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1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的含量 被引量:10
1
作者 姚辉 彭静 谢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8-189,共2页
采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囊中诺氟沙星的含量 ,可排除辅料的干扰 ,测定方法简便快速 ,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该法与药典的非水滴定法测定结果相一致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 诺氟沙星 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同时测定炼油厂污水中的苯酚和苯胺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萍 赵杉林 +1 位作者 张明 杨玉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3-265,共3页
该法省去了萃取、蒸馏、显色、酸化等预处理步骤,采回水样直接测定。苯酚和苯胺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3.6×10 ̄4和1.7×10 ̄4。对合成水样进行分析,相对误差≤±4.10%,相对标准偏差≤3.44%。对炼... 该法省去了萃取、蒸馏、显色、酸化等预处理步骤,采回水样直接测定。苯酚和苯胺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3.6×10 ̄4和1.7×10 ̄4。对合成水样进行分析,相对误差≤±4.10%,相对标准偏差≤3.44%。对炼油厂水样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苯酚、苯胺的回收率分别为98.3%-102.3%和96.7-105.2%,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数 光度法 炼油厂 污水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的硝酸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萍 赵杉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46-347,共2页
硝酸盐作为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较多。但多数方法中,亚硝酸盐都干扰测定,需加掩蔽剂或预先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再进行测定,操作麻烦,灵敏度不高。文献分别报道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多波长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硝酸... 硝酸盐作为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较多。但多数方法中,亚硝酸盐都干扰测定,需加掩蔽剂或预先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再进行测定,操作麻烦,灵敏度不高。文献分别报道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多波长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方法,简化了一些操作手续。但由于选用双波长和多波长,测定和计算仍较麻烦,并且,灵敏度没有提高。导数光谱具有消除干扰,提高灵敏度的优点。本文研究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一阶导数光谱。选择亚硝酸盐的一阶导数与基线相交点207nm做为硝酸盐的测定波长,不用任何分离、掩蔽或转化,对硝酸盐直接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测定 紫外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6-二硝基氯苯-4-磺酸
4
作者 段文胜 干丽君 崔新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2,36,共3页
选用248 nm作为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6-二硝基氯苯-4-磺酸的测定波长可避免一些共存杂质的干扰,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被测化合物浓度在0~81.24 mg.L-1之间与其一阶导数值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测得方法的检出限(3σ/s)... 选用248 nm作为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6-二硝基氯苯-4-磺酸的测定波长可避免一些共存杂质的干扰,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被测化合物浓度在0~81.24 mg.L-1之间与其一阶导数值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测得方法的检出限(3σ/s)为2.39 mg·L^-1。从3个不同批号的产物中取样分析,测得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0.17%,进行了标准加入法回收率试验,所得结果在99.5%~100.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导数-紫外光度法 2 6-二硝基氯苯-4-磺酸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祝萍 孟顺龙 +6 位作者 宋超 裘丽萍 范立民 李丹丹 徐慧敏 陈曦 方龙香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5年第1期48-57,共10页
总氮作为判断水质优劣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为了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不确定度,本研究采用HJ 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依据JJF105... 总氮作为判断水质优劣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为了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不确定度,本研究采用HJ 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依据JJF1059.1—2012评定总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本研究建立测量模型分析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总氮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结果发现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包括3大类:样品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试样在测定氮含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包括硝酸钾标准贮备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硝酸钾标准使用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总氮标准曲线测试点移取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总氮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检测仪器测定总氮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以及样品在取样、消解、定容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通过对测定过程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发现,本次渔业水体中试样总氮含量的测量结果可以报告为ρ=(0.96±0.06)mg/L(k=2);通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分析发现,样品重复测量不确定度和总氮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是主要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其占所有不确定来源的89.56%。本研究结果可以明确渔业水体中总氮测定过程中关键环节的不确定度和减小不确定度的方法,为实验室测定总氮减小误差提供参考,也为渔业水体其他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氮含量 紫外光度法 渔业水体 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定量半胱氨酸、壳寡糖和壳聚糖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6
作者 杨凡 胡超 +2 位作者 胡红青 陈凯亮 伍学威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3-760,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对半胱氨酸、壳寡糖和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精确定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对定量波长、溶剂类型、共存离子、pH、溶液保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半胱氨酸、壳寡糖和壳聚糖定量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水溶解...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对半胱氨酸、壳寡糖和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精确定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对定量波长、溶剂类型、共存离子、pH、溶液保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半胱氨酸、壳寡糖和壳聚糖定量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水溶解半胱氨酸和壳寡糖,以高氯酸溶解壳聚糖,在室温(25℃),pH在2~5的范围内,半胱氨酸、壳寡糖以及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分别在191~197 nm波长处浓度与吸光度相关性最佳(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且线性范围较宽);该方法不易受pH、保存时间和温度等影响,且结果准确稳定,回收率近100%。在操作便捷性、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上均有较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壳寡糖 壳聚糖 紫外光度法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中总磺化物的含量
7
作者 马春花 李鑫 +3 位作者 章文丽 吴禹熹 李诗 董可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5期39-44,共6页
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总磺化物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以穿心莲内酯为对照品,以1%间二硝基苯乙醇溶液为参比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二部附录0401)在407 nm波长处进行标准曲线制备,测定供试品浓度并计算其含... 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总磺化物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以穿心莲内酯为对照品,以1%间二硝基苯乙醇溶液为参比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二部附录0401)在407 nm波长处进行标准曲线制备,测定供试品浓度并计算其含量。穿心莲内酯质量浓度在0.48~0.8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016 x-0.5122(R 2=0.9993);该测定方法经考察表明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3%,RSD为1.23%(n=6);10批产品中总磺化物平均含量为24.86 mg/mL。本测定方法基于二萜类化合物结构与光吸收特性关系而建立,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本产品中总磺化物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总磺化物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歧化松香中去氢枞酸含量的干扰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宏晓 沈娟章 +1 位作者 马艳 谭卫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6,共7页
利用液相色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歧化松香(DR)中去氢枞酸(DA)紫外光谱测定方法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测定的市售不同省份的5个样品中有2个主要干扰物质,进一步定性,确定干扰物质1为6,8,11,13-枞四烯酸(ATA)... 利用液相色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歧化松香(DR)中去氢枞酸(DA)紫外光谱测定方法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测定的市售不同省份的5个样品中有2个主要干扰物质,进一步定性,确定干扰物质1为6,8,11,13-枞四烯酸(ATA),干扰物质2为混合物,主要检出物为去氢枞醛(D)和枞酸(AA)。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和偏最小二乘(PLS)法对紫外光谱数据进行分析,以消除去氢枞酸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干扰,结果表明:PLS法比二阶导数光谱法误差更小,能够同时消除多种干扰因素,使测试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化松香 紫外可见光度法 干扰因素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炼油厂污水中的含油量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林 葛际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646-648,共3页
该法标准油用表面活性剂乳化,整个测定均在水相进行,极大地简化了繁琐、低效的水样预处理步骤,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并节省测定成本。该法的线性范围0-16μg/ml,标准偏差≤0.50μg/ml,相对标准偏差≤3... 该法标准油用表面活性剂乳化,整个测定均在水相进行,极大地简化了繁琐、低效的水样预处理步骤,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并节省测定成本。该法的线性范围0-16μg/ml,标准偏差≤0.50μg/ml,相对标准偏差≤3.45%,加标回收率为90%-104%。经水样测定并与常规方法对照,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度法 含油量 炼油厂 废水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油含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红霞 赵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5-66,共2页
根据香油和其他植物油在299.3nm处吸收的不同,采用紫外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油的含量,其测定的线性范围2~25μL·mL^-1,标准偏差0.77%,加标回收率95.3%~99.4%。该方法简便、快捷,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可批量... 根据香油和其他植物油在299.3nm处吸收的不同,采用紫外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油的含量,其测定的线性范围2~25μL·mL^-1,标准偏差0.77%,加标回收率95.3%~99.4%。该方法简便、快捷,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可批量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油 含量 测定 紫外导数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配位调控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3,4-二羟基苯乙醇
11
作者 周隽涵 郑建仙 孙璐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2-51,共10页
[目的]解决在4-羟基苯乙醇(HPET)催化体系中快速检测3,4-二羟基苯乙醇(DHPET)因传统紫外分光光度法光谱重叠干扰受限问题。[方法]针对现有方法特异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Fe^(3+)配位调控的分光光度快速检测法,通过Fe^(3+)与DHPET邻苯二... [目的]解决在4-羟基苯乙醇(HPET)催化体系中快速检测3,4-二羟基苯乙醇(DHPET)因传统紫外分光光度法光谱重叠干扰受限问题。[方法]针对现有方法特异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Fe^(3+)配位调控的分光光度快速检测法,通过Fe^(3+)与DHPET邻苯二酚基团的双齿螯合作用,诱导特征吸收光谱红移至760 nm,显著区别于单酚化合物的弱配位响应。[结果]优化条件后,方法线性范围为3~100 mmol/L(R^(2)=0.998),检出限为0.709 mmol/L,精密度(RSD)<2%,满足工业催化体系实时监测需求。[结论]双齿配位增强选择性的分子机制在酶催化体系中具有实用性,可为DHPET工业化生产提供低成本、快速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度法 Fe^(3+)配位 3 4-二羟基苯乙醇 选择性检测 金属—多酚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技术步骤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蔚 徐桦 +5 位作者 朱晓芸 何锴 余海芬 吴真善 黄明皓 王络绎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为给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提供更为简便快捷的方法,优化测定步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振荡时间和干扰物质等不同测定条件对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叶菜中硝酸... 为给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提供更为简便快捷的方法,优化测定步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振荡时间和干扰物质等不同测定条件对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时,选取氨缓冲液作为提取液,采用摇匀的方式,可优化测定步骤。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61%~109.50%,变异系数小于10%,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且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干扰因素少,可用于绿叶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大批量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叶菜 硝酸盐含量 快速检测 紫外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芝麻油含量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继红 郭华 +1 位作者 王燕 陈冬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7-370,共4页
根据芝麻油在波长299,294,290.5 nm处有不同于其他植物油的吸收,采用三波长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芝麻油含量,与波多因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这一方法具有快速、稳定、试剂易得等特点,可批量检测.
关键词 导数紫外光度法 芝麻油 含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黄芪中总皂苷含量
14
作者 王怡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4期12-15,共4页
对江苏省中医院中黄芪的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判断该中医院黄芪的质量是否达标。以黄芪甲苷标准品为对照品,以560 nm作为检测波长,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目标物质中的黄芪总皂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江苏省中医院中黄芪的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 对江苏省中医院中黄芪的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判断该中医院黄芪的质量是否达标。以黄芪甲苷标准品为对照品,以560 nm作为检测波长,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目标物质中的黄芪总皂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江苏省中医院中黄芪的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08%,该中医院黄芪的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标准,质量较佳,且该法耗时较少、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度法 黄芪 总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含量不确定度分析
15
作者 王海波 王淑好 吴盘亮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5期68-70,76,共4页
建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含量试验数据及过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子,通过标准溶液配制、标曲拟合、称量、重复性及回收率,再计算各不确定... 建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含量试验数据及过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子,通过标准溶液配制、标曲拟合、称量、重复性及回收率,再计算各不确定度权重,最后合并并转换成扩展不确定度。通过对试验过程中各个分量进行分析得知,标准溶液配制和标曲拟合这2个分量对整体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当m=1.0428,95%CI(置信区间),k=2,槟榔碱质量分数为(3.550±0.085)mg/kg。通过JJF 10591.1—2012中的方法对试验过程进行逐步分析。确定其主要的不确定度,为试验过程的控制和数据稳定可靠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紫外-可见光度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点变色性能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脱硫液和废水中硫离子的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蓉 李乔惠 +3 位作者 罗亚雄 赵霞 李永生 高秀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变色性能的碳点(CDs),利用该CDs与S^(2-)的褪色反应,提出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脱硫液和废水中S^(2-)含量的方法。通过循环预处理系统分离样品中的S^(2-),分取0.5 mL待测样... 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变色性能的碳点(CDs),利用该CDs与S^(2-)的褪色反应,提出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脱硫液和废水中S^(2-)含量的方法。通过循环预处理系统分离样品中的S^(2-),分取0.5 mL待测样品溶液和4.5 mL 100 mg·L^(-1)CDs溶液,混匀,将酸度调节至pH 8,于30℃反应15 min,快速冷却至室温,采用UV-Vis测定反应前后体系在610 nm处的吸光度。结果表明,该CDs变色是氧化导致的。在pH 8条件下,S^(2-)使CDs发生选择性褪色反应;S^(2-)的质量浓度在0.05~1.00 mg·L^(-1)和1.00~15.00 m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差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43 mg·L^(-1)和0.073 mg·L^(-1);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0%~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92%~1.1%。方法用于实际脱硫液和废水样品分析,并与国家标准GB/T 16489-1996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紫外-可见光度法 硫离子 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紫外光直接活化过硫酸钾消解-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总磷的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俊妤 高俊 +4 位作者 邵耀翔 凌宇霏 徐旻 谭志文 张凯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3-1097,共5页
设计并建立了一种在线紫外光直接活化过硫酸钾消解-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总磷含量的系统和方法,并优化验证了系统参数和方法,进行了实际水样的总磷含量测定。水样与过硫酸钾溶液注射混合进入石英螺旋管,紫外光照射活化过硫酸... 设计并建立了一种在线紫外光直接活化过硫酸钾消解-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总磷含量的系统和方法,并优化验证了系统参数和方法,进行了实际水样的总磷含量测定。水样与过硫酸钾溶液注射混合进入石英螺旋管,紫外光照射活化过硫酸钾消解水样,与抗坏血酸和钼酸铵还原显色后在700 nm处测定吸光度。在石英螺旋管温度为20℃,水样、过硫酸钾、抗坏血酸、钼酸铵流量分别为1.00,0.15,0.06,0.08 mL·min^(-1)的优化条件下,消解率达到97.0%以上,总磷的质量浓度在0.1~5.0 mg·L^(-1)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7 mg·L^(-1)。本方法测定水样的结果与国家标准GB 11893—89进行对比,相对误差为-4.0%~-0.50%。按照标准加入法对湖水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3.0%~1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紫外 过硫酸钾 在线消解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及其在淫羊藿实验田施肥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解迎双 李建科 +6 位作者 李晓蓉 王波 张淼 刘阿静 祁光增 雷春妮 白兴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2-696,共5页
提出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方法。取经过风干研磨并且过1 mm筛的土壤样品2.5 g,置于10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50.0 mL碳酸氢钠提取剂,于(25±1)℃超声10 min,于(25±1)℃以转速8000 r·min^(−1)离心5 ... 提出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方法。取经过风干研磨并且过1 mm筛的土壤样品2.5 g,置于10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50.0 mL碳酸氢钠提取剂,于(25±1)℃超声10 min,于(25±1)℃以转速8000 r·min^(−1)离心5 min。取10 mL上清液用水定容至50 mL,加入5.0 mL钼锑抗显色剂,置于恒温振荡器中振荡1 min,再加入10 mL水,振荡1 min,于25℃静置30 min后,用1 cm光径比色皿在波长880 nm处,以磷标准溶液系列的零点为参比进行比色测定。结果表明:磷的质量浓度在1.0 mg·L^(−1)以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2.528s)为0.107 mg·kg^(−1);方法用于分析4个浓度水平的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测定值均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并且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方法用于淫羊藿实验田施肥前后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与NY/T 1121.7-2014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度法 土壤 有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总氮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振超 李志雄 +3 位作者 陆迁树 王晓娜 张松 胡耀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水质总氮是指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标志物,因此,开发测定水体中总氮的准确方法,对研究水体中的污染物来源、污染程度及总氮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水质样品中的总氮,通常采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但该法对空白吸... 水质总氮是指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标志物,因此,开发测定水体中总氮的准确方法,对研究水体中的污染物来源、污染程度及总氮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水质样品中的总氮,通常采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但该法对空白吸光度有严苛的要求,空白吸光度一旦超过0.030,就有可能导致测定结果严重偏低,其中,过硫酸钾的纯度和存放时间可能对测定结果影响最大;同时,采用比色管捆绑方式高温高压消解水质样品,导热较慢,消解时间偏长,捆绑时一旦比色管上的标签或记号脱落,容易导致样品混乱;样品保存条件不当也很容易造成测定结果偏低。为提高水质样品中总氮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厂家生产的过硫酸钾进行总氮空白吸光度和存放时间对比实验,然后对两种消解方法进行消解时间对比实验,最后,对比了两种不同水质样品保存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国产优级纯碱性过硫酸钾存放时间在30天内,其水质总氮空白吸光度均小于0.030;在124℃条件下,使用插置法消解样品,只用20min就能使样品消解完全;对酸化后的水质样品,其保质期从1天延长至7天。研究认为,选用国产优级纯过硫酸钾和改良过的插置法消解水质样品,与捆绑法相比,其水质总氮检出限更低,消解效率更高,且不容易出现互相污染和样品错位等情况,提高了水质总氮测定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钾 紫外光度法 水质总氮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导数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怀友 惠秋莎 +2 位作者 刘连栋 孙悦 马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7-430,共4页
本文描述了用二阶导数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在 p H 7.4的条件下 ,用 2 2 1nm作为激发波长 ,记录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发射光谱 ,并进行二阶导数处理。色氨酸在 318nm处 ,酪氨酸在 2 83nm处 ,二阶导数峰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 本文描述了用二阶导数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在 p H 7.4的条件下 ,用 2 2 1nm作为激发波长 ,记录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发射光谱 ,并进行二阶导数处理。色氨酸在 318nm处 ,酪氨酸在 2 83nm处 ,二阶导数峰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色氨酸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c =0 .0 0 0 7H - 0 .0 0 4,r =0 .996 4,线性范围为 0 .0 0 4到 0 .2 0 0μg . m L- 1 。酪氨酸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c =0 .0 0 12 H -0 .0 0 40 ,r=0 .9971。线性范围为 0 .0 0 2到 0 .2 5 0 μg· m L- 1 。实验了 p H、温度和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测定了苹果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 ,回收率分别为 (92 .0~ 10 4.0 ) %和 (98.70~ 10 2 .0 ) %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5 %和 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色氨酸 酷氨酸 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