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积极的一般预防论中量刑基准的反思及其启示 |
李冠煜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7
|
|
2
|
刑罚目的应该是“一般预防” |
肖洪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3
|
行为无价值论与积极一般预防 |
周光权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9
|
|
4
|
量刑原理中的罪刑均衡与犯罪预防关系再论 |
李冠煜
顾家龙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5
|
对女性犯罪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
胡利敏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6
|
刑罚与预防犯罪关系辩——对刑罚预防观念的反思 |
汪勇
|
《法治研究》
|
2009 |
3
|
|
7
|
初犯可能性理论的西方之纬——兼论一般预防的历史向度 |
周建达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8
|
劳教改革背景下积极的一般预防之倡导 |
安然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9
|
规诫的力量——谈刑罚之一般预防 |
王宏玉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0
|
论一般预防的合目的性 |
陆诗忠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论刑罚适用与“两个预防”的关系 |
周振想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3
|
|
12
|
论刑罚双重预防目的的关系 |
姜伟
邱兴隆
|
《现代法学》
|
1986 |
0 |
|
13
|
刑罚一般预防功能面面观 |
邱兴隆
|
《现代法学》
|
1987 |
0 |
|
14
|
积极一般预防下内幕交易罪罚金刑的反思与优化 |
方玉
杨隽男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网络诈骗犯罪刑事责任的评价困境与刑法调适——以100个随机案例为切入 |
陈家林
汪雪城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7
|
|
16
|
《刑法修正案(九)》立法理念探寻与评析 |
高铭暄
李彦峰
|
《法治研究》
|
2016 |
22
|
|
17
|
情理与法理博弈视角下监护人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
任娇娇
章成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3
|
|
18
|
暂缓起诉制度探析 |
黄维智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9
|
“醉驾一律入罪”的四维论证 |
邓红梅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20
|
诉讼社会视野下中国刑法的现代转型 |
姜涛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