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体育院系招生身体素质考试项目的设计和评分标准数学模型的初探 |
杨文勋
姜达维
|
《体育科学》
|
1983 |
5
|
|
2
|
身体素质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 |
李风芹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3
|
|
3
|
田径普修课男生身体素质的检查与评价 |
周兵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4
|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
王武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1988 |
4
|
|
5
|
关于体育院、系招生身体素质指标科学化的探讨 |
吴粦生
戎家增
辛求华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1986 |
0 |
|
6
|
从形体美看运动员的全面身体训练 |
陈金宏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1984 |
0 |
|
7
|
对灵敏性测验指标的测量与评价的研究 |
黄洪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1984 |
5
|
|
8
|
一个跨栏运动员的业余训练 |
李仙友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1985 |
7
|
|
9
|
体操整体化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
陈中岳
国亚军
李早英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0
|
普通高校排球专项课教学初探 |
高光
林军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
1984 |
0 |
|
11
|
“体标”项目的技术探讨——影响立定跳远远度的因素 |
王正毅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
1985 |
0 |
|
12
|
关于少年排球运动员基础训练的几个问题 |
游道镕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1985 |
1
|
|
13
|
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薄弱环节——对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的点滴看法 |
李白玉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3 |
1
|
|
14
|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绩显著 |
|
《体育学刊》
CAS
|
1995 |
0 |
|
15
|
百米跑与纵跳相关关系的研究与探讨 |
杨文勋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
1982 |
0 |
|
16
|
训练辛小莉的体会与看法 |
刘天祥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0 |
|
17
|
山东举重队的训练 |
宋文壮
|
《中国体育科技》
|
1973 |
0 |
|
18
|
少年铅球运动员张文贤的训练 |
赵烨
|
《中国体育科技》
|
197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