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蒙理念与文学史叙述--评丁帆主编《中国新文学史》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晓明 丛治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3,共10页
二0一三年,由丁帆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多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上下两册、洋洋上百万字的《中国新文学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当然是学界值得关注的一件大事。这部著作可以说是丁帆把现代启蒙理念与文学史发展变异内在化结合的思考成... 二0一三年,由丁帆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多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上下两册、洋洋上百万字的《中国新文学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当然是学界值得关注的一件大事。这部著作可以说是丁帆把现代启蒙理念与文学史发展变异内在化结合的思考成果,意味着丁帆试图更为系统和明确地提出自家对百余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独到见解。当然,从中隐然可见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共同的精神氛围与文学史趣味。这样一部承载了学术总结和学术抱负的文学史著作,无疑值得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史》 文学史叙述 丁帆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南京大学 学术总结 现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我们把人和人性化为上帝之时——丁帆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帆 傅元峰 《中文自学指导》 2005年第6期2-6,1,共5页
1.关于新时期乡土小说的新思考 您对中国乡土文学的关注是一贯的。从《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到《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再到“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以至近期您对小说中出现的“城市异乡者”的剖析,您在该研究领域的拓... 1.关于新时期乡土小说的新思考 您对中国乡土文学的关注是一贯的。从《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到《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再到“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以至近期您对小说中出现的“城市异乡者”的剖析,您在该研究领域的拓展不仅是研究视阈的延展,而且也包含了视角的转变以及理论的深化。您所界定的多元互渗的文化现实与中国乡土小说、乃至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有何具体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帆 人物访谈 乡土小说 中国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帆:“历史-美学”批评及其启蒙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梁鸿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6,共8页
关键词 《科学革命的结构》 历史 启蒙性 “范式” 批评 美学 丁帆 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学者和思想者的丁帆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7,共7页
我带着困惑重新阅读丁帆教授的学术论著。90年代以降,关于“学问家”和“思想家”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沉浮,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但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学术和思想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所以,不仅是我,应该有更多的人都会有如何学术... 我带着困惑重新阅读丁帆教授的学术论著。90年代以降,关于“学问家”和“思想家”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沉浮,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但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学术和思想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所以,不仅是我,应该有更多的人都会有如何学术、怎样思想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帆 思想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学者 学术论著 90年代 思想家 学问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格独具的学术行旅——评丁帆《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 被引量:1
5
作者 傅元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6,共4页
《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是对丁帆30年文学研究历程的粗笔勾勒,是著者在各个时期、各个研究领域的学术剪影,从中可以很好地领略其学术批评的风格:他以"五四"为精神参照,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路向;他的文学批评坐标系是... 《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是对丁帆30年文学研究历程的粗笔勾勒,是著者在各个时期、各个研究领域的学术剪影,从中可以很好地领略其学术批评的风格:他以"五四"为精神参照,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路向;他的文学批评坐标系是历史的、美学的和人性的;他将操守视为当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首要依据。这种风格的形成难能可贵,是著者学术生命的构成要素,与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美学路向和历史宿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帆 “五四” 批评坐标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构架与学术境界——读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达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10-112,共3页
许志英、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以下简称<主潮>),114万多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这是一部学术性的史著,一部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富有探索性与创造性的十来位学者共同撰写的纵深型的小说史专著.
关键词 逻辑构架 学术境界 《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许志英 丁帆 文学史 小说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不可多得的大学语文教材——评丁帆等教授新编高职高专《大学语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常康 孪吉 《钦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9-81,共3页
丁帆、朱晓进、徐兴无等三位教授主编的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是一部体现教改方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创新型的通用教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学语文理想教科书。它的问世,是高校大学语文教改和研究的标志性最新成果。其优... 丁帆、朱晓进、徐兴无等三位教授主编的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是一部体现教改方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创新型的通用教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学语文理想教科书。它的问世,是高校大学语文教改和研究的标志性最新成果。其优势和特色着实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语文教材 教授 丁帆 语文教改 通用教材 最新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积深者其流远——读丁帆主编《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光波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3-105,112,共4页
关键词 《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 丁帆 文学研究 审美观念 创作方式 文化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者散文与“中国问题”言说的 先锋姿态——以丁帆、王尧为讨论中心
9
作者 吴周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丁帆与王尧是学者散文中有代表性的、两栖于文学理论研究与散文创作实践的学者。其散文在“大道”的“自我性”、切时的“启蒙性”、传统的“人格性”三方面,以“先锋姿态”怀抱着学者现实的文化焦虑,旗帜鲜明、富有个性地建构了学者散... 丁帆与王尧是学者散文中有代表性的、两栖于文学理论研究与散文创作实践的学者。其散文在“大道”的“自我性”、切时的“启蒙性”、传统的“人格性”三方面,以“先锋姿态”怀抱着学者现实的文化焦虑,旗帜鲜明、富有个性地建构了学者散文写作的主体性话语,回应了文学“现场”的“中国问题”,为学者散文的研究与创作提供了值得深入探讨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帆 王尧 学者散文 先锋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价值维度的重构谈丁帆的百年文学史观
10
作者 黄轶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21,共7页
"文学史既是文艺科学,也是一门历史科学","讲重要文学现象的上下左右的联系,讲文学发展的规律"①。文学史建构中,纯文学观和文学"国情"、文学审美功能与历史功利性或历史效应之间的冲突从未间断,正是这些冲突的"消"与"长"成... "文学史既是文艺科学,也是一门历史科学","讲重要文学现象的上下左右的联系,讲文学发展的规律"①。文学史建构中,纯文学观和文学"国情"、文学审美功能与历史功利性或历史效应之间的冲突从未间断,正是这些冲突的"消"与"长"成就了文学史波澜壮阔的多元格局,也成就了文学史作为文化史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复杂深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观 价值维度 丁帆 重构 历史科学 文学现象 文学发展 纯文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容青史尽成灰——评丁帆《先生素描》
11
作者 朱丽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2,共4页
本文以丁帆的《先生素描》为文本,在历史写作与知识分子心史写作的意义上剖析其对当代及历史的价值。丁帆的散文写作是史笔兼文笔,向我们呈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复杂而深刻的精神世界。先生系列写作,辉映的正是诗心记史的伟大传统。他以第... 本文以丁帆的《先生素描》为文本,在历史写作与知识分子心史写作的意义上剖析其对当代及历史的价值。丁帆的散文写作是史笔兼文笔,向我们呈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复杂而深刻的精神世界。先生系列写作,辉映的正是诗心记史的伟大传统。他以第一手的亲身经历入手,比起后人从史料获得的洞见,更多一份鲜活、真实与震撼的力度。而他在写作中幽发的知识分子主体性,更让人看到一种来自士人的硬正风骨与知识分子永恒的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帆 《先生素描》 知识分子心史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乡土就是关注中国——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丁帆 被引量:6
12
作者 舒晋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8-207,共10页
时光追溯到40年前。20世纪70年代末,当《文学评论》编辑部找到丁帆,希望他能选择一位作家进行跟踪评论的时候,丁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贾平凹。他说,贾平凹是一个鬼才,这个人将来会有出息。
关键词 中国现代 文学研究会 丁帆 大学教授 20世纪70年代 《文学评论》 乡土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帆:在现代与传统之间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繁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0,共4页
丁帆有诸多显赫的头衔,最重要的大概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这两个头衔在当下大学体制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毋庸讳言,这是一种学术权力。这一权力,可以在现行的大学体制中畅行无阻。能够在这种权力结构中保... 丁帆有诸多显赫的头衔,最重要的大概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这两个头衔在当下大学体制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毋庸讳言,这是一种学术权力。这一权力,可以在现行的大学体制中畅行无阻。能够在这种权力结构中保持一个学者的本色,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丁帆首先是一位在现当代文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和批评家,这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与传统 丁帆 大学体制 学术权力 文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 权力结构 文学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览者的高远与细察──论丁帆的批评特色兼评《文学的玄览》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仲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丁帆 乡土文学 《文学的玄览》 文学本体批评 作品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作家作品 文学批评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之于民间,心之于自然——读丁帆的随笔集《天下美食》与《人间风景》
15
作者 何家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1,共4页
贺仲明在评价丁帆时曾说:“丁帆既是一名学者,也是一名思想者。”如果说学术著作以系统化的架构呈现了他的理论学识,那么散文随笔就像是他思想的碎片化的剪辑,让我们更能体会到丁帆作为思想者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 丁帆 随笔集 民间 风景 美食 文化随笔 人文情怀 批判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灯夜巡人——读丁帆《先生素描》系列散文
16
作者 李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123,共4页
追忆"恩师"的文章很多。鲁迅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他写道:"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1)源于这样一份相似的心情,丁帆老师有了《先生素描》... 追忆"恩师"的文章很多。鲁迅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他写道:"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1)源于这样一份相似的心情,丁帆老师有了《先生素描》系列散文的构思和书写。他说:"我常想,倘若将一生当中给我授业传道过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先生’一一进行素描,恐怕也得写成一本书了,于是便萌生了慢慢写来的念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描 散文 丁帆 《藤野先生》 四川人民出版社 《朝花夕拾》 《雨花》 非正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阐释 哲学思辨——丁帆新时期小说批评论略
17
作者 王菊延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5-49,共5页
读罢丁帆新时期小说评论集《文学的玄览》,不禁百感交集。20年前,当丁帆闷声不响地在《文学评论》上亮出处女作《论峻青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时,我们一帮酷喜舞文弄墨的“哥们”虽为他的高起点喝采、惊叹、艳羡不已,却未必能预测到他日... 读罢丁帆新时期小说评论集《文学的玄览》,不禁百感交集。20年前,当丁帆闷声不响地在《文学评论》上亮出处女作《论峻青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时,我们一帮酷喜舞文弄墨的“哥们”虽为他的高起点喝采、惊叹、艳羡不已,却未必能预测到他日后的发展势头竟会如此强劲且恒持不衰。岁月流逝,沧桑演变,而今的丁帆宛如一匹扬鬃奋蹄的神骏,早已夺路飞驰,只在身后留下一团令人追之不及的烟尘……粗略地统计一下,这20个笔耕不辍的春秋带给丁帆的学术成果是蔚为可观的:撇开现代文学方面数十万字的研究论文及参编教材不说,也不把由其主编的几套颇受好评的当代小说丛书计算在内,单就专著《乡土文学史论》和数十万字业已付梓的有关小说理论、小说批评的文章而言,就足以让人估量出这位学者型评论家对新时期小说论坛的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乡土小说 文本阐释 丁帆 哲学思辨 批评论 《文学的玄览》 创作主体 乡土文学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帆
18
《长江学术》 201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丁帆 男,1952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市,祖籍山东蓬莱。现任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组成员、国家社科项目评议组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 丁帆 男,1952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市,祖籍山东蓬莱。现任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组成员、国家社科项目评议组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丛刊》副主编、《扬子江评论》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南京大学 文学评论 博士生导师 中文学科 项目评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帆作为一个批评家的底气和智慧
19
作者 管怀国 《南腔北调》 2023年第5期68-73,91,共7页
丁帆关于批评家与作家朋友关系融洽是一个“枷锁”的判断,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他与马原、谢有顺的观点差异,丰富了关于批评家与作家关系的理论内涵。要正确理解并处理好两者关系,批评家本身的学术实践及学术成就也至关重要。丁帆早期... 丁帆关于批评家与作家朋友关系融洽是一个“枷锁”的判断,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他与马原、谢有顺的观点差异,丰富了关于批评家与作家关系的理论内涵。要正确理解并处理好两者关系,批评家本身的学术实践及学术成就也至关重要。丁帆早期对学术方向的思考和选择,有丰富的内涵,值得青年学人仔细琢磨和借鉴。同时,丁帆对自己“工农兵大学生”身份的态度既坦诚又自信,具有现实的正能量和历史的深刻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帆 批评家与作家关系 枷锁 中国乡土小说 工农兵大学生 回忆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帆贺词
20
作者 丁帆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3期2-2,共1页
关键词 丁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