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区线性矩法估算的暴雨频率设计值空间连续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敏 林炳章 +2 位作者 邵月红 陈宏 吴俊梅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
地区线性矩法(Regional L-moments Analysis,RLMA)是目前最先进的频率估算方法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分析计算中;我国近年也在太湖流域暴雨频率分析中成功地采用推广了这一水文气象途径... 地区线性矩法(Regional L-moments Analysis,RLMA)是目前最先进的频率估算方法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分析计算中;我国近年也在太湖流域暴雨频率分析中成功地采用推广了这一水文气象途径的频率计算方法,积累了实际经验。但是,由于地面雨量站点有限、资料长度有限以及站点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等问题,研究区中相邻水文气象一致区之间暴雨频率估算值会出现空间不连续性的现象,这个空间不一致的问题尚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在简要介绍地区线性矩法推求频率估计值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并介绍一种概念清楚、简单易操作的基于空间往返二次内插的校正方法,来解决频率估算值空间不连续的问题。这种空间内插平差主要通过构造一个与研究区实测站点控制面积相应分辨率的虚拟网格站网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平差后校正的研究区内各站点的频率估计值的经验频率与理论概率更加接近,频率估计值的空间分布也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矩法 水文气象一致区 频率估计值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线性矩法在太湖流域暴雨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俊梅 林炳章 邵月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2,96,共9页
介绍了基于水文气象途径的地区线性矩法的概念,通过基于次序统计量的线性矩进行参数估计与基于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地区分析法相结合,以太湖流域1d时段的年极值降雨资料为例,进行暴雨频率分析。应用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判别准则,将太湖流域划... 介绍了基于水文气象途径的地区线性矩法的概念,通过基于次序统计量的线性矩进行参数估计与基于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地区分析法相结合,以太湖流域1d时段的年极值降雨资料为例,进行暴雨频率分析。应用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判别准则,将太湖流域划分为8个水文气象一致区;综合考虑三种拟合优度检测方法,选择1~8区的最优分布线型分别为:GEV、GLO、GEV、GEV、GNO、GNO、GEV、GNO;根据地区分析法原理,估算各雨量站的暴雨频率设计值。分析表明:太湖流域各重现期下的年极值降雨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一致,西南山区是太湖流域的暴雨高风险区,应该在地区防洪规划中引起重视。结果表明:地区线性矩法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作为防洪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基础工作,以满足工程防洪设计、地区防洪规划、山洪预警和城市防涝防洪规划等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暴雨频率分析 线性矩法 分析法 水文气象一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在广西暴雨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希 林炳章 +1 位作者 吴俊梅 李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9,共5页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时段的年最大值降雨量资料,以3h为代表,首先利用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将其划分为23个水文气象一致区;然后采用三种拟合优度判别方法,判断每个一致区的最优分布线型,得出GEV和GNO线型在广西是较优的选择;最后根据...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时段的年最大值降雨量资料,以3h为代表,首先利用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将其划分为23个水文气象一致区;然后采用三种拟合优度判别方法,判断每个一致区的最优分布线型,得出GEV和GNO线型在广西是较优的选择;最后根据地区分析法得到各站对应重现期下的暴雨频率估计值,发现同一时段暴雨频率估计值空间分布形态大致相同,而在同一重现期下不同时段估计值空间分布形态会随设计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矩法 分析法 水文气象一致区 暴雨频率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区线性矩法对四川省水文频率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孟芮 敖天其 黎小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4-61,共8页
为了促进地区线性矩法在水文频率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并改进我国传统水文频率分析的研究成果,为四川省的防洪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根据地区线性矩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对四川省共计150个国家自动气象站点的年最大日降雨序列进行分析,对... 为了促进地区线性矩法在水文频率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并改进我国传统水文频率分析的研究成果,为四川省的防洪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根据地区线性矩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对四川省共计150个国家自动气象站点的年最大日降雨序列进行分析,对四川省进行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区域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根据各个一致性区域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估算出各个站点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值。此外,还把地区线性矩法与传统水文频率分析法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可以划分为9个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1区、2区、3区、5区、6区、7区、8区、9区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均为广义逻辑斯蒂分布(GLO),4区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为广义极值分布(GEV);水文气象一致性区域3区、4区、6区为主要暴雨区。随着重现期增大,利用传统方法得到的设计值总体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矩法 水文频率分析 一致区 暴雨频率设计值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线性矩法在四川省暴雨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孟芮 敖天其 黎小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38-1943,共6页
[目的]利用地区线性矩法改进我国传统洪水频率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地区线性矩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对四川省进行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划分,并且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检测获得各个一致区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根据各个一致区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 [目的]利用地区线性矩法改进我国传统洪水频率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地区线性矩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对四川省进行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划分,并且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检测获得各个一致区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根据各个一致区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估算得到各个站点不同重现期下的暴雨频率设计值。[结果]四川省可划分为4个水文气象一致区,各个水文气象一致区的最优频率分布线型分别为1区为Wakeby分布,2区为广义极值分布(GEV),3和4区均为广义逻辑斯蒂分布(GLO)。研究表明四川省各个地区的降雨分布及其不均,水文气象一致区4区为主要的暴雨区,其次为一致区2区,这与四川省的降雨特点是一致的。[结论]地区线性矩法相比于我国传统的暴雨频率分析方法可以获得更为合理准确的设计值,可以为我国的防洪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矩法 水文频率分析 四川省 一致区 设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区线性矩法的大汶河流域极值降雨频率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谢玖跃 郭成 +2 位作者 王沁 胡义明 王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4,共5页
以山东省大汶河流域为例,采用M-K检验法对6、12、24 h和3 d的年极值降雨资料进行一致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站点暴雨设计值,将区域设计值结果与单站线性矩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了大汶河流域50年一遇暴雨设计值的... 以山东省大汶河流域为例,采用M-K检验法对6、12、24 h和3 d的年极值降雨资料进行一致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站点暴雨设计值,将区域设计值结果与单站线性矩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了大汶河流域50年一遇暴雨设计值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可将大汶河流域划分为3个水文气象一致区,最优分布线型以广义极值分布(GEV)为主;单站线性矩法与地区线性矩法结果的差距(平均绝对相对误差)随样本系列长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重现期越大差距越大;大汶河流域暴雨设计值的空间分布不均,但各时段分布态势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矩法 水文气象一致区 极值降雨设计值时空分布 大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暴雨高风险区划 被引量:5
7
作者 廖一帆 林炳章 丁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6,共10页
运用水文气象地区线性矩频率分析法,选取广东省及周围缓冲区雨量站1 h、6 h、12 h和24 h年最大降水量资料,计算站点降雨频率估计值,分析暴雨高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根据1 h、6 h、12 h和24 h年最大降水量资料广东省可分别划分为13、15、1... 运用水文气象地区线性矩频率分析法,选取广东省及周围缓冲区雨量站1 h、6 h、12 h和24 h年最大降水量资料,计算站点降雨频率估计值,分析暴雨高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根据1 h、6 h、12 h和24 h年最大降水量资料广东省可分别划分为13、15、16和16个水文气象一致区,大部分一致区的最优分布为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正态分布;降雨频率估计值的空间分布态势在相同时段不同重现期下基本一致,而不同时段存在一定差异,1 h暴雨高风险区位于西南部沿海阳江附近,6 h、12 h和24 h暴雨高风险区位于阳江、珠江三角洲广州到清远和东部沿海陆丰附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高风险 线性矩频率分析 水文气象一致区 降雨频率估计值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近60a降水极值的频率分析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邵月红 刘玲 +1 位作者 刘俊杰 吴俊梅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1-391,共11页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MK和F检验对站点的年最大日降雨序列进行趋势、突变和跳跃分析。基于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进行一致区的划分、最优分布的选择和降水极值的频率估计值计算,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K趋势和突变检验显...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MK和F检验对站点的年最大日降雨序列进行趋势、突变和跳跃分析。基于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进行一致区的划分、最优分布的选择和降水极值的频率估计值计算,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K趋势和突变检验显示只有8个站点(22.9%)呈现显著下降趋势,通过了信度为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特别是京津唐区域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突变时段主要发生在1980-1990年。均值和方差的跳跃性显示大部分站点都呈现出显著的向下跳跃,主要分布在流域的滦河子流域和北三河水系;趋势和跳跃的综合分析能够对降水极值有可能引起的旱涝灾害进行更全面合理的判断。不同重现期下的频率估计值的空间分布总体趋势一致,从东南到西北、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并与地形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降水极值空间分布的中心主要集中在滦河子流域的遵化和青龙附近;大部分站点50 a一遇的估计值和AMP序列的最大观测值能够保持较好的一致性,间接反映了估计值的合理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极值 线性矩法 水文气象一致区 频率估计值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交流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rs-fMRI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明哲 魏雷 +3 位作者 张英杰 洪大基 王鹤 单春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观察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行为学及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esting-... 目的: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观察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行为学及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和tACS组(T组),记录体重,神经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NDS)及造模前(B)、造模后1天(D1)、造模后10天(D10)的rs-fMRI,对比观察tACS干预对MCAO模型大鼠rs-fMRI的影响。结果:NDS评分:M组、T组2h、D1、D3、D5、D7与S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T组D3、D5、D7与M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体重:M组、T组D1与其他各时间相比显著下降;S组D5、D7与其他各时间相比显著上升;S组D3与B、D1相比显著上升(P<0.05);而M组在D1、D3、D5、D7与S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脑成像:D10时,T组在健侧前额叶皮质、患侧前额叶皮质、健侧前扣带皮质的脑区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显著高于S组(P<0.05);T组D10在患侧前额叶皮质、患侧海马的ReHo显著高于D1(P<0.05)。D1时,T组在健侧下丘脑、患侧脑脚间核、健侧嗅球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显著高于S组(P<0.05);T组D10在患侧海马、上丘脑、纹状体的VBM显著低于D1(P<0.05)。此外,T组D10时灰质体积显著大于S组(P<0.05)。D1时,T组在嗅球的双侧血管小球层、纹状体的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显著高于S组(P<0.05);D10时,T组在双侧小脑、纹状体、前额叶皮质、嗅球的ALFF显著高于S组(P<0.05)。结论:tACS早期干预对MCAO大鼠的脑功能有影响,可能与其增强神经元活动及增大灰质体积有关。除了对学习记忆相关脑区,tACS可能还对运动相关脑区有影响从而促进运动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交流电刺激 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局部一致 低频振荡振幅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ing speed consistency for freeway diverge areas using factor analysis 被引量:2
10
作者 曲栩 郭唐仪 +1 位作者 王炜 胡启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267-273,共7页
Although either absolute speed or speed differenc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measure for speed consistency, few researches consider both in practice.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extract an optimal number... Although either absolute speed or speed differenc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measure for speed consistency, few researches consider both in practice.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extract an optimal number of factors from numerous original measures. The freeway diverging zone was divided into four elements, namely the upstream, the diverge area, the downstream and the exit ramp. Operating speeds together with individual vehicle speeds were collected at each element with radar guns. Following the factor analysis procedure, two factors, which explain 96.722% of the variance in the original data, were retained from the initial seven speed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loadings after Varimax rotation, the two factors are clearly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is named "speed scale" reflecting the absolute speed, and the other one is named "speed dispersion" interpreting speed discreteness. Then, the weighted score of speed consistency for each diverge area is given in terms of linear combination of the two retained factors. To facilitate the level classification of speed consistency, the weighted scores are normalized in the range of (0, 1.0). The criterion for speed consistency classification is given as 0≤F N <0.30, good consistency; 0.30≤F N <0.60, fair consistency; 0.60≤ F N ≤1.00, poor consistency. The validation by comparing with previously developed measure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asure is acceptable in evaluating speed consist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FETY FREEWAY speed consistency facto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形影响的河北省短历时极端降水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11
作者 李佳诚 王洁 +3 位作者 刘淼 王彬彬 刘宇 孙世晨 《水电能源科学》 2025年第9期15-19,10,共6页
基于1980~2019年河北省14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逐小时降水数据,综合运用Mann-Kendall(MK)趋势及突变检验、K-means聚类算法、水文气象一致区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短历时极端降水的时间演变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短历时极端降... 基于1980~2019年河北省14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逐小时降水数据,综合运用Mann-Kendall(MK)趋势及突变检验、K-means聚类算法、水文气象一致区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短历时极端降水的时间演变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短历时极端降水年际变化存在显著区域差异,高海拔山地地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低海拔平原及丘陵区极端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且在1996年存在明显突变点;地形因子影响显著,平原及山地南坡的极端降水范围缩减,而山地北坡短历时(1、3h)极端降水范围扩张,极端降水发生区域逐渐向山地转移;季节差异明显,冬春两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下降趋势显著,其中第三季度Rx24h下降速率达0.337mm/a。研究结果揭示了河北省短历时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异规律,为区域防洪减灾及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历时极端降水 时空分析 水文气象一致区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