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4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海地区8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及遗传效应估计
1
作者 魏锋 孙佩 +4 位作者 卫晓轶 史大坤 李方杰 刘俊恒 宋宾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1-68,共8页
为了对玉米自交系进行产量相关性状、农艺相关性状方面的综合评价,从而更好地指导玉米育种,以5个玉米自交系作母本、3个玉米自交系作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共组配出15个杂交组合,对其产量性状(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 为了对玉米自交系进行产量相关性状、农艺相关性状方面的综合评价,从而更好地指导玉米育种,以5个玉米自交系作母本、3个玉米自交系作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共组配出15个杂交组合,对其产量性状(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高、抽雄期、吐丝期、散粉期)进行表型分析、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并对产量性状、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母本自交系Z78、Z33-1、Z53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绝对值较高,下一步可以以这3个自交系作为利用和改良的重点;在父本3个自交系中,H7235的产量、穗长、穗行数、行粒数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最高,H7875A的穗粗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H7875S的百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说明利用H7235、H7875A、H7875S作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方面均具有优势。由组合间的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可以看出,宝景186的产量、穗粗、穗行数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较高,硕育172的穗长、穗粗、行粒数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表现突出,硕育173的穗长、行粒数、百粒重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表现突出,其次为Z53×H7235、Z16×H7875A。对杂交组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硕育173、宝景186、硕育172的综合产量性状、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对产量性状、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遗传效应估计,结果表明,产量、行粒数、穗粗等产量性状及株高、穗位高等农艺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均可进行较早代选择。抽雄期、吐丝期的遗传效应估计以加性效应为主,产量性状及株高、穗位高的遗传效应估计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性状 农艺性状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玉米地方品种配合力分析
2
作者 郭欢乐 曾强 +4 位作者 曹钟洋 彭明 陈志辉 李健权 汤彬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为研究湖南省玉米地方品种不同组配模式对后代的影响,筛选适合湖南玉米地方品种的杂交组配方法,本试验选取7份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自交系与12份湖南省玉米地方品种开展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84个杂交组合。结合亲本和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 为研究湖南省玉米地方品种不同组配模式对后代的影响,筛选适合湖南玉米地方品种的杂交组配方法,本试验选取7份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自交系与12份湖南省玉米地方品种开展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84个杂交组合。结合亲本和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分析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SCA)。结果表明,B73、Mo17和丹340的杂交后代综合表现普遍较为优良;湖南玉米地方种质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中的第Ⅲ类群的GCA较高,以B73、Mo17和丹340类似遗传背景的材料与该类群中的品种进行杂交是较为高效的组配方式;DZ23×B73、DZ23×Mo17、DZ23×丹340、DZ44×齐319、DZ94×Mo17、DZ94×丹340和DZ94×齐319等组合产量SCA较高,可做进一步的育种研究。农艺性状的表型聚类结果与GCA聚类结果较为一致,可以作为材料筛选与杂交组配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方品种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份玉米自交系籽粒品质性状配合力及育种潜力分析
3
作者 李燕 何平 +5 位作者 韩光煜 杨荣志 赵后娟 夏馨雨 周玉泉 唐海涛 《中国种业》 2025年第8期89-94,共6页
以12份西南生态区应用较广的外引玉米自交系和4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的玉米自育系为亲本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8×8)组配64个杂交组合,分析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淀粉含量和容重4个... 以12份西南生态区应用较广的外引玉米自交系和4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的玉米自育系为亲本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8×8)组配64个杂交组合,分析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淀粉含量和容重4个品质性状的相关性、配合力和遗传参数,以期为优质玉米品种的定向选育和改良提供理论支撑。相关性研究表明,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正相关但不显著,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一般配合力分析表明,SH1070蛋白质含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突出,其他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综合表现较好;DT297蛋白质含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但淀粉含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不佳,SH1070和DT297作为亲本有助于提高杂交组合籽粒蛋白质含量;ZHO4和ST32的脂肪含量与容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在改良杂交种脂肪含量和容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初步鉴定出SH1070具有较高的玉米籽粒品质育种价值,其次是DT297、ZHO4和ST32。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SH1070×DT297、ZHO4×DT297和ZHO4×SCML0849分别在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容重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具有较大的育种利用价值。遗传参数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淀粉含量和容重4个品质性状遗传均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相互作用,其中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品质 特殊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晓兵 宁龙龙 +2 位作者 李小东 梁晓伟 孙晓娟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以7个新选育的国外先锋杂交种二环系为母本,以4个测验种Z206F、昌7-2、郑58、L351作为父本,采取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7×4)组配28个杂交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轴粗、秃尖长、出籽率、籽粒含... 以7个新选育的国外先锋杂交种二环系为母本,以4个测验种Z206F、昌7-2、郑58、L351作为父本,采取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7×4)组配28个杂交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轴粗、秃尖长、出籽率、籽粒含水量、单株产量、小区产量等13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被测系中ZM04和ZM05可降低杂交后代株高,增加行粒数,提高出籽率;ZM02和ZM04可降低杂交后代穗位高,增加穗长;ZM01和ZM04可增加百粒重,缩短秃尖长,ZM01和ZM05可降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ZM04、ZM05、ZM06可增加穗行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组合ZM02×昌7-2、ZM03×Z206F、ZM07×郑58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单株产量总配合力分析表明,组合ZM04×L351、ZM06×L351、ZM02×昌7-2的总配合力效应值较高,单株产量的总配合力与单株产量排名基本保持一致,总配合力可以作为后期选择新组合的一个重要指标。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出籽率可在早代进行选择,行粒数、穗行数适合在早代和高代结合进行,百粒重、单株产量、轴粗、籽粒含水量适合在高代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系的品种比较及配合力分析
5
作者 邢永锋 张艳芳 +9 位作者 许卫猛 宋万友 李桂芝 周文伟 徐超峰 王茹茵 万彦伟 周恩忠 李伟房 魏常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194,共7页
高配合力自交系是玉米育种成功的关键,快速高效筛选高配合力自交系、找到优良杂交组合是育种的重要环节。为筛选出优异自交系和杂交组合,以18份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采用NCⅡ设计组配了72个杂交组合,分析了10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 高配合力自交系是玉米育种成功的关键,快速高效筛选高配合力自交系、找到优良杂交组合是育种的重要环节。为筛选出优异自交系和杂交组合,以18份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采用NCⅡ设计组配了72个杂交组合,分析了10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自交系M3的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杂交组合M3×F1、M3×F4、M3×F5品系高产组合;M12、F6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该组合的产量最高,综合表现优良。在育种工作中,株高、产量可以在早代进行选择,穗行数、秃尖长不易在早代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份糯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及品质分析
6
作者 莫润秀 黄开健 +4 位作者 翟瑞宁 黄爱花 邹成林 杨萌 韦新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6-121,共6页
通过分析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可有效评估自交系育种潜力,科学合理组配,从而提高育种效率。以11个糯玉米自交系为母本,6个甜糯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组配了66个杂交组合,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品质... 通过分析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可有效评估自交系育种潜力,科学合理组配,从而提高育种效率。以11个糯玉米自交系为母本,6个甜糯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组配了66个杂交组合,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品质。结果表明,A5、A6、A9、B1和B2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较大,说明利用其组配易出高产组合。A5×B3、A9×B2、A10×B2、A6×B2、A3×B2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较大,同时田间产量均比对照(桂糯529)增产5.25%以上;虽然A7×B6的产量SCA效应值也较大,为5.118,但其双亲GCA效应值分别为-12.222和-9.155,田间产量比对照减产21.46%。说明强优势组合的亲本至少一个具有较强的GCA和SCA;反之,即使组合有较强的SCA,在实践育种中也很难组配强优势组合。品质方面自交系A2和B1组配所有组合品质综合评分均达到85.0分以上,平均分为85.4分,其中,组合A2×B4蒸煮品质综合评分最高,达86分,说明利用自交系A2和B1组配易得到高品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品质 农艺性状 糯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所配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稳定性及配合力研究
7
作者 张桐 李馨 +5 位作者 刘源 罗慧 郭宇健 朱玉麒 马小杰 邓化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9-72,共14页
为研究望S、N111S、B621S、C023S这4个水稻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状况,以其与粤禾丝苗等8个优质恢复系配制的32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分别种植于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分析供试材料的稻米品质状况及在2个地点种植稻米品质性... 为研究望S、N111S、B621S、C023S这4个水稻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状况,以其与粤禾丝苗等8个优质恢复系配制的32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分别种植于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分析供试材料的稻米品质状况及在2个地点种植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和配合力。结果表明,除粒长外,品种、地点、品种与地点互作均对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有极显著的影响。不育系N111S、望S所配组合的碾米品质较好,且受种植地点影响较小;恢复系华航48号、黄广华占、黄莉丝苗、粤禾丝苗、粤晶丝苗所配组合的碾米品质较好,KDML105所配组合的碾米品质较差,象牙香占和桂晶丝苗所配组合的碾米品质受种植地点的影响较大。不育系C023S、N111S和恢复系粤晶丝苗、粤禾丝苗所配组合的外观品质较好,且受种植地点的影响较小,KDML105所配组合的外观品质受种植地点的影响较大。不育系B621S、恢复系桂晶丝苗所配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综合来看,不育系N111S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优且稳定性好,8个组合中有5个在两地种植的稻米品质均达部标(NY/T 593—2021《食用稻品种品质》)二级或三级优质食用籼稻品种标准,说明其在优质稻育种上有较大的利用前景。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1个稻米品质性状中,糙米率、胶稠度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其余9个性状既受亲本加性效应又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其中精米率、整精米率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较大,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较大;不育系N111S在碾米、外观和蒸煮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容易配出稻米品质优的杂交组合。长宽比、粒长、直链淀粉含量3个性状的两地狭义遗传力均大于80%,属于高遗传力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稳定性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性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8
作者 齐洪鑫 赵文超 +6 位作者 董灵艳 王汝明 张爱民 张东楼 李凤瑞 杨秀凤 史加亮 《中国棉花》 2025年第2期9-12,17,共5页
为选育出较佳的亲本及杂交组合,选用8个中熟(含中早熟)陆地棉品种(德棉16号、中棉所3018、鲁棉338、鲁棉1131、鲁棉258、鲁棉691、聊棉15号和DLN12)作母本,4个早熟陆地棉品种(鲁棉研19号、中棉所50、德棉15号和德0720)作父本,按照不完... 为选育出较佳的亲本及杂交组合,选用8个中熟(含中早熟)陆地棉品种(德棉16号、中棉所3018、鲁棉338、鲁棉1131、鲁棉258、鲁棉691、聊棉15号和DLN12)作母本,4个早熟陆地棉品种(鲁棉研19号、中棉所50、德棉15号和德0720)作父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组配32个杂交组合,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共12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籽棉单产、铃重、衣分、株高、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得出,鲁棉258、鲁棉691、DLN12、中棉所50和德0720有7个及以上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是较好的亲本材料,其中鲁棉691、DLN12是突出的丰产亲本,中棉所50是较好的优质丰产亲本;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得出,组合鲁棉1131×鲁棉研19号、鲁棉258×德棉15号、聊棉15号×中棉所50综合性状优势明显,具有较大育种利用价值。研究结果可为筛选强优势组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熟性 杂交育种 配合力分析 农艺性状 产量构成因素 纤维品质 加性效应 不完全双列杂交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A1316-3的选育与利用
9
作者 李春辉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124-126,共3页
针对辽西地区降雨不均、易在不同时期发生干旱,一些生育期较长、需水量大的玉米老品种已经不能满足种业市场发展需求,玉米种植户对种植密度观念的改变等现状,锦州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引进国内外各类种质资源,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价... 针对辽西地区降雨不均、易在不同时期发生干旱,一些生育期较长、需水量大的玉米老品种已经不能满足种业市场发展需求,玉米种植户对种植密度观念的改变等现状,锦州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引进国内外各类种质资源,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价、筛选、择优利用,对原有品种进行改良,提高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和适应性,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育成了抗性好、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A1316-3。该品系的育成对丰富玉米种质资源具有现实意义。主要介绍了A1316-3的选育目标、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以其为亲本组配成的杂交种的综合表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力 玉米自交系 A1316-3 选育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砧用瓠瓜对枯萎病的抗性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川 廖建杰 +3 位作者 方华蓉 阳燕娟 李昌霞 王鹏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5,共7页
探讨砧用瓠瓜对枯萎病的抗性遗传规律,明确砧用瓠瓜种质的育种利用价值,为瓠瓜抗枯萎病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杂种后代的抗病表型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对瓠瓜枯萎病表现不同抗性水平的4份砧用瓠瓜材料作为亲本,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 探讨砧用瓠瓜对枯萎病的抗性遗传规律,明确砧用瓠瓜种质的育种利用价值,为瓠瓜抗枯萎病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杂种后代的抗病表型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对瓠瓜枯萎病表现不同抗性水平的4份砧用瓠瓜材料作为亲本,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杂交组合,采用苗期伤根灌注法接种瓠瓜枯萎病病原菌,统计病情指数,分析抗病配合力;采用Hayman遗传分析方法探讨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砧用瓠瓜枯萎病的抗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程度为部分显性,显性方向为减效,抗病亲本中显性基因占比较大,抗病性狭义遗传力为77.68%;砧用瓠瓜材料H041的一般配合力为负向效应,且负向效应最大,极显著提高杂交后代的抗病性,以其为亲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因此,在枯萎病抗性育种中,应尽可能选用抗病性强的亲本进行杂交育种;H041可作为瓠瓜抗枯萎病育种的骨干亲本,在较早世代进行选择更有利于配制出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枯萎病 配合力 加性-显性-上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麦和小麦杂交后代主要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11
作者 赵方媛 郭蕊 杜文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3-2230,共8页
为探究小黑麦与小麦之间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育性,以2个小麦材料A1、A2(W4、W25)为母本,3个小黑麦材料B1、B2、B3(C25、甘农2号、甘农3号)为父本,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6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 为探究小黑麦与小麦之间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育性,以2个小麦材料A1、A2(W4、W25)为母本,3个小黑麦材料B1、B2、B3(C25、甘农2号、甘农3号)为父本,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6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及杂种育性分析。结果表明:B1株高、穗粒质量、千粒质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枝条数等其他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也基本表现良好,用作亲本可提高杂交后代的草产量及种子产量;A2和B3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负值,但枝条数及部分种子产量构成因素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表现突出,具有培育抗倒伏、种子产量高后代的潜力。特殊配合力较高的杂交组合A1B1和A2B3种子产量方面可能出现较强的杂种优势,A1B3草产量可能出现较强的杂种优势,A2B2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表现较突出,由该亲本配制的组合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可能出现较强的杂种优势。性状的中亲优势率为-39.95%~33.33%,超亲优势率为-56.92%~13.89%,不同组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差异明显。穗结实率较高的组合为A1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小麦 配合力 杂种优势 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性状标记亲本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12
作者 张玉霞 纪莲莲 +3 位作者 张金帮 刘明云 牛娜 李翠萍 《种子科技》 2024年第5期4-7,共4页
为了分析棉花性状标记亲本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指导组合筛选,按5×4NC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5份亲本与4份性状标记亲本杂交后,主要产量性状杂种F1的竞争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皮棉产量CH的平均值为-15.1%,4个组合均具有正向的竞... 为了分析棉花性状标记亲本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指导组合筛选,按5×4NC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5份亲本与4份性状标记亲本杂交后,主要产量性状杂种F1的竞争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皮棉产量CH的平均值为-15.1%,4个组合均具有正向的竞争优势。配合力分析表明,A1、A2、A4、A5这4份母本和B2、B4这2份父本的GCA较好;5个性状的SCA效应均达显著以上,A1×B1、A3×B1、A4×B4等组合的SCA效应多数为正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状标记 观赏棉 产量性状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冬麦区AL型三系杂交小麦亲本配合力、杂种优势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孔德真 聂迎彬 +5 位作者 崔凤娟 李伟 桑伟 徐红军 刘鹏鹏 田笑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为了解新疆AL型三系杂交小麦亲本间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关系,利用稳定不育系8份,恢复力强的恢复系9份,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8×9)设计配制72个F 1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再根据亲... 为了解新疆AL型三系杂交小麦亲本间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关系,利用稳定不育系8份,恢复力强的恢复系9份,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8×9)设计配制72个F 1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再根据亲本性状和一般配合力划分杂种优势类群。结果表明,三系小麦杂交组合中普遍存在产量和产量性状杂种优势,针对强优势组合的亲本选择,双亲之一一般配合力(GCA)或双亲GCA之和为正值且相对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中亲优势与父本和母本GCA值之和呈极显著正相关,父本和母本的GCA相关性大于特殊配合力(SCA)相关性。针对6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和性状表型值分别进行聚类分析表明,配合力距离远的亲本组配可能出现强优势杂交组合的几率较大,性状表型值距离较远的两个亲本同一性状之间的优势互补也可以在后代中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将17个亲本划分为4个和5个类群,为后续AL型杂交小麦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配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小麦 不育系 恢复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虾夷扇贝自交家系的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
14
作者 赵亮 高杉 +1 位作者 蒋经伟 周遵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49,共9页
为评估“先纯后杂”种质改良技术在虾夷扇贝中的应用效果,利用3个自交F_(1)家系(21#、12#、16#)的子代,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构建包含亲本正反交的9种组合,统计幼虫期和成体期的成活率性状并开展配合力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自幼虫期... 为评估“先纯后杂”种质改良技术在虾夷扇贝中的应用效果,利用3个自交F_(1)家系(21#、12#、16#)的子代,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构建包含亲本正反交的9种组合,统计幼虫期和成体期的成活率性状并开展配合力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自幼虫期3日龄起,各阶段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3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在27、140、200、440日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P<0.05),尤其在140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效应值为-6.88~8.25;在幼虫期,不同交配组合中62.96%的特殊配合力与其反交组合是相反的方向,16#×12#展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最高值达18.33;在成体期特殊配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也不同,从幼虫到成体的转换期(27~140日龄)多数组合出现了效应值下降趋势。21#×12#、16#×12#组合在存活率上的杂种优势展现了合理运用“先纯后杂”的育种策略的有效性;同时21#×21#、12#×12#、16#×16#组合在存活率上的优势显示了虾夷扇贝具有较强的遗传负荷清除效率。试验结果可为虾夷扇贝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双列杂交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自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杂交群体产量性状及其特殊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娟 曹言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3-372,共10页
提高产量是玉米育种的长期目标,解析产量相关性状及其配合力的遗传基础对选育高产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123份玉米自交系和8份测验种作为亲本,根据NCⅡ(North Carolina design Ⅱ)获得540份杂交种为材料,在新乡和周口试验... 提高产量是玉米育种的长期目标,解析产量相关性状及其配合力的遗传基础对选育高产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123份玉米自交系和8份测验种作为亲本,根据NCⅡ(North Carolina design Ⅱ)获得540份杂交种为材料,在新乡和周口试验田调查F1杂交种的单穗粒重、单穗重、百粒重、行粒数等8个产量及构成性状,利用玉米5.5K液相育种芯片检测亲本基因型,推断F1杂交种的基因型,利用BLINK(Bayesian information and linkage-disequilibrium iteratively nested keyway)加性和显性模型开展F1杂交种表型与其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 SCA)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加性和显性模型对F1杂交种分别检测到10个和31个显著关联位点。利用显性模型检测到8个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与SCA显著关联。不同性状和模型间共定位位点有7个,其中1个为单穗重与其SCA同时关联位点。通过对主效和共定位SNPs的扫描,共鉴定到26个候选基因,其中转录因子MYBR85、NLP9、PHD3、生长素上调小RNA(SAUR11和SAUR12)、FCS-like锌指蛋白基因FLZ16等可能是控制F1杂交种产量性状与其SCA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特殊配合力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果皮糯玉米组合筛选及配合力分析
16
作者 刘念念 郝衎 +6 位作者 刘星宇 杨兴正 金凌鹏 南张杰 卢敏 孙清鹏 史利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鉴选优良的薄果皮糯玉米种质及糯玉米杂交组合。【方法】对23个糯玉米杂交组合进行果皮厚度测定及配合力分析,以对照品种京黄糯269为参考,鉴选薄果皮糯玉米自交系及糯玉米组合。【结果】不同杂交组合间果皮厚度差异显著。筛选出... 【目的】鉴选优良的薄果皮糯玉米种质及糯玉米杂交组合。【方法】对23个糯玉米杂交组合进行果皮厚度测定及配合力分析,以对照品种京黄糯269为参考,鉴选薄果皮糯玉米自交系及糯玉米组合。【结果】不同杂交组合间果皮厚度差异显著。筛选出5个特殊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分别为(2×7)、(4×6)、(2×4)、(1×6)和(1×7);鉴定3个一般配合力较高的糯玉米种质,分别为2、5、7。其中,种质2适合作母本,种质7适合作父本。【结论】鉴定3个一般配合力较高的糯玉米种质、筛选5个特殊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为优质糯玉米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果皮厚度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份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17
作者 侯青光 闫海锋 +6 位作者 黄柄壬 李宏滇 韦贵剑 周慧文 熊发前 卢亚妮 丘立杭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67-2579,共13页
【目的】分析利用具有国外种业公司背景的玉米杂交种(组合)选育的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应用潜力,为玉米种质资源的科学引进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先21A、SP221、桂39722及桂兆18421等4个广西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测验... 【目的】分析利用具有国外种业公司背景的玉米杂交种(组合)选育的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应用潜力,为玉米种质资源的科学引进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先21A、SP221、桂39722及桂兆18421等4个广西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4×22 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22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及穗行数等10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遗传效应和应用潜力分析。【结果】在22个自交系中,大多数重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表现较好的自交系为B1、B8和B22。不同血缘背景自交系的GCA各有特点,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和三北种业有限公司品种(组合)二环系的穗长和穗粗GCA效应值较高,中种国际种子公司二环系的穗行数、三北种业有限公司二环系的百粒重、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二环系的行粒数和出籽率等的平均GCA效应值较高。在不同杂交组合中,除株高与穗位高外,其他农艺性状的SCA效应值均较好的杂交组合有T1×B20和T1×B15。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4.45%和63.72%,其他9个农艺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00%。根据配合力评价杂交优势类群,明确其育种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选自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的自交系B12、B13、B15、B19、B22与T2(桂39722,桂单0810的母本)为同一类群;选自其他公司的自交系与4个广西骨干自交系间均可能是杂交优势类群。【结论】自交系B1、B8和B22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优良,可重点育种利用,而杂交组合T1×B20(先21A×正大808的二环系)和T1×B15(先21A×先玉1173的二环系)的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优良,可参加品种区域试验。在育种工作中,可根据不同国外公司品种选育的二环系在穗长、穗粗、百粒重、穗行数及出籽率等方面的表型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利用或改良。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株高适宜早代选择,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和单株产量应晚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配合力 遗传效应 杂种优势 应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骨干亲本中豆41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18
作者 杨配配 易志杰 +13 位作者 袁松丽 郝青南 陈水莲 杨中路 单志慧 陈李淼 张婵娟 曹东 郭葳 黄毅 杨红丽 陈海峰 王贤智 周新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3-842,共10页
骨干亲本是新品种培育的重要种质材料,明确骨干亲本的配合力及遗传特点,可以为在育种中高效利用骨干亲本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骨干亲本中豆41和其他9个大豆材料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30个杂交组合,分析杂种F1的10个产量和... 骨干亲本是新品种培育的重要种质材料,明确骨干亲本的配合力及遗传特点,可以为在育种中高效利用骨干亲本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骨干亲本中豆41和其他9个大豆材料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30个杂交组合,分析杂种F1的10个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配合力分析表明:中豆41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除蛋白质含量为负值外,其余9个性状的GCA均为正值,且均为10个亲本中最大值。中豆41组配的杂交组合大部分表现优异,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SCA),在30个杂交组合中,中豆41×郑196、中豆41×新四粒黄和中豆41×中黄319在产量相关性状上均表现出较高的SCA。遗传分析表明,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底荚高度则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本研究明确了大豆骨干亲本中豆41的配合力特点,为育种中高效利用中豆41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亲本 中豆41 农艺性状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棒三叶性状与产量、糖度的配合力和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崔阳 宋俏姮 +2 位作者 刘俊峰 张垚 孔亮亮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6-913,共8页
【目的】研究糯玉米棒三叶产量和糖度的遗传规律,分析棒三叶性状与产量、糖度的相关性,评价棒三叶性状对鲜籽粒糖度的贡献,为探究棒三叶性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机制和高糖度鲜食玉米选育与提供参考。【方法】以6个自交系为测验种,以15份... 【目的】研究糯玉米棒三叶产量和糖度的遗传规律,分析棒三叶性状与产量、糖度的相关性,评价棒三叶性状对鲜籽粒糖度的贡献,为探究棒三叶性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机制和高糖度鲜食玉米选育与提供参考。【方法】以6个自交系为测验种,以15份糯玉米骨干自交系为被测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测定杂交组合在采收期(授粉后21 d)果穗产量、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糖度),棒三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其他10个穗部和植株相关性状。其中穗重和糖度是主要关注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用以评价棒三叶对产量和品质的贡献;其他性状作为参考性状,用以衡量棒三叶对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分析果穗产量、糖度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研究棒三叶性状与产量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棒三叶性状中叶片长度与果穗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宽与糖度呈显著正相关;叶长和果穗产量狭义遗传力占比较低,以特殊配合力为主,其中穗下叶长与穗重SCA相关性强;叶宽和糖度性状狭义遗传力占比高,以一般配合力为主,而穗上叶宽的与糖度GCA相关性强。【结论】棒三叶,尤其穗上叶宽可以作为选择糯玉米自交系和组配优质杂交种的依据;而叶长性状不宜作为选择高产杂交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产量 糖度 配合力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军刚 冯晓曦 +3 位作者 郭海斌 许海涛 许波 王成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6,共7页
为评价新选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科学合理利用优良玉米自交系,指导玉米育种实践,用18个玉米自交系采用7×11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77个组合,对单株产量等11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显... 为评价新选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科学合理利用优良玉米自交系,指导玉米育种实践,用18个玉米自交系采用7×11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77个组合,对单株产量等11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M3、F1、M4、F2、F4等自交系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优良,M4、M10、F3、F6、M11等自交系宜机收性状表现优良;综合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和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表现,M4、F4、M11、M2、M9等自交系表现较好。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组合F2×M4单株产量的正向效应值最大,组合F3×M8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负向效应值最大;组合F2×M4、F1×M4、F4×M5、F1×M11的单株产量总配合力效应值较高,为优势组合,可进行进一步试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雄穗分枝数和雄穗长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可以早晚代结合选择;秃尖长、穗长、行粒数、单株产量应在晚代进行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株产量与穗粗、穗长、穗位高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自交系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参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