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制度创新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琴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6,共5页
导致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机制包括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技术在区域间的传播和扩散、区域产业结构的变迁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完善的市场机制加政府科学的调控机制。由于制度创新是转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第一内生要素,所以推进体制转型在东中... 导致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机制包括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技术在区域间的传播和扩散、区域产业结构的变迁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完善的市场机制加政府科学的调控机制。由于制度创新是转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第一内生要素,所以推进体制转型在东中西部的均衡化正是转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体制转型均衡化 一般机制 特殊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旅游驱动乡村重构的过程、路径与机制——基于成都市宝山村的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常洁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5-19,共5页
重点选择成都市彭州市宝山村,立足乡村振兴视域,从人地系统理论、乡村地域系统理论等出发,系统解析旅游驱动乡村重构的实践,总结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重构的基本路径和一般机制,为理解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典型揭示。研... 重点选择成都市彭州市宝山村,立足乡村振兴视域,从人地系统理论、乡村地域系统理论等出发,系统解析旅游驱动乡村重构的实践,总结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重构的基本路径和一般机制,为理解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典型揭示。研究发现:①乡村振兴视域下,宝山村乡村地域系统的变化和重构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本地居民的生计系统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②旅游驱动乡村地域系统重构的本质是通过改变乡村人地关系进行重构的结果。乡村旅游对人地关系的重构涵盖了生态资源景观化、乡村聚落服务化、农地资源休闲化、产业结构旅游化、设施服务商业化、乡村文化在地化、多元主体共享化、居民身份认同化、家庭资产金融化、家庭生计兼业化等多重路径。③乡村旅游的发展是社会生活方式大变迁、旅游市场强需求、旅游政策强刺激等外部驱动力和本地社区发展转型和居民生计压力等内部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④乡村旅游要得以发展,资源整合机制和组织运营机制是先导,能力培育机制是核心,政策协同机制和规划管理机制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乡村重构 一般机制 宝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