电点5.54,富含无规卷曲结构。敲除Pst DC3000 GK后,可降低菌体在基本培养基与丰富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增加细胞中甘油含量,同时也使菌体在拟南芥叶片上的增殖能力降低。因此,Pst DC3000 GK基因参与调控菌体的生长过程,影响菌体甘油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dc3000 甘油激酶 基因克隆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十八)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症状多样性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莹莹 柴阿丽 李宝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2-84,共3页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bacterialspeckoftomato)也称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斑疹病等,是危害全世界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5%~75%的产量损失(Yunisetal.,1980)。1933年该病首次在美国报道(Turgut&Basim,2013),之后在南非、印度...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bacterialspeckoftomato)也称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斑疹病等,是危害全世界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5%~75%的产量损失(Yunisetal.,1980)。1933年该病首次在美国报道(Turgut&Basim,2013),之后在南非、印度、澳大利亚、保加利亚、法国、前苏联、巴西、美国、以色列、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Basim et al.,2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斑点病 番茄生产 丁香假单 tomato 在美国 秘鲁番茄 多毛番茄 甘肃张掖 牛膝菊 致病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高温环境下番茄对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抗性变化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安然 史军营 +3 位作者 胡璋健 王娇 喻景权 师恺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7-44,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园艺作物在设施及露地生产中病虫害高发频发,严重威胁园艺产品的产量、品质和安全,而亚高温环境如何影响园艺作物的抗病性尚不清楚。细菌性斑点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园艺作物在设施及露地生产中病虫害高发频发,严重威胁园艺产品的产量、品质和安全,而亚高温环境如何影响园艺作物的抗病性尚不清楚。细菌性斑点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引起的在我国番茄生产中广泛发生的重要病害。本试验以含抗Pst基因Pto的高抗番茄LA3472及其背景基因型高感番茄Moneymaker为试验材料,探究亚高温环境下番茄的模式触发的免疫(PAMPs-triggered immunity,PTI)和效应蛋白触发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两种不同抗病途径对Pst DC3000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与24 ℃常温相比,30 ℃亚高温对体外培养的Pst DC3000菌株的增殖速度无明显影响,但Moneymaker和LA3472在接种Pst DC3000后,细菌性斑点病害的发生均显著加重。亚高温下,2份番茄材料的水杨酸(SA)积累量在接种病原菌后均比常温下接种显著减少,受Pst DC3000诱导的水杨酸合成基因PALs和信号转导基因NPR1的转录表达也被显著抑制。由此可见,亚高温对番茄对细菌性斑点病的不同抗性途径PTI和ETI均有抑制作用,推测其和SA抗性路径被抑制有关。本试验对于理解温度升高背景下蔬菜作物病害发生及加强病害防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亚高温 丁香假单番茄致病变种 水杨酸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和防治 被引量:3
4
作者 蔡义勇 巩振辉 《西北园艺(蔬菜)》 2007年第6期21-21,共1页
1病原和发生症状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为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茎、果实和果柄,番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斑,有黄色晕圈。叶片染病由下部老熟叶片... 1病原和发生症状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为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茎、果实和果柄,番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斑,有黄色晕圈。叶片染病由下部老熟叶片先发病。再向植株上部蔓延,发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圆点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斑点病 番茄 防治 丁香假单 发生症状 致病变种 叶片 成株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叶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Pti互作蛋白筛选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洋 王莹莹 +3 位作者 张政 冯国栋 周宇 牛向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20-1424,共5页
酵母双杂交技术作为检测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不仅能验证与已知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还可从文库中筛选与特定蛋白互作的未知蛋白。文章为研究番茄抗病相关蛋白Pti(Pto interaction protein)的生物学功能,筛选与其互作的蛋白,以未... 酵母双杂交技术作为检测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不仅能验证与已知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还可从文库中筛选与特定蛋白互作的未知蛋白。文章为研究番茄抗病相关蛋白Pti(Pto interaction protein)的生物学功能,筛选与其互作的蛋白,以未处理野生型番茄叶片、真空渗透法接种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DC 3000(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Pst DC3000)的感病株系prf3、抗性株系PtoR的植株叶片提取RNA,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经检测,文库容量为1.25×107 CFU,阳性率大于95%,插入片段平均长度约1200 bp。通过构建Pti5重组诱饵载体并转化酵母菌,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初步获得的Pti5互作的靶标基因,可用于进一步研究番茄抗病基因Pti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丁香假单番茄致病变种(Pst dc3000) 酵母双杂交 文库筛选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