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维超饱和输沙法恢复饱和系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吴均
刘焕芳
宗全利
汤骅
-
机构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27,共3页
-
基金
石河子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资助项目(kjkfyzh2006-cgzh01)
石河子大学2006年度后补助项目(hbzxm2006-023)
-
文摘
介绍了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一维超饱和输沙法的基本内容,并讨论了决定此法精度的影响因素α的研究情况。根据点绘出的d—α曲线图对有关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α值随泥沙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是值得商榷的,在现有的α计算公式中,根据泥沙沉速、水流的摩阻流速、水力坡度和含沙量建立的公式与实际情况最为吻合。
-
关键词
泥沙粒径
一维超饱和输沙法
恢复饱和系数
沉沙池
-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一维超饱和输沙法恢复饱和系数α的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史传文
罗全胜
-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系
-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3,共5页
-
文摘
研究证明 ,准静水沉降公式为一维超饱和输沙法公式简化形式 ,α和k具有相同的影响因素 ,两者物理意义相同 ,且两者存在着α =1 k的关系确定k、α值的方法及资料可以相互借鉴。α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水流挟沙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或相似。沉沙池与黄河下游河道一样也存在着“多来多排”现象。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得到影响α值的主要因素 ,建立的α计算模型分组沉降率平均误差均在 6 %之内 ,沉降率的相对误差在 2 0 %内的概率为 95 % ,精度可满足使用。
-
关键词
一维超饱和输沙法
恢复饱和系数
计算模型
泥沙运动
准静水沉降法
-
Keywords
restoration & saturation coefficient
relation between α and k
main affecting factors
calculating model
-
分类号
TV14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微灌用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 3
-
-
作者
宗全利
刘焕芳
汤骅
吴均
-
机构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
基金
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金专项(RCZX200538)
石河子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ZRKX2005080)
石河大学"263"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
文摘
对沉沙池设计中最常用的准静水沉降法和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该两种方法用于微灌沉沙池设计中的参数变化范围,并对其中的紊动修正系数K和恢复饱和系数a进行了专门试验研究,得出了K和a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准静水沉降法的计算误差较大,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用来估算沉沙池池长;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计算简单并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以用于微灌用沉沙池的工程设计计算。
-
关键词
微灌用沉沙池
准静水沉降法
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
-
Keywords
sedimentation basin for micro irrigation system
the quasi-hydrostatic deposition method
the one dimension supersaturated sediment transport method
-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沉沙池泥沙沉降率的计算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华根福
刘焕芳
汤骅
宗全利
高先刚
-
机构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勘测设计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9-51,5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69008)
石河子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专项(kjkfyzh2006-cgzh01)
-
文摘
介绍了一维超饱和输沙法的基本公式,并用大禹渡沉沙池的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①沉降率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率吻合较好;②加设调流板和溢流槽后,沉沙池的池段分组沉降率、工作段分组沉降率和大于某粒径级泥沙的沉降率均有所提高,并且泥沙粒径越细,提高幅度越大。
-
关键词
一维超饱和输沙法
沉降率
泥沙
沉沙池
-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