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拟牛顿法和信赖域法联合反演震中分布与一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16
1
作者 田玥 陈晓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45-854,共10页
本文将拟牛顿法与信赖域法相结合的反演方法用于地震震中和一维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通过数值试验比较发现:用拟牛顿法构造Hessian矩阵,虽然仅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导数信息,但由于保证了正定性和拟牛顿条件,比解析求得Hessian矩阵更加高... 本文将拟牛顿法与信赖域法相结合的反演方法用于地震震中和一维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通过数值试验比较发现:用拟牛顿法构造Hessian矩阵,虽然仅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导数信息,但由于保证了正定性和拟牛顿条件,比解析求得Hessian矩阵更加高效稳定,通过与信赖域方法的结合,使得该联合反演方法与经典的联合反演方法相比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较高的反演精度,同时也具有更强的总体收敛性.利用本文方法对台湾集集地震重新定位结果(纬度23.86°N,经度120.80°E,深度10km,发震时刻1999年9月21日17:47:16.0)与前人主流结果一致.此外,该方法对不同初始速度模型以及不同的地震到时数据集均可给出较一致的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方法的优越性.本文还利用1998~2001年间华北遥测地震台网40个台站记录到的64次地震的971条P直达波和首波到时资料,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吩北京及其邻区的一维地壳P波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结果表明该地区浅层地壳速度较低,中部地壳速度较高,下部地壳速度逐渐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联合反演 拟牛顿法 信赖域法 一维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地震测深数据建立地壳一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5
2
作者 蔡辉腾 金星 王善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7-272,共6页
设计适用于人工地震宽角折射/反射测深数据,以走时残差为阈值迭代计算一维速度结构的线性反演流程,并编制相应程序LIAE1D。其特点:1)建立自适应的初始模型;2)运用广义逆矩阵法求解线性方程。该方法和程序可行有效,其结果可为后续二维反... 设计适用于人工地震宽角折射/反射测深数据,以走时残差为阈值迭代计算一维速度结构的线性反演流程,并编制相应程序LIAE1D。其特点:1)建立自适应的初始模型;2)运用广义逆矩阵法求解线性方程。该方法和程序可行有效,其结果可为后续二维反演提供较为优化的初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震测深 一维速度结构 线性反演 走时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震相联合反演江苏地区一维速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细兵 赵启光 +2 位作者 朱峰 洪海春 王恒知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利用地震走时数据,采用联合反演方法获取了江苏地区的一维P波速度模型。与仅采用初至波走时的传统天然地震走时获取方法相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大量存在的续至波参与反演,能有效改进中下地壳的反演能力。针对地震震相目录中常存在震相标... 利用地震走时数据,采用联合反演方法获取了江苏地区的一维P波速度模型。与仅采用初至波走时的传统天然地震走时获取方法相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大量存在的续至波参与反演,能有效改进中下地壳的反演能力。针对地震震相目录中常存在震相标识错误的问题,采用的自动判别筛选震相方法能最大限度提高数据走时的精度,可以对不同震相进行有效区分。与其他常用一维速度模型相比,本文反演的模型对Pg、Pn震相走时拟合效果最佳,残差最小。当所用走时数据拥有较高定位精度时,该反演方法能为研究区三维速度结构成像和地震定位提供较可靠的一维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反演 一维速度结构 江苏地区 续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