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下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丁二酸二辛酯 被引量:7
1
作者 龙俞霖 陈兵 +1 位作者 杨骏 尹万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8-593,共6页
分别在微波辐射和常规加热下,以具有丙烷磺酸基功能基团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丁二酸和正辛醇合成丁二酸二辛酯,考察了其阴、阳离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相比常规加热,微波加热提高了反应效率,缩短了反应时间。以[PyPS]HSO4为催化剂,... 分别在微波辐射和常规加热下,以具有丙烷磺酸基功能基团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丁二酸和正辛醇合成丁二酸二辛酯,考察了其阴、阳离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相比常规加热,微波加热提高了反应效率,缩短了反应时间。以[PyPS]HSO4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比和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的3wt%,酸醇比(丁二酸∶正辛醇)1∶4,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15 min,功率400W时,酯化率达到95.74%。此外,微波辐射下[PyPS]HSO4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酯化率仍有9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离子液体 丁二酸二辛酯 化反应 微波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酸二辛酯的催化合成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建旭 孙晓波 +2 位作者 栾向海 杨涛 蒋登高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3-158,共6页
以丁二酸和正辛醇为原料、环境友好型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丁二酸二辛酯。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丁二酸酯化率的影响。经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 以丁二酸和正辛醇为原料、环境友好型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丁二酸二辛酯。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丁二酸酯化率的影响。经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醇/酸摩尔比3.1,催化剂和带水剂用量分别为酸质量的1.2%和70%,反应时间3 h。在较佳工艺条件下,丁二酸酯化率达99.27%。同时建立了该酯化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模型,得到了相应的反应速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二辛酯 杂多酸 均匀设计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AOT/AP自熄火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增压熄火机理
3
作者 陈泽昕 刘林林 +3 位作者 杨玉新 李波标 程材 胡松启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8-906,共9页
为研究自熄火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并揭示增压熄火机理,使用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AOT)作为熄火控制剂制备了HTPB/AOT/AP自熄火固体推进剂,并对推进剂燃速、燃烧波结构、火焰形态和熄火燃面形貌等进行了实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OT使推进剂... 为研究自熄火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并揭示增压熄火机理,使用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AOT)作为熄火控制剂制备了HTPB/AOT/AP自熄火固体推进剂,并对推进剂燃速、燃烧波结构、火焰形态和熄火燃面形貌等进行了实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OT使推进剂在10 MPa以下的压强指数由0.37降低至-1.36,其中压强接近临界熄火压强时燃速由5.9 mm·s^(-1)降低至2.9 mm·s^(-1),推进剂在压强增大至10 MPa时自熄火,压强更高时仍无法自持燃烧;压强接近临界熄火压强时,推进剂燃面上覆盖了厚度约230μm的熔融层,降低了推进剂燃面温度和气相温度梯度,与不含AOT的推进剂相比,自熄火固体推进剂燃面温度由865 K降低至420 K,气相温度梯度由74.9 K·μm^(-1)降低至0.19 K·μm^(-1);揭示了自熄火固体推进剂增压熄火机理,即AOT使推进剂表面覆盖较厚的熔融层,阻碍气相火焰对燃面的热反馈,降低燃面温度和凝聚相反应速率,最终导致推进剂无法自持燃烧而熄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熄火固体推进剂 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AOT) 燃烧性能 增压熄火机理 熔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郭珍 陈复生 方志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采用AOT(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异辛烷—正辛醇复合反胶束体系,超声辅助萃取花生蛋白,研究超声时间、花生浓度、超声功率、pH、离子浓度、温度、W0(反胶束溶液增溶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AOT(g)∶SDS(g)、表面... 采用AOT(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异辛烷—正辛醇复合反胶束体系,超声辅助萃取花生蛋白,研究超声时间、花生浓度、超声功率、pH、离子浓度、温度、W0(反胶束溶液增溶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AOT(g)∶SDS(g)、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35℃、KCl浓度0 mol/L,pH值8,表面活性剂浓度0.08 g/mL,AOT(g)∶SDS(g)为4∶3,超声功率180 W,W0值15,该工艺条件下,花生蛋白的萃取率为9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萃取 烷基磺酸钠 丁二酸磺酸钠 花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T与SDS复合反胶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珍 陈复生 +1 位作者 张艺帆 魏正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2,46,共4页
研究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合反胶束的体系特征,并与AOT、SDS单一反胶束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升高,3种反胶束体系WO逐渐下降,增比黏度逐渐上升,电导率基本没有变化;随着加水量的增... 研究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合反胶束的体系特征,并与AOT、SDS单一反胶束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升高,3种反胶束体系WO逐渐下降,增比黏度逐渐上升,电导率基本没有变化;随着加水量的增加,3种反胶束体系WO、增比黏度以及电导率都逐渐升高。AOT与SDS复合反胶束可以加溶更多的水,且体系较为稳定,这为AOT与SDS复合反胶束体系萃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烷基磺酸钠 丁二酸磺酸钠 混合反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