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Faster R-CNN模型的丁岙杨梅成熟度检测方法
1
作者 刘玉耀 彭琼尹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7-13,30,共8页
为了在复杂的自然生长环境中快速、精准地实现丁岙杨梅(Myrica rubra)不同成熟度检测,提出基于改进Faster R-CNN模型(ConvNeXt-T+SE+FPN)的丁岙杨梅成熟度检测方法。采用ConvNeXt-T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提升复杂场景下的检测能力;引入... 为了在复杂的自然生长环境中快速、精准地实现丁岙杨梅(Myrica rubra)不同成熟度检测,提出基于改进Faster R-CNN模型(ConvNeXt-T+SE+FPN)的丁岙杨梅成熟度检测方法。采用ConvNeXt-T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提升复杂场景下的检测能力;引入了SE注意力机制和特征金字塔网络(FPN),增强模型对丁岙杨梅不同成熟度特征敏感性以及小目标果实的检测能力。相较于ResNet50,ConvNeXt-T+SE、ConvNeXt-T+FPN、ConvNeXt-T+SE+FPN能够使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AP)分别提升14.75%、19.85%、21.86%,其中ConvNeXt-T+SE+FPN的mAP提升幅度最大,能够有效提高丁岙杨梅不同成熟度的检测性能。通过对丁岙杨梅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改进Faster R-CNN模型在不同成熟度果实的检测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对未成熟、半成熟、近成熟和全成熟果实识别的平均精度(AP)分别为96.90%、94.63%、95.91%、97.58%,mAP为96.26%;相比Faster R-CNN模型,改进Faster R-CNN模型的mAP提升了21.86%。改进Faster R-CNN模型能够有效提升丁岙杨梅成熟度的检测精度,给杨梅的智能化采摘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myrica rubra) 改进Faster R-CNN模型 成熟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岙’杨梅生长期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郭秀珠 陈巍 +4 位作者 梁森苗 黄品湖 潘君慧 郑锡良 戚行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2-767,共6页
为了掌握‘丁岙’杨梅生长期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分配特性,以‘丁岙’杨梅为材料,分别测定根、枝、叶、果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的N、P、K、Ca、Mg、S、Fe、Mn、B、Zn、Cu等11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丁... 为了掌握‘丁岙’杨梅生长期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分配特性,以‘丁岙’杨梅为材料,分别测定根、枝、叶、果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的N、P、K、Ca、Mg、S、Fe、Mn、B、Zn、Cu等11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丁岙’杨梅生长期,不同器官之间的N、K、Ca、Fe、Mn、B、Zn、Cu等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含量较高。其中幼果期叶的Ca、B,果的N、K含量最高,分别为3.91g·kg-1、54.4mg·kg-1、26.07g·kg-1和14.33g·kg-1,果实膨大期根的Fe,枝的Ca、Zn,叶的N、Mn含量最高,分别为380.7 mg·kg-1、4.72g·kg-1、751.1 mg·kg-1、17.90g·kg-1和879.9mg·kg-1,不同器官以及不同时期之间P、Mg、S含量差异和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生长期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岙杨梅果酒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彦坡 黄高弟 +1 位作者 张阳 徐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8-202,共5页
以温州丁岙杨梅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杨梅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重点探讨果浆含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果汁含糖量及酵母添加量对杨梅果酒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岙杨梅果酒最佳工艺参数为:果浆含量5... 以温州丁岙杨梅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杨梅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重点探讨果浆含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果汁含糖量及酵母添加量对杨梅果酒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岙杨梅果酒最佳工艺参数为:果浆含量50%,发酵时间5d,发酵温度27℃,果汁含糖量18.6%,酵母培养液添加量5.36%。该条件下制得的杨梅果酒较好地保持了丁岙杨梅特有的风味和色泽,酒体澄清透明,口感清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果酒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岙杨梅挥发油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涛 金吉芬 +1 位作者 彭志军 罗福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39-1842,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岙杨梅果实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同时使用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的抑制活性。从丁岙杨梅果实挥发油中分离得到33个峰,鉴定出了其中的27个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占总...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岙杨梅果实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同时使用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的抑制活性。从丁岙杨梅果实挥发油中分离得到33个峰,鉴定出了其中的27个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占总组分的92.37%,其主要成分为:石竹烯(20.80%)、邻苯二甲酸己烷-3-醇异丁醇酯(9.73%)、棕榈酸(26.55%)、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6.55%)、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23%)、β-谷甾醇(3.23%)等。丁岙杨梅果实挥发油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浓度为200μg/m L时,对肿瘤细胞MGC-803、MCF-7和A549体外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57.3%、42.0%和42.4%。丁岙杨梅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酸、酯、萜、酚、甾体、烷烃等,同时也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表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栽培对丁岙杨梅成熟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洋 赵泉 +5 位作者 张培安 张涛 金欢淳 李发勇 刘冬峰 郭秀珠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2677-2681,共5页
以主栽品种丁岙杨梅为试验材料,开展促早避雨(BZP)和避雨(BP)设施栽培试验,以露天栽培为对照,研究分析不同设施栽培对丁岙杨梅物候期、果实色泽、产量及品质相关指标,为丁岙杨梅设施化栽培技术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露天栽培相比,BZ... 以主栽品种丁岙杨梅为试验材料,开展促早避雨(BZP)和避雨(BP)设施栽培试验,以露天栽培为对照,研究分析不同设施栽培对丁岙杨梅物候期、果实色泽、产量及品质相关指标,为丁岙杨梅设施化栽培技术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露天栽培相比,BZP处理丁岙杨梅各物候期提早16~34 d,终采期提早16 d,采摘期长达39 d,而BP处理各物候期与CK无显著差异;2种设施栽培对果实色泽的影响趋势一致,均能不同程度促进果实着色均匀饱满;设施栽培处理显著提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及糖酸比,其中BZP处理平均单果重达到15.0 g,显著高于CK,同时设施栽培丁岙杨梅产量显著增加,落果率仅为7.3%,优果率高达44.6%。综上所述,BZP处理对丁岙杨梅产量、品质及物候期等影响显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结合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设施栽培措施,同时可根据不同品种的果实生长规律制定对应的设施化栽培管理措施,以便于更精准地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设施栽培 促早避雨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岙杨梅大棚设施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建珍 张晓琼 +2 位作者 赵友淦 黄祥俊 诸加送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杨梅 大棚栽培 物候期 产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标志产品——丁岙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建珍 黄胜华 赵友淦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0,共2页
《地理标志产品—丁岙杨梅》[GB/T22441-2008]于2009年1月1日颁布实施。通过规定丁岙杨梅果实质量指标,规划丁岙杨梅地理保护范围以及种植气候与土壤环境要求,提出苗木质量、标准化栽培以及果实采收等生产技术,以推进丁岙杨梅"优... 《地理标志产品—丁岙杨梅》[GB/T22441-2008]于2009年1月1日颁布实施。通过规定丁岙杨梅果实质量指标,规划丁岙杨梅地理保护范围以及种植气候与土壤环境要求,提出苗木质量、标准化栽培以及果实采收等生产技术,以推进丁岙杨梅"优质、安全、高效"的标准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地理标志 标准化 优质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岙杨梅初结果树结果枝短截修剪的保果效应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延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55,共4页
对丁岙杨梅进行了结果枝短截修剪保果试验,结果表明:着果的长果枝比例由自然状态下的21.3%提高到84.4%,着果的中果枝比例由52.9%提高到92.6%;结果枝短截修剪有增加早期幼果大小的效应;硬核期幼果大小的总趋势是:剪去1/5花芽量的轻短截修... 对丁岙杨梅进行了结果枝短截修剪保果试验,结果表明:着果的长果枝比例由自然状态下的21.3%提高到84.4%,着果的中果枝比例由52.9%提高到92.6%;结果枝短截修剪有增加早期幼果大小的效应;硬核期幼果大小的总趋势是:剪去1/5花芽量的轻短截修剪>剪去2/5花芽量的中等强度短截修剪>剪去3/5花芽量的重短截修剪>对照;在丁岙杨梅开花前至初花期,对长果枝、中果枝进行轻短截修剪,分别剪去中果枝和长果枝1/5的花芽量,以去除长果枝、中果枝顶端的叶芽,能达到解决果梢矛盾、提高着果的结果枝比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结果枝 修剪 保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克服丁岙杨梅大小年结果现象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小平 王一光 +2 位作者 林羽 陈胜龙 王良德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杨梅 结果现象 整枝修剪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岙杨梅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提升对策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建珍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275-277,共3页
针对温州瓯海茶山丁岙杨梅的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提出丁岙杨梅产业品质提升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 杨梅 生产现状 提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岙杨梅上应用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诸葛松良 李上堂 +1 位作者 薛继兴 李冬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96-97,共2页
丁岙杨梅果实成熟期恰逢夏季梅雨季节,高温高湿导致采前落果严重,果蝇数量大量发生,果实品质差,针对此情况采用防虫帏与避雨棚相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单树进行避雨栽培试验。通过测定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丁岙杨梅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 丁岙杨梅果实成熟期恰逢夏季梅雨季节,高温高湿导致采前落果严重,果蝇数量大量发生,果实品质差,针对此情况采用防虫帏与避雨棚相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单树进行避雨栽培试验。通过测定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丁岙杨梅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含量、各糖成分积累量、果蝇数量等指标,探讨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单树果实品质的影响和防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栽培的单树杨梅果实单果重与对照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各糖成分积累、果蝇数量防御上均优于对照果实,生产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 杨梅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荠蜜梅和丁岙杨梅在临海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尤建林 蒋芯 颜丽菊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564-565,共2页
观察早荠蜜梅和丁岙杨梅2个品种在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2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栽培模式下2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单果重量则表现不同的差异性,早荠蜜梅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单果重显著小于露地... 观察早荠蜜梅和丁岙杨梅2个品种在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2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栽培模式下2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单果重量则表现不同的差异性,早荠蜜梅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单果重显著小于露地栽培,丁岙杨梅单果重在2种栽培模式下无显著差异。丁岙杨梅在试验地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风味等表现较好,较适宜在临海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荠蜜梅 杨梅 引种 临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岙杨梅在临海市的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尤建林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期97-98,共2页
2009年自温州瓯海引入丁岙杨梅,观测丁岙杨梅在临海市的栽培性状及果实性状。观测发现: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丁岙杨梅的生物学性状表现时间有较大波动,花期、梢期、果期早晚的波动时间在15d左右;丁岙杨梅在临海市的生物学性状与原产地相比... 2009年自温州瓯海引入丁岙杨梅,观测丁岙杨梅在临海市的栽培性状及果实性状。观测发现: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丁岙杨梅的生物学性状表现时间有较大波动,花期、梢期、果期早晚的波动时间在15d左右;丁岙杨梅在临海市的生物学性状与原产地相比,提早3~5d;丁岙杨梅的果实性状与原产地相比无明显差异。因此,临海市是丁岙杨梅适宜栽培区,并提出相应的栽培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生物学性状 引种表现 临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岙杨梅在茶山森林公园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14
作者 吴祖敏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z1期66-67,共2页
丁岙杨梅是浙江省名、特、优水果品种,著名的经济,观赏林树种。发展丁岙杨梅,不仅为茶山森林公园的形成与建立奠定基础,而且对丰富水果供给与开发森林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杨梅 茶山森林公园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