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鉴别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和豌豆致病变种的 DNA 探针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方平 Forster RL Young JM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37-40,共4页
把引起豌豆枯萎病的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菌株3319和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变种 P.syringae pv.pisi 的模式菌株2452的染色体 DNA 分别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indⅢ完全消化,再用 T_4DNA 连接酶把... 把引起豌豆枯萎病的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菌株3319和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变种 P.syringae pv.pisi 的模式菌株2452的染色体 DNA 分别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indⅢ完全消化,再用 T_4DNA 连接酶把消化好的 DNA 片段连接到用HindⅢ内切酶消化的质粒载体 pUC19上,然后把重组的质粒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RR1)中去克隆.把菌株3319和2452的 DNA 用 p^(32)标记做成探针,分别与克隆菌落杂交,筛选出只对菌株3319的 DNA 有特异性的1个重组 DNA 的克隆和对菌株2452的 DNA 有特异性的2个重组 DNA 克隆.再把这3个重组质粒 DNA 分别用 P^(32)标记做成探针,与菌株3319和2452的 DNA 杂交,也显示只对各自 DNA 来源的菌株具有特异性.这3个重组质粒中,有2个携带有菌株2452的 DNA 片段,1个为0.82 kb。另1个略小于0.58 kb,还有1个质粒携带有菌株3319的 DNA 片段,为0.85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枯萎病 丁香假单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t DC3000)抗病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傲雪 田雨鑫 白怡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8,共9页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t DC3000)是导致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威胁番茄产量和品质。Pst DC3000是一种局部感染的半生物营养性病原菌,其Ⅲ型分泌系统和冠状毒素生物合成与植物免疫抑制密切相关。Pst DC3000引发的植物...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t DC3000)是导致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威胁番茄产量和品质。Pst DC3000是一种局部感染的半生物营养性病原菌,其Ⅲ型分泌系统和冠状毒素生物合成与植物免疫抑制密切相关。Pst DC3000引发的植物免疫反应涉及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免疫和效应器触发免疫两个途径,共同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防御能力,其中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植物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核心作用。活性氧作为关键信号分子,在植物免疫反应中起“双重作用”,其参与促进植物生长和逆境胁迫下的信号传导,因过量积累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文章总结Pst DC3000的抗病机制,为探讨植物激素和活性氧在植物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 抗病机制 激素信号传导 水杨酸 茉莉酸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的遗传多样性及进化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海云 李勃 +1 位作者 李燕 柯杨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6-71,共6页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在世界各大猕猴桃产区发病严重。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综合当前国内外关于该病原菌的相关研究,就其分类...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在世界各大猕猴桃产区发病严重。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综合当前国内外关于该病原菌的相关研究,就其分类地位、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猕猴桃致病变种 猕猴桃细性溃疡病 遗传多样性 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菌中六个致病变种的全细胞蛋白质电泳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琼 任欣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97-202,共6页
利用聚丙稀酰胺电泳技术首次对丁香假单胞菌中6个致病变种全细胞蛋白电泳,发现同一致病变种内菌株蛋白条带一致,不同致病变种之间存在差异。以往对丁香假单胞菌中致病变种的鉴定方法主要是根据致病性的差异,结合营养筛选和血清学方... 利用聚丙稀酰胺电泳技术首次对丁香假单胞菌中6个致病变种全细胞蛋白电泳,发现同一致病变种内菌株蛋白条带一致,不同致病变种之间存在差异。以往对丁香假单胞菌中致病变种的鉴定方法主要是根据致病性的差异,结合营养筛选和血清学方法来进行。对丁香假单胞菌的6个致病变种的全细胞蛋白分析表明:全细胞蛋白质电泳能成功地鉴定到致病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 致病变种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彬 孔德昭 +2 位作者 唐丽娟 马伟 匡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5,共4页
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可以引起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是侵染萝卜、白菜、花椰菜等农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以灭活的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NCPPB1820)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筛选最终获得6株产生特异... 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可以引起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是侵染萝卜、白菜、花椰菜等农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以灭活的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NCPPB1820)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筛选最终获得6株产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与抗体偶联,作为检测探针,分别将6种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进行两两配对筛选。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体特异性较好,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均没有交叉反应。以6号抗体作为检测抗体(6-HRP),以1号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分析法获得了最佳的敏感度。检测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的最低检测限为1.5×105cfu/m L,定量限为4.12×105cfu/m L。基于双抗体夹心的酶免疫方法特异性好,便捷,可以实现对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高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测定 单克隆抗体 丁香假单斑点致病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三型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细菌全基因组扫描图测序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邓博涵 刘丹蕾 +11 位作者 陈秋菊 倪培恩 张子蕾 王大鹏 纠松涛 王磊 马超 张才喜 王世平 沈叶鑫 鲍金平 许文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67-74,共8页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简称Psa)是引起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病原菌。对从感染溃疡病的东红猕猴桃枝条中分离得到的1株Psa野生株(命名为GX0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基因组草图,分析其中毒力基...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简称Psa)是引起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病原菌。对从感染溃疡病的东红猕猴桃枝条中分离得到的1株Psa野生株(命名为GX0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基因组草图,分析其中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致病基因的情况。研究发现,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显示GX05为biovar 3,与毒力因子数据库比对,GX05携带99种毒力因子及692个相关毒力基因,同源性和匹配度最高的毒力因子是PvdL和Irp1;与综合抗生素抗性基因数据库比对,GX05携带336种耐药基因,与29种抗生素有关;与病原宿主互作数据库比对,不表达导致病原菌致病力减弱的基因数量最多,其中同源性和匹配度最高的是PvdL,此外与增强致病力相关的同源性和匹配度最高的基因是hrcC。通过全基因组测序信息初步分析了1株三型Psa菌株中存在的毒力、耐药及致病基因情况,对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和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猕猴桃致病变种 猕猴桃细性溃疡病 全基因组测序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致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harpin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岩 伍辉军 +1 位作者 周晓辉 高学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2,共7页
采用PCR方法从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A1和S1菌株中分别克隆到大小为1 026和1 038 bp的hrpZ基因(hrpZPsgA1和hrpZPsgS1),对该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和功能研究。SDS-PAGE显示其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62... 采用PCR方法从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A1和S1菌株中分别克隆到大小为1 026和1 038 bp的hrpZ基因(hrpZPsgA1和hrpZPsgS1),对该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和功能研究。SDS-PAGE显示其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62×103的融合蛋白,harpinZPsgA1和harpinZPsgS1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103。harpinZPsgS1的粗提蛋白经GSTrap FF纯化后质量浓度可达1.1 mg.mL-1。生物活性检测表明,该蛋白对热稳定,对蛋白酶K敏感,可以在非寄主植物烟草上激发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以被真核生物代谢抑制剂抑制,并且对烟草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序列比对发现,来自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的hrpZ基因可分为2类,一类以hrpZPsgA1为代表,包括hrpZPsg12,另一类以hrpZPsgS1为代表,包括来自r0和Race4菌株的hrpZ基因。这2类hrpZ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氨基酸同源性为77%,均富含甘氨酸,不含半胱氨酸,与假单胞菌属以外的其他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harpin编码基因不存在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大豆致病变种 harpin编码基因 GST融合表达 烟草 过敏性反应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DC3000甘油激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柱 李银凤 +1 位作者 于志海 刘晓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5,共6页
为研究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athovar tomato,Pst)DC3000甘油激酶(Glycerol kinase,GK)的功能,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Pst DC3000 GK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Pst DC3000 GK基因,对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进行分析,... 为研究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athovar tomato,Pst)DC3000甘油激酶(Glycerol kinase,GK)的功能,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Pst DC3000 GK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Pst DC3000 GK基因,对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构建了GK基因敲除突变体,探讨其对菌体生理特性的影响。序列分析表明,GK基因全长1 506 bp,可编码一条501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st DC3000 GK蛋白分子质量55.8 ku,等电点5.54,富含无规卷曲结构。敲除Pst DC3000 GK后,可降低菌体在基本培养基与丰富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增加细胞中甘油含量,同时也使菌体在拟南芥叶片上的增殖能力降低。因此,Pst DC3000 GK基因参与调控菌体的生长过程,影响菌体甘油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番茄致病变种DC3000 甘油激酶 基因克隆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不同HrpZ蛋白差异区域功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阳 伍辉军 +2 位作者 张宏月 赵小珍 高学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A1和S1菌株编码产生的Hrp Z蛋白差异序列主要集中在C端的3个区域,并且这2个蛋白诱导非寄主HR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将探究Hrp Z蛋白这3个差异区域在烟草上诱导HR(hyp... [目的]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A1和S1菌株编码产生的Hrp Z蛋白差异序列主要集中在C端的3个区域,并且这2个蛋白诱导非寄主HR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将探究Hrp Z蛋白这3个差异区域在烟草上诱导HR(hypersensitive response)和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PCR及重叠PCR方法将这2个hrp Z基因的3个差异区域分别进行互换,构建了相应的重组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得到了6个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均在41×103左右。并检测了其诱导HR活性、诱导植物抗病性。[结果]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Hrp ZS(S2→A2)和Hrp ZA(A3→S3)诱导HR的能力相比亲本都有所增强,6个重组蛋白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都明显强于亲本,其中,Hrp ZA(A3→S3)和Hrp ZS(S3→A3)的活性最强。[结论]此试验表明Hrp Z蛋白的这些差异区域(第7、8、9个α-螺旋)是过敏反应能力的主要调控区域,同时C-端第8、9个α-螺旋区域与诱导植物抗病性也显著相关。本研究为改造Hrp Z类harpin蛋白激发子,提高其诱导抗性及功能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大豆致病变种 HRP Z 差异序列分析 过敏性反应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菌在3种苔藓中的致病性研究
10
作者 闫振 牙库甫江·阿西木 +3 位作者 刘秀瑾 李小双 张道远 李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3-391,共9页
【目的】探究细菌性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对2种荒漠耐干苔藓以及1种模式苔藓的致病性,为苔藓—病原菌互作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并为抗病基因的筛选提供思路。【方法】选用2种荒漠耐干苔藓——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 【目的】探究细菌性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对2种荒漠耐干苔藓以及1种模式苔藓的致病性,为苔藓—病原菌互作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并为抗病基因的筛选提供思路。【方法】选用2种荒漠耐干苔藓——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和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以及1种苔藓模式种——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植物抗病指标检测分析丁香假单胞菌在3种苔藓中的致病性以及3种苔藓的响应。【结果】丁香假单胞菌侵染苔藓后,随着接种时间的增加,苔藓细胞死亡量增加,死亡细胞多集中在病害发生区域。过氧化氢(H2O_(2))和超氧阴离子原位染色结果表明:丁香假单胞菌入侵会造成3种苔藓发生免疫反应,且随着接种时间的增加,H2O_(2)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量增多,并以发生病斑及萎蔫植株中的含量最高。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3种苔藓体内的丁香假单胞菌病原菌数量与接种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供试的3种苔藓可被丁香假单胞菌成功侵染,表现为出现细菌性病斑、茎秆褐化以及发生褪绿现象。研究结果为后续进一步探讨极端干燥环境下植物—病原菌的互作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 苔藓 植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ogistic模型和王-兰-丁模型分析桑丁香假单胞菌突变株M90-1的冠菌素产量提升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刚 王俊 +1 位作者 孙斌 吴福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2-878,共7页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诱变处理桑丁香假单胞菌M4-13,应用Logistic模型和王-兰-丁模型分析突变菌株产冠菌素能力提升的因素,为优化诱变高产菌株培养条件等提供依据。突变菌株M90-1的冠菌素产量达84.604 mg/L,较原始菌株M4-1...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诱变处理桑丁香假单胞菌M4-13,应用Logistic模型和王-兰-丁模型分析突变菌株产冠菌素能力提升的因素,为优化诱变高产菌株培养条件等提供依据。突变菌株M90-1的冠菌素产量达84.604 mg/L,较原始菌株M4-13提高了5.755%。应用Logistic模型建立的菌株生长曲线显示突变菌株M90-1的增殖速度明显下降,平均生长速率较原始菌株降低9.933 3%,但菌株的世代历期和对数生长期时长比原始菌株分别延长24.895 9%、27.506 7%,繁殖代数仅提高2.090 4%;用王-兰-丁模型分析环境温度与菌株生长和冠菌素产能的关系,得出突变菌株M90-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2.409 5℃,明显高于原始菌株(24.463 0℃),突变菌株的高温边界层宽度、温度内禀增长力、高温下潜在饱和增长力、高温发育临界温度分别比原始菌株降低89.492 0%、46.841 3%、8.885 3%和2.606 4%;用时间序列差分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突变菌株1~10代的冠菌素产量稳定性好,变幅在2.241 0%之内。研究结果表明:突变菌株M90-1通过延长生长与发育时间提高冠菌素的产能,可以通过优化菌株培养温度促进其生长和提高冠菌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 生长特性 培养温度 LOGISTIC模型 王-兰-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菌极毛蛋白hrp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军 刘海荣 +1 位作者 庄振宏 汪世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8-522,共5页
将丁香假单胞菌番茄变种DC3000(P.syringae pv.tomato DC3000)极毛蛋白hrpA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上,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2a(+)-hrpA.将重组质粒转入宿主E.coli BL21(DE3)溶源菌中,通过SDS-PAGE分析表明,在1.0mmol.L-1异丙基硫代-β-... 将丁香假单胞菌番茄变种DC3000(P.syringae pv.tomato DC3000)极毛蛋白hrpA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上,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2a(+)-hrpA.将重组质粒转入宿主E.coli BL21(DE3)溶源菌中,通过SDS-PAGE分析表明,在1.0mmol.L-1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的诱导下,重组子成功表达了分子质量约为28 ku的融合蛋白(目标蛋白基因与硫氧还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产物).并利用Ni2+-NTA柱亲和层析分离获得纯化的HrpA蛋白,质量浓度为91.8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 hrpA基因 融合蛋白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菌基因组内简单重复序列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连玲丽 洪旭鸿 +3 位作者 郑璐平 黄碧芳 谢荔岩 林奇英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分析丁香假单胞菌3个致病变种基因组内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为病菌SSR标记开发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基于公共的基因组数据库资源,对3个菌株的完全重复SSR和不完全重复SSR的丰度和组成... 【目的】分析丁香假单胞菌3个致病变种基因组内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为病菌SSR标记开发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基于公共的基因组数据库资源,对3个菌株的完全重复SSR和不完全重复SSR的丰度和组成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3个菌株完全重复SSR的分布规律较为相似,其中单碱基的短重复SSR均占绝对优势,多碱基和长重复SSR则较少;菌株B728a、1448A和DC3000的不完全重复SSR总数也较相近,分别为562、529和567,其中数量最多的均为六碱基重复。但3个菌株以四、五和六碱基为基序的SSR在基序组成和数量上则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性,完全重复SSR中,除AGCC、ACCTGC等基序在两个菌株中同时出现,绝大多数基序仅在单个菌株基因组内出现;不完全重复SSR中,部分基序如CCCTG、ACGCA等的出现频率在不同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3个菌株的不完全重复SSR在数量和结构类型上均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而菌株间的完全重复SSR在数量和组成上则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 简单重复序列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丹丹 王清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7-496,共10页
丁香假单胞菌是好氧、腐生性强的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生率位居十大细菌性植物病害之首,尤其引发的疫病在各农业大国爆发并有在世界范围扩散的趋势,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国内外学者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报... 丁香假单胞菌是好氧、腐生性强的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生率位居十大细菌性植物病害之首,尤其引发的疫病在各农业大国爆发并有在世界范围扩散的趋势,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国内外学者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报道,对丁香假单胞菌的致病变种、病原菌鉴定、植物检疫、早期快速检测技术、致病机制及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现阶段该病害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 检测 TTSS系统 HRP基因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咖啡酸酯类衍生物对桑丁香假单胞菌的抑制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红志 王方芹 +2 位作者 王俊 盛晟 吴福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60,共8页
咖啡酸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尤其是抑菌活性被应用于农作物病害防治。以天然咖啡酸为先导化合物合成8种咖啡酸酯类衍生物,采用平板扩散法测试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对桑疫病病原菌桑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 咖啡酸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尤其是抑菌活性被应用于农作物病害防治。以天然咖啡酸为先导化合物合成8种咖啡酸酯类衍生物,采用平板扩散法测试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对桑疫病病原菌桑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咖啡酸、咖啡酸甲酯、咖啡酸乙酯、咖啡酸丙酯和咖啡酸异丙酯对桑丁香假单胞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K)无抑制作用;而咖啡酸丁酯、咖啡酸戊酯、咖啡酸己酯和咖啡酸苯乙酯对桑丁香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咖啡酸丁酯、咖啡酸苯乙酯对桑丁香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1.0 cm。进一步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初筛有抑菌活性的4种咖啡酸酯类衍生物对桑丁香假单胞菌的MIC_(50)值和MIC_(90)值,抑菌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咖啡酸戊酯、咖啡酸丁酯、咖啡酸苯乙酯、咖啡酸己酯。试验结果提示,初筛的4种咖啡酸酯类衍生物具有开发为桑疫病防治专用抑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酯类衍生物 丁香假单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原 王金鹤 +3 位作者 庞兆越 高紫薇 朱森权 王鑫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48-52,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精油,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丁香精油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7μL·mL^(-1)和14μL·mL^(-1);电导率实...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精油,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丁香精油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7μL·mL^(-1)和14μL·mL^(-1);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丁香精油作用时间的延长,菌体膜渗透性发生了改变,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更为明显;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对菌体细胞形态产生了影响;SDS-PAGE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对菌体蛋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表明,丁香精油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精油 金黄色葡萄球 铜绿假单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桑丁香假单胞菌 被引量:6
17
作者 包奇 曹梦琪 +6 位作者 周雨 郑煜 李长龙 王海燕 王俊 盛晟 吴福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8,共9页
由桑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以下简称Psm)引起的桑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桑树细菌性病害,建立对病原菌的早期检测技术,有利于及时制定病害的防控技术措施。依据致病性相关基因hrp Z的片段设计的一对引物能够在Psm中特... 由桑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以下简称Psm)引起的桑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桑树细菌性病害,建立对病原菌的早期检测技术,有利于及时制定病害的防控技术措施。依据致病性相关基因hrp Z的片段设计的一对引物能够在Psm中特异性地扩增出195 bp大小的条带,而用于对其他致病变种的丁香假单胞菌和其他种属病原菌的扩增则没有此条带。利用Psm14-7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扩增,模板DNA质量浓度在6×10^(-5)~6 ng/μL范围内与扩增所得Ct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3.224 69x+14.034 45(R^2=0.997 09),检测的最低限为(60±0.001 2)fg/μL;以Psm14-7菌液为模板进行q PCR,菌液浓度在1×10~2~1×10~8CFU/m L范围内与Ct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4.562 15x+46.911 67(R^2=0.988 72),最低检测限为(10~2±0.008 3)CFU/m L。于桑树植株人工接种Psm后不同时间,对出现各种症状植株中的菌群数量进行q PCR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的第4~8天可能为病原菌诱导桑树的过敏性反应和系统获得性抗性关键时期,影响到了Psm的增殖速度;能引起健康桑树暴发桑疫病的致病菌最低浓度为(1.5×10~8±0.076 8)CFU/g。建立的q PCR检测方法,对由Psm引起的桑疫病的田间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疫病 丁香假单 HRP Z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NDLY在壳寡糖诱导拟南芥抗丁香假单胞菌中的功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俊杰 贾晓晨 +2 位作者 赵小明 王文霞 尹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6-772,共7页
为了探讨拟南芥O-岩藻糖基转移酶(SPINDLY)在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诱导抗性中的作用,该研究以SPINDLY缺失拟南芥突变体spy-3为实验材料,从叶片表型、病情指数、病菌定殖量以及丁香假单胞菌(Pst DC3000)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等指标,系统考察... 为了探讨拟南芥O-岩藻糖基转移酶(SPINDLY)在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诱导抗性中的作用,该研究以SPINDLY缺失拟南芥突变体spy-3为实验材料,从叶片表型、病情指数、病菌定殖量以及丁香假单胞菌(Pst DC3000)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等指标,系统考察了SPINDLY在壳寡糖诱导拟南芥抗Pst DC3000中的功能。结果显示:(1)spy-3突变体比野生型更易被Pst DC3000侵染。(2)与病菌侵染组相比,壳寡糖预处理明显缓解植株叶片黄化现象,显著降低Pst DC3000的定殖量。(3)壳寡糖预处理的spy-3植株中水杨酸和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及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均较病菌侵染组明显升高。(4)壳寡糖在spy-3中的诱抗效果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别。研究表明,SPINDLY在植物先天免疫过程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影响壳寡糖的诱导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岩藻糖基化 壳寡糖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O-岩藻糖基转移酶 植物免疫 丁香假单(Pst DC3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对腐败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24
19
作者 周倩倩 方士元 +1 位作者 梅俊 谢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共6页
为探讨丁香酚对海产品冷藏过程中优势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本实验先测定丁香酚对腐败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分别研究了0.5 MIC、1 MIC、2... 为探讨丁香酚对海产品冷藏过程中优势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本实验先测定丁香酚对腐败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分别研究了0.5 MIC、1 MIC、2 MIC对腐败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生长曲线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丁香酚处理前后细胞的破坏情况,发现细胞外OD260 nm和OD280 nm、钾离子和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均上升,细胞内三磷酸腺苷酶活力下降;从丁香酚处理后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可看出,完整光滑的菌体出现裂解、粘黏现象,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所呈现的代表脂质、蛋白质等分子成分官能团的改变,可以得出丁香酚能够破坏细胞壁,并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流出,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腐败希瓦氏 荧光假单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假单胞菌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抗寒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阿依谢姆古丽.亚库普 安尼瓦尔.库尔班 郭文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4-649,共6页
本文用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处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使用过冷却仪测定过冷却点,分析该菌株对参试幼虫耐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5龄非滞育幼虫抗寒能力比其他龄期非滞育幼虫强。亚... 本文用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处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使用过冷却仪测定过冷却点,分析该菌株对参试幼虫耐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5龄非滞育幼虫抗寒能力比其他龄期非滞育幼虫强。亚洲玉米螟滞育5龄幼虫抗寒能力比非滞育5龄幼虫强。使用丁香假单胞菌处理亚洲玉米螟5龄非滞育和滞育幼虫,24 h后非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提高了5.14和2.83℃。5龄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提高了11.25和4.65℃。丁香假单胞菌菌悬液(浓度为8×108 cfu/m L)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非滞育5龄幼虫在(15±1)℃条件下处理24 h后平均死亡率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过冷却点 低温驯化 丁香假单 抗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